【文学评论】杨国庆‖大暑:自然与人文的夏日交响曲”——读王景瑞《大暑》随记

文摘   文化   2024-08-05 06:49   湖北  


请关注↖“楚文学”



2024年第91期

总第1195期


大暑:自然与人文

的夏日交响曲”

——读王景瑞《大暑》随记

  

杨国庆



  大暑

  .

  蝶舞蜂飞热浪中。

  浅底鱼翔藏菡萏,

  高天鸟唱隐梧桐。

  流青垂柳枝无舞,

  浮翠圆荷叶不声。

  斜照烟霞闻蛭蟟,

  亭间扇动憩南翁。

  先从标题上看,就将人们置身于大暑炎热中,这是视角美学效果,一下热乎起来,才能感受到清凉的可贵与宝贵。“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在每年的

  “云开雨霁日当空”,“云开”意味着天空中的云散开了,预示着晴朗的天气。“雨霁”指的是雨后天晴,雨停了。“日当空”则形象地描述了太阳高挂在天空中,阳光灿烂的景象。这一句描绘了大暑时节雨后初晴的明媚天气。“蝶舞蜂飞热浪中”,“蝶舞蜂飞”生动地展现了蝴蝶和蜜蜂在空中飞舞的景象,它们在热浪中忙碌着采蜜,体现了夏日的生机与活力。“热浪中”则进一步强调了天气的炎热,与前一句的晴朗天气相呼应。“浅底鱼翔藏菡萏”,“浅底鱼翔”描述了鱼儿在清澈的浅水底部自由游弋的生动画面。“藏菡萏”中的“菡萏”指的是荷花,这一句意指鱼儿在荷花的掩护下避暑,反映了大暑时节水生生物的避热行为。

  “高天鸟唱隐梧桐”,“高天鸟唱”描绘了鸟儿在高空中的歌唱,声音清脆悦耳。“隐梧桐”则指鸟儿在梧桐树的枝叶间隐匿,既享受着树荫的凉爽,又在树上歌唱,体现了夏日鸟儿的生活状态。“流青垂柳枝无舞”,“流青”形容柳树的绿色随风流动,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垂柳枝无舞”则描绘了垂柳的枝条在烈日下静静地垂挂着,没有随风舞动的景象,反映了天气的炎热使柳枝失去了往日的灵动。

  “浮翠圆荷叶不声”,“浮翠”指的是荷叶的绿色在水面轻轻浮动,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圆荷叶不声”则描述了荷叶静静地浮在水面上,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体现了荷塘在炎热夏日中的宁静。“斜照烟霞闻蛭蟟”,“斜照烟霞”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阳光斜射在云霞上的瑰丽景象。“闻蛭蟟”中的“蛭蟟”指的是蝉,这一句意味着在斜阳下,可以听到蝉鸣声,反映了夏日傍晚的宁静与蝉鸣的和谐。“亭间扇动憩南翁”,“亭间扇动”描述了在亭子中有人轻轻扇动扇子,试图在炎热中寻找一丝凉爽。“憩南翁”则指一位老人在亭中休息,享受着扇风带来的清凉,反映了夏日人们避暑的生活场景。

  这首诗通过对大暑时节自然景象和人们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夏日的炎热、自然的生机与和谐、以及人们避暑的闲适生活,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与自然之美。

  《大暑》(新韵)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不仅展现了大暑时节自然界的勃勃生机与和谐之美,也反映了人们在炎热夏日中寻找清凉、享受生活的情趣。表现出多样的深层美学含义。

  首先,表现出自然与生命的活力,“蝶舞蜂飞热浪中”、“浅底鱼翔藏菡萏”等诗句,展现了即便在酷热的环境下,自然界的生物依然充满活力,忙碌而和谐地生活着。这反映了自然界生命的顽强与适应能力,以及自然界的内在秩序与和谐。其次,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亭间扇动憩南翁”描绘了人在自然环境中寻找避暑之地,享受自然带来的清凉与宁静。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以及人类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自然环境的依恋。再次,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高天鸟唱隐梧桐”等诗句,书写了即便在酷热的大暑时节,人们依然能够找到生活的乐趣,享受夏日的宁静与美好。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以及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发现美、创造美的生活态度。另外,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沉思,“斜照烟霞闻蛭蟟”一句,通过夕阳斜照与蝉鸣声,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沉思。夏日的炎热与蝉鸣,让人联想到生命的短暂与宝贵,以及对当下生活的珍惜与感恩。还有,表现出自然界的宁静与平和,“流青垂柳枝无舞”、“浮翠圆荷叶不声”等诗句,描绘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平和,即使在炎热的夏日,自然也有其独特的宁静之美。这些意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平和之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的渴望。通过这些表现出来的深层含义,人们看得出来,《大暑》不仅是一首描绘夏日景象的诗歌,更是一次对生命、自然和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捕捉和对生活哲学的深刻领悟。

  读完《大暑》(新韵),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态度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让人们更加珍视自然之美,也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对人们的生活态度也有多方面的积极启示。

  

  该诗启示人们要与自然和谐共处,诗中的“亭间扇动憩南翁”,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启示我们,自然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能够带给人们内心的平静,也是对环境的一种尊重和保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学会与自然和谐共生。

  该诗还启示人们要在挑战中寻找乐趣与意义,大暑时节的炎热是自然的挑战,但诗中却展现了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命依然充满活力,人们依然能够找到乐趣。这启示读者,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我们不应消极逃避,而是要积极寻找其中的乐趣与意义,学会在逆境中成长。

  该诗还启示人们要珍惜当下,享受生活,“斜照烟霞闻蛭蟟”等诗句,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这让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这启示人们,生活是短暂而宝贵的,应该珍惜每一个当下,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不论是宁静的夜晚还是忙碌的白天。该诗也启示人们培养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诗中通过“流青垂柳枝无舞”和“浮翠圆荷叶不声”等诗句,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平和,这启示人们,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是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应该学会放慢脚步,培养内心的宁静,享受简单生活的乐趣。《大暑》鼓励人们在繁忙和挑战中寻找生活的乐趣,与自然和谐共生,珍惜每一个当下,培养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从而过上更加充实和幸福的生活。

  很有情趣的是,“亭间扇动憩南翁”这一句还很生动地描绘了大暑时节人们避暑的生活场景。亭间:指的是园林或野外的亭子,通常作为休息、避暑的场所。在炎热的夏日里,亭子因其结构设计,能够提供阴凉,成为人们休息的好去处。扇动,指的是扇子的扇动。是人们避暑降温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扇动扇子,可以带来一丝凉风,缓解炎热天气带来的不适。憩,意味着休息。在炎热的天气中,人们需要寻找避暑的地方休息,以避免中暑或过度疲劳。南翁,这里的“南翁”通常指的是南方的老人,或者在亭子南侧休息的老人。或许也就是诗人自己,“翁”常用来指称年长的男性。这一描述不仅体现了人物的身份特征,也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这很明显地看出,“亭间扇动憩南翁”描绘的是一幅老人在亭中扇动扇子休息的场景。这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暑时节人们如何在自然环境中寻找凉爽之地,享受夏日的宁静与闲适。它反映了人们避暑的生活智慧,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这句诗通过描绘老人在亭中扇动扇子休息的情景,传达了一种宁静悠闲的夏日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对于避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大暑》(新韵)通过一系列生动、逼真的的自然意象的描写,还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诗中的意象体现除多种深厚的情感。诗歌体现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敬畏,“云开雨霁日当空,蝶舞蜂飞热浪中”,通过描绘雨后天晴、蝴蝶和蜜蜂在热浪中飞舞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夏日自然景观的欣赏。这种赞美中也隐含着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诗歌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流青垂柳枝无舞,浮翠圆荷叶不声。”这几句通过描绘柳枝静止、荷叶无声的宁静画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种宁静不仅来自于自然环境的平和,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安宁。诗歌体现出对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沉思,“斜照烟霞闻蛭蟟”通过夕阳斜照与蝉鸣声,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和时光的流逝。蝉鸣声往往与夏日的炎热和生命的短暂相关联,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沉思,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歌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温馨,“亭间扇动憩南翁。”这句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亭子中扇动扇子休息的温馨画面,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以及夏日生活中的一种闲适与满足。诗歌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诗歌都是用语言与文字写成的,如果读者从语言学与符号学这个维度来欣赏这首诗,那就会得到别一样的欣赏效果。在语言学和符号学中,有“能指”和“所指”这样两个概念,“能指”指的是符号的物理形式,我们能够感知到的部分;“所指”则是符号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在《大暑》这中,能指与所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先来看自然景象的能指与所指,能指:云开、雨霁、日当空、蝶舞、蜂飞、鱼翔、鸟唱、垂柳、圆荷、斜照、烟霞等自然景象的描绘,是诗中的能指,它们通过文字的描绘,让读者能够在脑海中构建出夏日的自然风光。所指:这些自然景象背后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例如,

  人们还可以看出,《大暑》(新韵)中,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情感表达,但其中“亭间扇动憩南翁”这句诗特别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是普遍的人类情感,这句诗描绘了一个老人在炎热的夏日中,于亭中扇扇子休息的场景。它触动了读者心中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忙碌与炎热中寻找片刻宁静的共同情感。这是生活智慧的体现,在酷热的夏日,寻找阴凉之地休息,是一种古老而实用的生活智慧。这句话让人想起自己或长辈在炎热天气中避暑的小习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哲学。这是对时光与生命意义的反思:在“亭间扇动憩南翁”中,老人的形象往往与时光流逝和生命的意义相关联。这句话引发读者对于时光的珍惜,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内心平静与满足的思考。这是对共鸣于文化传统的追思与共鸣,在传统文化中,亭台楼阁是文人墨客常去之地,扇子不仅是避暑的工具,也是文化与艺术的象征。这句话唤起了读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避暑、休闲与文雅生活的美好想象。这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常常让人感到压力与疲惫,“亭间扇动憩南翁”的美好场景,让人向往一种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这种向往是现代人普遍的情感体验。因此,“亭间扇动憩南翁”这句话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更触动了读者心中对宁静、智慧、反思与文化传统的共鸣,成为整首诗中极具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的诗句。

  看得出来,《大暑》(新韵)这首诗,还展现了夏日特有的画面之美。“云开雨霁日当空”、“流青垂柳”、“浮翠圆荷”、“斜照烟霞”等描绘,展现了夏日特有的色彩斑斓。晴朗的蓝天、绿意盎然的柳树、青翠欲滴的荷叶、夕阳下的烟霞,共同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显示出动静结合的自然生态,“蝶舞蜂飞热浪中”、“浅底鱼翔藏菡萏”、“高天鸟唱隐梧桐”等诗句,通过蝴蝶、蜜蜂的飞舞,鱼儿在荷叶下的游动,以及鸟儿在高天的鸣叫,展现了夏日生态的生机与活力。动静结合的画面,让整个场景显得既生动又和谐。表达出光影交错的时间感,“斜照烟霞闻蛭蟟”这句诗,通过夕阳斜照和蝉鸣声,不仅描绘了夏日傍晚的光影效果,还通过时间的流逝感,增加了画面的深度。斜阳与晚霞的色彩交织,与背景中蝉鸣的节奏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伤感的氛围。表现出诗人细腻的自然观察,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十分细腻,如“流青垂柳枝无舞,浮翠圆荷叶不声”两句,通过垂柳静止的枝条和荷叶无声的浮面,展现了夏日午后特有的寂静与平和。这种细腻的描绘,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感和沉浸感。体现出人文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亭间扇动憩南翁”这句诗,通过描绘老人在亭中扇扇子休息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亭子作为人文景观的代表,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向往,同时也增加了画面的人文温度。通过这些画面之美的表现,《大暑》不仅是一首描绘夏日风光的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细腻的夏日画卷,让人在文字中感受到夏日特有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

  古往今来,每年都有大暑。古典诗词中描写夏日景色的诗句数不胜数,它们以不同的风格和情感,展现了夏日的多姿多彩。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描写夏日景色的诗句,这也可以看出来,王景瑞的《大暑》是在向古人学习写作的基础上写成的,体现出诗人在继承与创新方面做出的艰辛努力。

  在《大暑》中,人们还可以看出有几分禅宗思想在其中。禅宗强调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环境的超越,认为真正的清凉不在于逃避炎热的外部条件,而在于内心的宁静。诗中通过描述夏日的自然景象,传达了一种“心静自然凉”的禅宗理念。例如,“云开雨霁日当空,蝶舞蜂飞热浪中”展示了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只要内心平静,就能够感受到凉爽。这种思想体现了禅宗对于内心状态对感受的重要性的认识。禅宗倡导顺应自然规律,不强求,不抗拒。诗中的“流青垂柳枝无舞,浮翠圆荷叶不声”象征着诗人顺应自然的态度,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不为外界所动。禅宗认为内在的精神境界与外在的物质世界是相互联系的。诗中的“斜照烟霞闻蛭蟟,亭间扇动憩南翁”在表达一种内外合一的境界,即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达到心灵的平静和满足。禅宗鼓励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修行,不脱离世俗生活。诗中的“亭间扇动憩南翁”可能暗示了即使在简单的日常活动中,也能实现心灵的修养和提升。通过这些诗句,可以看出《大暑》中融入了禅宗的哲学思想,引导读者通过内心的平静来应对外在的挑战,从而达到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境界。

  阅读和欣赏《大暑》。可以看出其中的愉悦心情与夏日情趣。《大暑》(新韵)通过一系列生动的自然景象,表现了夏日的活力与情趣,给人以愉悦的心情。诗歌呈现出

  海明威说过,冰山只有十分之一露出海平面,十分之九在海水下面(大意)。王景瑞执着文学创作几十年,成果累累,这首《大暑》只是冰山一角而已。但展现了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词写作水平。他在多年的写作中。逐渐形成了比较明显的是诗歌写作特色。他的写作有着丰富的题材,他的诗作涵盖了多种题材,包括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社会生活等,展现了作者广泛的兴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的写作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作为湖北的作家和黄冈市的诗人,王景瑞的诗作中常常出现对湖北和黄冈地区、地域风土人情的描绘,如江堤漫步、乡村生活等,体现了浓厚的地方色彩。他的诗歌体现了和谐的音韵,王景瑞的诗作在格律和韵律上讲究和谐,有的作品使用新韵,显示了作者对传统诗词形式的继承和创新。他的诗歌具有生动的意象,诗作中充满了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如“云开雨霁日当空”、“蝶舞蜂飞热浪中”等,这些意象增强了诗句的视觉和感官效果,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活泼。他的诗歌带有哲理性的思考,王景瑞的诗作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还蕴含着对生活、历史和哲学的深刻思考,透露出作者的人文关怀和哲理性。他的诗歌具有情感的真挚表达,无论是对故乡的怀念还是对友情的颂扬,王景瑞的诗作都表达了真挚的情感,使读者能够共鸣。欣赏到了一支清扬优美的自然与人文的夏日交响曲。

  这些特点综合体现了王景瑞作为诗人的艺术成就和对文学的贡献。通过他的诗作,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面,所做出的持恒探索与不断努力。

  

主管:红安县文联

  顾问:(以姓氏笔画排列为序)

  王辉淼  江长深   孙雪丽   张际春  张楷良  金仕善

  秦   遥  倪先胜  徐绪敏   黄谷子  詹学群  谭   冰      戴水冰

  法律顾问:何清华14403201710145559

  主编:熊立功   副主编:吴秋生  张冬明

  编审:李绍伦

  投 稿 须 知:

  1,原创首发作品优先发表;2,请作者提供个人简介、照片,经编辑审核推介;3,谢绝抄袭、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作品,文责自负;4,20元以上,70%的赞赏作为作者稿酬;5,驻《楚文学》选稿网络平台有搜狐网《作家视野报》;选稿报刊有《东坡文艺》《红安文艺》《红安文学》《铜锣诗词》;6,发表的作品,将择优在国家正规出版社结集出版。7,郑 重 声 明:《楚文学》所发各类文章,均系作者原创,各类媒体使用,须经作者本人授权同意,这里少数使用插图摘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删。8.收稿 邮 箱:465452749@qq.com



关注投稿




楚文学
搭建原创平台,推介健康文明向上的原创作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