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我冷汗直冒!"孩子手指头上的鼓包越大,说明学习越认真..."?

企业   2024-09-08 21:02   上海  

小溪:最近有一个展览,在教育圈、爸妈群里引起蛮大反响 ...

展览的主题:塑形 The Body being shaped

一个高中生,拍下了117根手指。这名刚满18岁的女高中生,叫乔飞尔。她拍摄了117名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手指。这些手指因为长期握笔,指节处几乎都有一个被磨出的茧子,有的甚至变形,扭曲。

她把照片放大后展出,主题为「塑形」。照片展出后,迅速成为热议话题,唤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和思考。


每个手指上都有一个“作业包”。因为长期写作业,孩子们的手指(往往是中指)上面有一个被笔压出来的包。


有位网友跟着分享了一枚“状元指“照片:据说这是90年代曾是某县高考状元如今的手指,看来考分越高,包包越鼓!


乔飞尔说:还有很多手指,不只有鼓包,还有人会下意识地去抠它、咬它,我也会这样,特别是压力大的时候,所以手指上还有各种岁月都无法抹去的伤痕。


很多人来到展厅,看到这些手指会以为是四五十岁甚至五六十岁、中老年人的手,结果知道是13-18岁孩子的手时,会觉得很不可思议。他们没想到,孩子人的手居然也能这么「饱经沧桑」。

有人说,这些手指照片,折射了中国孩子12年中小学教育的“受苦受难史”。

一个个被忽略的变形手指背后,是教育流水线背后的一个个孩子。很多人之前从来没注意到这个问题,但看了展览后都觉得触目惊心。


展览非常“行为艺术”,每个手指,观众在现场可以给每个手指的主人提供一份“观察报告和非医学建议“。看看这几条,很有意思 ... 

这根手指的14岁主人(每天拿笔时间3-6小时),建议:扔掉笔,在有的时候;有时候,请扔掉笔!


这根手指的15岁主人(每天拿笔时间6-9小时),建议:一天用右手写字,一天用右手写字,一天用左手写字,不要把压力只给到一只手上。


这根手指的14岁主人(每天拿笔时间6-9小时),建议:请少写作业,多玩!


这根手指的16岁主人(每天拿笔时间6-9小时),建议:让老师少布置一点作业吧!


《人物》杂志对乔飞尔进行了深度采访,随之出了一篇报道:一个高中生和她拍下的117根手指。

关于手指,报道里这位女生的一些观察和思考,非常有意思,摘几段和大家分享:

比如,为什么要把展览命名为“塑型“?

这些变形的手指,代表着一个个被「塑形」的孩子。在过去12年的生活、学习经历中,她和身边的同学都在努力成为他人眼中好学生的样子,要乖,要努力学习,「你要成为……你必须要达到……」这种塑形隐秘而持久,像手指上的鼓包一样,常常被忽略...


那些手指的主人,初高中生们如何看待这个现象:他们注意到自己的手指变形么?尤其是,他们体会到这种变形后面隐藏的“自己的人生被塑形”的深层含义么?

这个包几乎是完全被忽视的。去拍摄时,有初中生被问到:你怎么看待这个包,你觉得它正常吗?听到这个问题,一个男生很不屑。他说,身边的大家都有这个东西,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那这个事情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甚至,很多孩子都是第一次发现自己有鼓包,特别是男生,平时几乎都没注意到。



甚至,在被问到「你如何看待手指上磨出的鼓包」问题时,有两位同学表达了对鼓包的喜欢,其中一位男生写的是:鼓包是一个光荣的标志。包越大说明学习越认真,说明成绩越好。


在被问到「家长/老师如何看待和有无关注学生手上鼓包现象」问题时,85%家长/老师都认为,这事正常,75%的家长/老师都没有关注此现象。


还有家长说:包越大,说明学习越认真。



的确,展览期间,大部分中学生们来看展时,他们都没有什么感觉,或者说只是觉得,哇塞,我这也是这样,没有更多的想法。


但年龄比较大的人,反而会感触更深。这个展览起名叫「塑形」,手指被塑形的背后,也是一个个体在社会规则中逐渐被塑形的经历。

一位上了岁数的参观者说:

无论在哪里,人一辈子都在被塑形,小的时候被考试升学塑型,年轻的时候被工作塑形,老了也一样,被一些约定俗成的东西塑形。


能举办这样的展览,女高中生乔飞尔的经历自然也不同寻常。乔飞尔的爸爸对于自己女儿的作品,深有感触:


「感觉这么多年自己是被孩子教育。高二毕业考试完决绝地选择弃学,这对我俩心理上、精神上都是一次严肃的警告。想想问题不只是孩子的问题,整个社会、学校、家庭既有的一套价值系统积压得孩子已经没有自我生存的空间,而我俩的有限认知并不能完全了解理解她的世界,全社会都是以「为她好」的名义在剥夺她们应该享有的一切。


作为和孩子最亲最近的人,都不愿正视孩子的问题选择和其他人一样冷漠,对孩子来说是多么残酷和无望。我们都不敢深想,周围朋友的孩子一个个出现的问题绝不是偶然。在孩子成长中最需帮助的这阶段用有效方法引导孩子,是做父母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件大事。」


《人物》的报道,花了很大的篇幅讲述乔飞尔的“艰难成长及省悟之路“。故事很有意思,探索了具有广泛意义的命题:

  • 一个所谓「差生」如何获得自我觉醒,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和表达方式,并最终获得肯定?


  • 一个不那么适合应试教育的小孩,要如何找到自身的存在感和成就感,获得正反馈?


也许,乔飞尔就是“所有不那么按部就班生长,不那么适合大众教育模式的小孩的缩影。” 


不妨直接移步到《人物》,看关于这个手指展和乔飞尔成长故事的完整报道:

一个高中生和她拍下的117根手指


-The End-
喜欢这篇,一定点赞、在看、转发
更多带娃高效学习资源,
如,B站名师、英文听单等...
扫码👇进小花生学习群,在群公告里领!


相关阅读:

花生招聘 


关于教育、阅读、英语,三种职位"呼唤"你,和我们花友一起,探索“先进+实用”的教育方法、教育资源。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小花生】编辑招聘




小花生网
阅读是性价比最高的教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