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听医生建议打生长激素,10岁儿子6个月追高3.5cm,达标了!

企业   2024-09-03 20:31   上海  

橘子一转眼春夏“长高黄金期”已经结束了,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孩子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季节性,春夏个子长得快,秋冬体重长得快。其中春季(3-5)月身高长得最快,身高的生长速度是秋天的2—2.5倍。

身高问题一向是大家特别关注的,不少花友在社区里分享了孩子上半年的身高和做法,并都在讨论同一个问题:春夏长高黄金期,怎么帮助孩子长个子?

在这些讨论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位妈妈,医生建议孩子使用生长激素,因为种种原因无奈放弃,但是通过自然手段的努力,帮助孩子促高并获得了还不错的成果。

去年上半年,娃只长了1-1.5cm,在同龄人平均身高以下;
今年上半年,娃长高了3.5cm,达到了同龄人的平均身高,达标了!

在面对身高问题时,她没有陷入焦虑,而是接纳孩子可能“不完美”的身高,心平气和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非常难得的。

今天的文章,我们将分为两个部分:

1. 帮助孩子长高,她带娃做了哪些努力?
2. 成长激素是个啥?有副作用吗?要不要给孩子打?

让咱们一起看一看,花友@喵喵颜 的故事,也给大家提供一个真实的追高案例,以供参考。

声明:本文仅为个人经验,非医疗科普,更不构成医疗建议。
下面的故事来自于花友@喵喵颜

1
没打生长激素,
半年追高3.5cm

现如今哪个家庭不被孩子的视力、牙齿、身高困扰着呢?!我家也一样,默提三项,今儿先说说我家关于身高的那点事。

都说孩子能长多高,70%看基因,30%看后天。

就先介绍下我家的“身高基因”,我们家两口子本身都不算高,爸爸身高163cm,妈妈身高153cm。

我家是男孩,靶身高医生给我们预测的是165.7cm。

小科普:靶身高
靶身高又称遗传身高,可通过父母身高推测子女成年身高,靶身高受遗传因素、后天因素影响。可通过简单公式计算。
遗传靶向身高计算公式:
男孩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 ±5cm
女孩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 ±5cm

我家儿子2013年9月出生,那一年我买了一套崔玉涛的《图解家庭育儿》,其中第八本的主题就是生长发育,书的最后几页提供了生长曲线图。

从孩子生下来,我们就有意识的给他定期测量,数值记录在书上。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

1. 定期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的发育问题突然出现增长不均匀或停滞,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抓紧就医。
2. 因为提前做过功课,所以后面娃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也没有特别焦虑。

儿子出生身长50cm,第一年长了26. 5cm,第二年长了13.5cm,第三年长了8cm,之后每年身高增长都在6-7cm/年, 生长曲线在50%档,一直很平稳(建议大家使用最新的生长标准,我家这个是当年一直沿用下来的)。



到了2022年~2023年,这一年多的时间,儿子的身高只涨了3.5cm/年,我们发现他的身高增长速度,跟之前6-7cm/年比落后了一大截...

小科普:4-10岁孩子身高增长平均速度为5-6cm/年
当前的研究已经证实,孩子的生长并非每日匀速进行,而是会经历一段静止期后,出现一个生长加速的阶段,随后再次进入静止期,迎接下一个生长高峰期。
有研究者对46名青春期前的健康孩子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身高测量,每周测量频率高达三次。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孩子在一年内会经历3至6次的生长猛期,每次猛涨期的中位数时间为56天,时间范围在13至155天不等。而在这3至6个生长猛涨期之间,会穿插着生长停滞期,其中位数时间为18天,时间范围在8至52天之间。
因此,为了准确监测孩子的身高增长速度,至少需要持续观察6个月的时间。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平均身高增长速度大致如下:

考虑到儿子之前每年都是10-12月份长得相对快一些,我们想再观察一下。所以到了2024年2月份,我才带孩子去首都儿研所(北京儿科TOP3)看的儿童生长发育门诊。

做了骨龄、身高、体重等一系列的检查,结果显示10岁的儿子骨龄偏大1岁。儿子的骨龄为什么会偏大?医生说原因可能有很多,包括基因遗传,日常运动和饮食等等,不好做出判断。

在骨龄偏大的同时,身高140cm,体重29.4cm,BMI 15。

也就是说,儿子的身高按照年龄看在同龄人中算是中等略偏下;如果按骨龄看是中下,在10%区间;同时体重和BMI都在中下水平...

当时医生就建议我们给娃打生长激素,可能在医生看来当时是最直接有效的解决办法。他也向我们详细介绍了生长激素的情况,包括副作用,以及后续如何定期检查等等。

医生同时也给我们建议了一个保守治疗的方案,如果不打生长激素的话,可以先吃半年药看看情况,如果效果好就继续服药;如果效果不明显再决定要不要打生长激素。

到底要不要打生长激素?

按照医生说的,激素的副作用其实是很小的。但是从我们做父母的角度来说,打生长激素这种治疗方案,我们还是要慎重考虑。我们家内部进行了讨论,最终决定还是不打生长激素,先给儿子吃药进行干预,再从饮食、运动和睡眠上追一下。

做出这个决定主要是基于两点原因:
1. 生长激素可能引发的副作用,让我们心里还是有点疙瘩;
2. 儿子的预测身高165.7cm,其实我们内心是接受的,我们两口子本身也不高,不指望让娃长到180cm,孩子健康长大就好。


2024年2月骨龄检查结果


2024年2月儿童体格与营养发育评估报告

今年8月,我们去医院进行半年一次的复查。

复查结果显示,儿子的骨龄增长稍微延缓了一些,半年时间实际骨龄增长4个月,骨龄和年龄差没有之前那么大了。

同时儿子的身高也终于重新看到了增长,我们去医院当天的早上给他测的净身高是145.5cm,下午在医院测量是143.5cm,因为早晚本来就有差异加上测量的人和机器都不同,有2厘米的误差也算正常。

同时儿子的体重也长到了33.7kg,BMI 16.37。也就是说,儿子的身高在同龄人中身高、体重、BIM都在平均水平了。


2024年8月骨龄检查结果

2024年8月儿童体格与营养发育评估报告

这半年里,儿子的身高增长了3.5cm。

可能光看这个数据,大家会觉得孩子没怎么长个子。但是对比去年春夏只长了1-1.5cm的“黑历史”来看,我们觉得已经很不错了。往年儿子在10-12月会长个2.5-3cm,让我们期待下半年的长势吧。

除了药物干预,我们家还特别注意饮食、运动和睡眠,下面给大家分享这半年来我家的做法...

1. 食物多样化,合理搭配饮食

因为儿子中午在学校吃饭,所以家里要重点照顾好娃的早餐和晚饭。

我会每天提前计划好当天晚饭以及第二天的早餐。

早餐争取一周不重样,每顿早餐都拍照记录,鼓励自己坚持。

晚餐多牛羊肉,鱼虾等海鲜,以及各种蔬菜。从营养上来说牛羊肉和海鲜的各种微量元素,蛋白质,脂肪含量,肯定是更好的。

我们家里几乎不吃鸡肉,少吃猪肉,其实还是主要担心激素的问题,所以很少吃。

孩子蛋白质和蔬菜的摄入量算是比较好的,碳水相对来说会少一些。因为有时候肉和菜的量大了,确实影响吃主食,但是碳水主食方面也能保证有一定的量,不是吃的特别少。

一天的饮食主要构成:奶制品,杂粮粥/米面,肉蛋,蔬菜,当季水果,坚果。

下面给大家分享我家的日常早餐:



小科普:中国学龄儿童膳食宝塔
孩子每天的饮食种类和摄入量,可以参考中国营养学会的儿童膳食宝塔,大家可以打印下来贴在冰箱上,这样每天拿放食材的时候就可以很明显看到。时间久了,饮食习惯会慢慢变好,孩子越吃越健康。



2. 多运动,多户外

春季学期儿子4.20放学后,每天确保1-1.5个小时的户外活动。

我们放了学不着急回家,每天跳绳600个,腿下击掌,开合跳,后踢腿跳,高抬腿跳,纵跳,选择三组搭配跳绳。偶尔还会陪他打打羽毛球。

这些每日必做完成后,我就可以上楼做饭了,儿子自己在院儿里骑会儿车,跑步,和邻居小朋友追跑打闹,玩到6点左右回家吃饭。

暑假时间就更多了,我们每天都会保证2-4个小时的户外活动。

儿子在暑假里爱上了打乒乓球,我家几乎每周要去打3-4次,每次40分-1.5个小时。他还可以踢足球,飞盘,跑步,双杠。

因为运动量足够,在暑假里,我们就没给孩子安排跳绳和蹦跳环节。   



3. 按时睡觉,保障孩子的睡眠质量

上学期间,孩子的作息时间还是比较规律的。我设置了21点的闹钟提醒儿子洗漱,每天21:30准时关灯,基本上他10-20分钟就能睡着。

不过暑假两个月儿子也是放飞自我了,经常23点才睡。不过暑假期间不用早起,睡眠的时长还是足够的。

除了让儿子睡够时间外,我还特别注意他的睡眠质量。

儿子同学家长给我推荐了一个“长个按摩大腿法”,小红书或者DY搜关键词,就会出现很多相关视频。我就照着学了一个,每天洗完澡以后给孩子先揉后滚。

每天晚上抚触放松真的很舒服,能给孩子放松腿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帮助孩子快速入睡,主要是孩子也挺享受这份亲子时光。



除了每天按摩放松外,我还采用了睡前听副交感神经音乐的办法。

副交感神经音乐是之前小花生采访一位脑科医生的文章里学到的。我家之前也有冥想,知道这个后就改副交感神经音乐了,循环🔁这一首。 


 
小科普: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之前我们采访的华山医院脑科学专家黄翔博士就推荐过,睡前听副交感音乐,促进孩子的睡眠(点击👉复习~
采访原文节选如下:
人的内脏运动神经系统上有两个部分,一个是交感神经,一个是副交感神经,它们像拔河一样,你强我弱,你弱我就强。
交感神经是负责战斗的,打架的、运动的,而副交感神经是负责休息的、睡眠的。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控制的人体功能
只有副交感神经兴奋起来的时候,晚上才能睡个好觉;而交感兴奋的时候,副交感神经会衰落,所以睡不着。
所以我不主张孩子们在睡前运动,最好是吃过晚饭就不要运动了,否则孩子会像喝了一杯咖啡一样,变得非常兴奋,晚上入睡肯定会有困难。
另外睡前2个小时可以泡泡脚,让副交感神经兴奋起来,也可以喝一杯热牛奶或者听听副交感音乐,这都能促进孩子的睡眠。

4. 遵医嘱用药

医生给儿子开了五维赖氨酸颗粒和补气健脾口服液,口服液是因为我们反馈孩子的消化吸收不好,才给开的。

赖氨酸吃了半年,服液吃了4个月,这次复查还是继续吃这两个。

赖氨酸是人体必备的一种氨基酸,它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补充赖氨酸可以帮助孩子改善食欲。额外补充赖氨酸并不一定能够直接促进骨骼生长,因为骨骼生长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需要多种营养素的协同作用,并不是靠某一种营养素。

这次复查还发现孩子的骨密度下降了,医生建议我们把钙和vd吃起来。三个月后再来查骨密度,看结果决定是否停钙和vd。

吃药这方面建议还是去医院经过检查后,根据孩子自己情况遵医嘱用药。

2024年8月复查骨密度报告

总结

在孩子追高的路上,美好的心情也很重要,好的饮食、睡眠和运动能帮助孩子长个子,就定好计划有序执行。

当然,这只是我家的情况,儿子现阶段也处于刚刚发育阶段,也会促进身高增长。也许不做运动,不早睡早起,不吃药也可能照样长。但是,我不敢放任不管。也许用了生长激素会比现在高一些,一切都有可能。

希望每个娃都能长到自己理想的身高,加油加油加油!


2
关于生长激素
我们做了这些调查

从花友@喵喵颜 家的故事里,我们并不能得出一个结论。饮食、运动、睡眠和吃药,哪一个因素是促使孩子长高的关键点?生长发育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很难找到确定的答案。

在我们之前发过的生长激素相关文章里,做过一个小调查,当时有30%的花友跟这位妈妈一样,面对孩子的身高问题,选择用自然手段来干预。



但是选择自然手段的花友们,也会像今天故事里的妈妈一样好奇:如果给孩子使用生长激素,会不会长得再高一些呢?

橘子查询了很多国内外的研究报告,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我的调查发现。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欢迎指正。

1. 什么是生长激素?什么样的孩子能打生长激素?

对于自身缺乏生长激素的孩子来说,通过打针干预是常见的治疗方案。

注射用的生长激素,全称为重组人生长激素,是一种补充生长激素的处方药。对于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的孩子,它能促进孩子的身高增长,并改善全身各器官组织的生长发育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生长激素不是想用就能用的。


规范来讲,用生长激素等药物干预身高均有治疗标准,比如根据卫生部《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预测成人身高明显受损的标准是男孩小于160cm,女孩小于150cm,超过此标准的孩子不需要打针进行干预。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身高矮小,并不一定就是因为缺乏生长激素,建议带孩子去三甲医院生长发育科进行系统检查,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


生长激素缺乏诊断需要:

  • 对照生长曲线判断孩子身高是否正常

  • 拍骨龄片,了解骨龄大小和生长潜力,判断孩子是“早长”还是“晚长”

  • 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评测生长激素分泌是否正常。

  • 进行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以及垂体等检查,明确是否有相关问题。


告知大家这些步骤,是希望让大家心中有数:如果医生在没有进行任何检查的情况下就建议注射生长激素,那么最明智的做法是先拒绝,并前往更权威的大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生长激素是人体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2. 生长激素的促高效果明显,但长期副作用尚不明确


根据多项研究报告综合分析,经过治疗的儿童身高通常可以增加4~8厘米每年,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第一年身高增长可达10~12厘米以上。这一效果在早期治疗的情况下表现得更为明显。


然而,也有一些研究发现,接受生长激素治疗的儿童中约有30%未能达到预期的身高增长目标。


虽然生长激素的效果看起来很美好,但是由于生长激素的临床应用时间太短,是否对人体有长期影响尚不明确。


现在使用的重组人生长激素,是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借助基因工程技术合成的,到现在只有60年的临床应用历史。长期风险如何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儿科临床规范应用的建议》中说明,在注重监测治疗效果的同时,应注意检查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

目前报道生长激素治疗的相关不良反应有:良性颅高压、糖代谢的影响、甲状腺功能低下、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诱发肿瘤的可能性、色素痣、手脚变大等。

相信大家跟我一样,关心副作用发生率是多少?全球超过50万患者多年来的安全数据监测结果显示,总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低于3%。


虽然短期数据看起来很美好,但是由于长期风险未知,所以也有部分家庭在面对生长激素治疗时选择了更保守的治疗方式。跟故事中的花友一样,思路基本是:通过增加营养、加强运动、改善睡眠,让孩子长得尽可能高一些。


事实上,在生长激素还没有广泛宣传的年代,中国孩子身高本来就在升高。2005年发表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的一项对全国31个省市区的71971人所做的抽样调查发现:2002年的17岁少年普遍比1992年的高了3厘米左右。


3. 生长激素滥用的情况应该引起警惕


兜售“身高焦虑”的市场越来越大,甚至已经引发了生长激素滥用的情况。

先看一组数据,根据中华医学会的统计,中国儿童矮小症的发病率约为3%,过去十年,矮小症的自然发病率没有明显提高。


矮小症的孩子数量没有增加多少,但生长激素的市场规模却大大增加了...

根据沙利文(全球知名的市场研究机构)数据,我国生长激素市场规模已从2017年的4亿美元迅速飙升至2021年的1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4.7%,远超过美国市场同期的5%。截至2021年,中国的生长激素市场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上图预测金额的单位是十亿美元...

目前,国内生长激素剂型主要包括短效生长激素(粉针剂)、短效生长激素(水针剂)、以及长效生长激素(水针剂)。

价格差距也很大,2~15万人民币每年不等。根据市场调查,短效生长激素(粉针剂)使用最广泛,占市场份额的60%。



预计在2024年,生长激素市场规模将达到22个亿美元...巨大市场前景,已经引发了一些生长激素治疗滥用的情况。甚至一些不缺乏生长激素的孩子,他们的爸妈也希望通过打针,让孩子再高一些...

而对于生长激素临界值,可打可不打的孩子要不要打生长激素,也存在着一些争议。

  • 使用生长激素治疗,是不是揠苗助长?过度治疗?
  • 副作用的概率再低,可是万一碰到那就是100%,怎么面对?
  • 很多名人身高也不高,也没耽误取得成功,为啥要这么卷?



梅西、汤姆克鲁斯、拿破仑,身高都没有特别明确的超过170CM


这些问题,各位花友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最后,小调查
~欢迎大家参与~



最后的最后,附上卫生部2021年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身高对照表,

不妨对照一下吧~



-The End-

喜欢这篇,一定点赞、在看、转发

更多带娃高效学习资源,

如,B站名师、英文听单等...

扫码👇进小花生学习群,在群公告里领!


相关阅读:

花生招聘 


关于教育、阅读、英语,三种职位"呼唤"你,和我们花友一起,探索“先进+实用”的教育方法、教育资源。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小花生】编辑招聘


小花生网
阅读是性价比最高的教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