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楚文学”
2024年第115期
总第1219期
序文
七律二首:
(一)
黄安赤色传奇县,嘉靖期间起乳名【1】。
百里方圆何处忆,千秋今古几时惊。
巍巍大别山过往,浩浩长江河渡行。
物产丰姿田野美,人雄地迥出精英。
(二)
如今新立红安县,解放中华被任名【2】。
烈士丹心落花献,将军白发凯歌赢。
赤色圣地随时访,青云山城满意行。
盛世追奔小康日,政通人和受欢迎。
民谣传唱: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3】
鄂豫交界,老君山嵩【4】。天台毓秀【5】,
重峦迷朦。接天地之灵气,连大别山南崇【6】。嘉靖建县,黄安圣宠【7】。区域方圆干公里,钟灵锦绣龙藏陇。人文荟萃,文治武功。圣贤冲斗,文武贯虹。进士之乡【8】,心灵人聪。程门立雪颂千载【9】,三耿理学传百通【10】。四百多年县史,文武层出无穷。
红色胜地,红安相逢。乡村巨变,红色文化育和风。一河两岸,园林景观绿茸茸。三大水系,滋养万物防涝洪。环境生态,青山绿水资源充。城南招商,引来凤凰栽梧桐。精准扶贫,斩断贫困促民丰。美丽乡村,乡村如画绿色葱。乡村振兴,蓝图规划实施宏。
有诗写道:“市场开发旅游拓,亮点精华来互动。挖掘资源经典传,红安景点不空洞。”
红色故事,林林总总。两百将军出红安,彪炳史册世界东。红安陵园,“一碑五馆”映花丛【11】。乡乡村村,红色文化资源丰。鄂豫皖区,民国风起掀暴动。红色苏区【12】,峥嵘岁月播火种。土地革命,正值寒冬。黄麻起义初战捷【13】,小试牛刀没有终。文昌宫中来圈点【14】,鳌头独占灭蟥螽。打倒土豪分田地,翻身来做主人翁。建三大主力红军【15】,投笔从戎炮火融。共产主义,联合农工。工农齐唱谱双曲,征人豪迈去匆匆。五次围剿【16】,惨无人道切肤痛。屠城虐杀,生灵涂炭似火烘。
有诗写道:“夜半风雷急,征人背挽弓。内平神鬼灭,外抗虎狼熊。”
驱除日寇,借乘东风。国共合作【17】,共驱害虫。八年抗战,折戟沉沙敲丧钟。内应外合,国人团结打蜈蚣。万众一心,打败日本不是梦。获得胜利,日宼投降饮几盅。
有诗写道:“抗日联军胜利逢,一腔热血扫秋风。深谋远虑让人敬,民族危亡常忆中,”
解放战争,炮声隆隆。红旗高举,破阵神兵入天宫。金戈铁马开疆土,飞鹏展翅傲苍穹。
浩荡东风队伍冲,军歌嘹亮战旗红。长驱直入行干里,狡兔难逃猎户逢。逐鹿中原亲挂帅,大军刘邓有神通。势如破竹长驱入,打得蒋军瞎眼瞳。
雄韬伟略来谋划,解放中华出英雄。为党为国,尽瘁鞠躬。革命不分大和小,少先队里有儿童。朴诚勇毅,“一要三不要”言衷【18】。不胜不休,百战不殆当先锋。军民如水,省吃俭用资源供。十四万红安儿女,为革命捐躯尽忠【19】。两万烈士【20】,让人悲疼。两百将军【21】,敢打敢冲。两位主席【22】,天下为公。
有诗写道:“天下同庆胜利逢,中华儿女借春风。万花齐放时令改,建国添妆四季红”。
抗美援朝,红安将士如铁铜。志愿军招兵组建,号令一声拼命冲。保家卫国赴前线,援朝抗美立新功。敌昼夜狂轰滥炸,交通受阻物难通。资源匮乏创奇迹,后勤供给无漏缝。【23】已弱胜强,五大战役亲交锋【24】。长津湖战,天寒地冻冰雪封。饥寒交加意志坚,歼灭联军失了控。上甘岭战【25】,打败联军成狗熊。志愿君所向披靡,敌人败退言行恭。
有诗写道:“保家卫国朝鲜战,英勇将军立霸功。几级勋章赢得者,威名远播世人逢”。
有词写道:
“念奴娇•致敬革命先辈和先烈
红安云聚,地偏乡村静,仰望星空,踏破江山寻出路,赤子情感丹红。岁月沧桑,赴汤蹈火,战斗炮声隆。危亡华夏,男儿有志从戎。
谁是革命先锋,无名烈士,个个是英雄。政党共同来建立,暴动飙举成功。国共交锋,共同抗日,抗美援朝逢。国家成立,咱们当主人翁。”
跋文
七律二首:
(一)
“黄安旧县民生敝,遭受灾危和战争。
不见农家心里吼,只闻官府世间横。
风雷错落山川动,铜鼓铿锵神鬼惊。
为了翻身要革命,难能可贵又长征。
(二)
“大别山南红安县,绿色生态花果香。
感怀相逢身已至,回首惜别心中藏。
将星风采吾辈瞻,元老声名世人仰。
闻名天下开荆楚,红色文化遍城乡。”
有词写道:
“浣溪沙•游革命老区红安县感怀
春色风光天际呈,红安游玩众人行。
老区赤子有真情,击水看花河畅横。
入林听曲雀旋鸣,天南地北受欢迎。”
注释:
(1),黄安县以“地方安谧,生民安要”得名。明朝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建县。
(2),1927年爆发“黄麻起义”,1931年12月,红四方面军夺取县城后,改“黄安县”,为“红安县”。1947年国共合作后复置“黄安县”。1952年,经湖北省政府,报国务院同意,再次更名“红安县”。
(3),该民谣在“黄麻起义”1927年,大革命时期,广为传唱至今。
(4),“老君山”位于红安县北,鄂豫两省交界处,是红安县内第一高山,海抜840.5米。传说;“因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并留有药臼石而得名。”
(5),“天台山”: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处,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4A景区,国家地质公园,湖北省风景名胜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6),红安县位于“大别山南麓”,其境内的山脉,均为大别山支脉。
(7),明朝嘉靖时候建县,(在建县之父,明朝户部尚书,耿天官“耿定向”的举荐之下建县)。
(8)“黄安县”在“明清两朝”常出进士。
(9),宋朝“二程”(程颢、程颐兄弟俩出生于本县)
(10),明朝三兄弟“耿定向、耿定理、耿定力”,均属儒家学者,在黄安县、麻城县广收门徒,开办学堂。(耿定向、耿定力兄弟俩同为明朝进士)。
(11),红安陵园:全称是:“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管理处”,“是全国4A景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红色旅游30条精品线路100个经典景区之一”,等多种品牌的红色旅游景区。
一碑是:“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
五馆是:(一)“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二)“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
(三)“董必武纪念馆”。
(四)“李先念纪念馆”。
(五)“红安将军馆”。
(12),红色苏区,主要是指在“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后,建立起的“鄂豫皖苏区”。
(13),1927年11月14日,黄安县和麻城县,县2万多人,一起攻破了黄安县县城,取得了黄麻起义的胜利!
(14),黄麻起义会议遗址,为于七里坪镇和平街37号,原名文昌宫。当时就是在这里,传达“八七会有精神和省委的指示,决定举行秋收暴动起义”。
(15),在红安县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部队。
(16),“五次围剿”是指国民党反动派,向苏区进行“五次大规模的围剿”,主要战略是围、追、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造成七里坪等地区,村庄没有人烟,成为无人区。
(17),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国共合作谈判处旧址”位于七里坪镇红四路中段镇政府旁。
(18),“一要三不要”是指;“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它和“朴城勇毅,不胜不休”是红安革命精神最真实的写照!
(19),据不完全统计,当时红安县就有14万英雄儿女,为国捐躯。
(20),登计在册就有:“22552人”革命烈士为国牺牲。
(21),“两百将军,同一故乡”,最早出现在《解放军文艺》1985年第4期,的一篇报告文学上,并由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篇名《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解放后,红安籍的将军,正式授衔的就有“61”位将军,成为名富其实的“中国第一将军县”。
(22),红安县诞生了“董必武和李先念”二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23),抗美援朝,在美军昼夜狂轰滥炸之下,交通受阻,后勤保障工作,在红安籍将军“周纯全”的亲自督办参与下,确保了志愿军的后勤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转,。美军称赞:“中国的后勤工作,做到了天衣无缝,没有办法攻破,创造了奇迹”。
(24),抗美援朝“五大战役”,红安籍将军“韩先楚”都亲自靠前指挥,有人说韩先楚将军是“外战天才,不如说他是军事天才”,他就是为战争而生的军事家。在他和彭德怀元帅的统一领导下,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
(25),上甘岭战役,是红安籍将军“秦基伟”亲自指挥,亲自挂帅的一场肉拼战,打出了志愿军的军威和国威,让敌人不寒而栗!
作者简介:王建军,原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党委委员,退休干部。系中国诗词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员。
主管:红安县文联
顾问:(以姓氏笔画排列为序)
王辉淼 江长深 孙雪丽 张际春 张楷良 金仕善
秦 遥 倪先胜 徐绪敏 黄谷子 詹学群 谭 冰 戴水冰
法律顾问:何清华14403201710145559
主编:熊立功 副主编:吴秋生 张冬明
视频号编辑:卢喜荣
编审:李绍伦
投 稿 须 知:
1,原创首发作品优先发表;2,请作者提供个人简介、照片,经编辑审核推介;3,谢绝抄袭、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作品,文责自负;4,20元以上,70%的赞赏作为作者稿酬;5,驻《楚文学》选稿网络平台有搜狐网《作家视野报》;选稿报刊有《东坡文艺》《红安文艺》《红安文学》《铜锣诗词》;6,发表的作品,将择优在国家正规出版社结集出版。7,郑 重 声 明:《楚文学》所发各类文章,均系作者原创,各类媒体使用,须经作者本人授权同意,这里少数使用插图摘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删。8.收稿 邮 箱:465452749@qq.com
关注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