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跟读不背单词, 多亏了没逼娃, 三年级女儿读完了哈利波特…

企业   2024-09-11 20:58   上海  


小溪:今天的分享开始前想先做个小调查:从启蒙算起,已经/预计多少年能读到“哈利波特”?



一直一来,《哈利·波特》都是原版娃进阶路上的一套里程碑式的读物,能听懂、读懂,证明孩子的英语水平基本过关,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英文阅读自由。


哈利波特7部对应的词汇量、蓝思值,词汇量已经超过了中考、高考的要求

从启蒙到通关《哈利·波特》需要多久?花友@东海之滨 的答案是,3年。

花友家有两个娃,姐姐今年读初一,弟弟读小学二年级,两个娃英语阅读效率都非常高。


姐姐大班起步,走过不少弯路,三年级的时候已经读完了整套原版《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内页


弟弟吸取了姐姐的经验,启蒙进阶效率更高,最近刚上二年级已经能读《猫武士》这样的中章书了。


猫武士内页样本


娃英语学得这么快,爸爸妈妈是不是要废不少心?是,也不是。

姐姐的3年通关路上,不要求跟读,也没有考核,孩子读得还很高兴,基本不用催、不用喊。


花友全程只做了2件事:


1、坚持每天至少一个半小时的输入,牢牢把握住时间

2、在3个关键阶段适度推孩子一把,帮他们成功进阶


具体是怎么做的?话不多说,一起来看今天的分享。感谢花友@东海之滨 ~


本文由花友@东海之滨 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图片为姐姐三年级的时候


--以下为花友自述--


家有两娃,姐姐今年上初中一年级,弟弟上小学二年级。因为有姐姐的实战经验,面对弟弟的英语启蒙和学习我能更从容淡定。


为啥?胸有成竹嘛…之前姐姐启蒙时,我们走了很多弯路。今天也希望把这份“松弛感”送给大家。


想要有“松弛感”,最关键的就是“不要焦虑”。


这四个字说来简单,其实做起来,尤其是第一次带娃启蒙,想保证这种心态真的很难。当年的我也没能幸免。


这里送朋友们八个字:循序渐进,享受阅读。 但循序渐进也是讲方法、有规则的。




阶段1
大量“听”积累语感
别要求跟读


姐姐中班的时候我们才开始启蒙,当年的我是抱着“抢跑”心态才走上这条路的。那个时候就是觉得孩子英语学习越早越好,未来才能在英语这门学科上有先发优势。


但这种“抢跑”心态或多或少影响了孩子的英语启蒙,我的很多做法都因为自己的焦虑而显得过于功利。


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上,最典型的就是信心不足,方法不对:纠结于孩子能不能读懂/听;强迫孩子跟读…


当时给姐姐买过一套英文儿歌光盘,和迪士尼英语学习的一套光盘,视频里因为有跟读环节,我那个时候也会强迫孩子去跟读。


姐姐幼儿园时期


有时候孩子跟读不到位,稍微急一点,语言上就会显得有点凶,日积月累孩子有时候就有了抵触心理。


姐姐比较乖,当下没有明显的抵触,但对听英文儿歌、看迪士尼英语动画也一直没有太大热情。能看,但是都因为我要求而看的,自己不会主动去看。


那时候对原版英语启蒙的规律了解太少,又是第一次带娃走这条路,有一搭没一搭地做着,孩子没什么实质性的进步。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格局还是太小了。


后来,我被外派到海外工作。海外的经历给了我很多关于孩子英语学习的思考。


在了解了英语启蒙需要“大量输入”的底层逻辑后,我放弃了原来的“跟读式”的学习法,不再纠结孩子跟不跟读,转而把精力花在了“大量听读”上。


我给孩子准备了大量的动画片、人文和科普视频(配套分级和章节书)以及真人秀视频。


学前每天至少保证孩子每天能看30~60分钟动画,这短时间可以不连续,但时间一定要够。


这12套绝大多数是我家孩子看过的,根据有用程度和孩子的喜好程度进行了推荐。有的朋友推的动画片往往上百套,我觉得相当于没有推。因为孩子上了小学之后空闲时间会越来越少。故事类的动画片一共能看个十来套已经不错了。【资源我们放到群里啦,大家可以扫码入群领取】


动画、视频这些我从不搞“台词本”, 我认为看动画电影和动画片,就让孩子开开心心的沉浸欣赏,更不要拿着台词本让孩子反复去看某个片段,让孩子反复跟读。


这种做法,用弟弟的说法,就是“It is boring.” 咱们让孩子看中文的《大闹天宫》,也不会搞个台词本让孩子对照学习对吧?


孩子觉得烦和无聊的事情,效果必然是不好的。


动画片截图


这个阶段,我开始刻意地区分每种资源的作用:


  • 动画究竟是用来培养语感的,多听多看就够了,不多做纠缠;

  • 如果要读,就读绘本、章节书,那里有地道的书面表达。


在大量动画、视频的铺垫下,姐姐听力突飞猛进,语感也越来越强,绘本阅读也跟上了,开始有了输出,能主动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虽然有时候语法句法都是错的,这些都没有关系,孩子会自己不断调整进步的)。


后来弟弟启蒙时,也靠着大量动画片积累起来的语感,迅速且无痛地进入阅读阶段。



阶段2
用“牛津树”培养阅读兴趣
同步学习自然拼读

这里还要感谢前些年一起外派时一位同事,她比我早2年外派,对孩子的教育也很重视。当时我们都住一栋楼里,有时我会去她家做客。


有一次她上幼儿园大班的儿子抓起一本牛津树高阶(第10-12级中的某一本,已经属于章节书的范畴),声情并茂的给我读起来。


我当时就目瞪口呆了,这么小的孩子竟然能这么流畅的读章节书?插播一下这位同事的公子的现况。小伙子很优秀,去年已经小升初点招进了北京人大附中本部,未来985保底,清北触手可及。)


牛津树L10的内页


好好向她请教后,我对英语学习的认识被颠覆、重塑。回家后我做了两件事。


第一,购买了全套的牛津树1-12级,好几大箱。

第二,给我闺女报了Phonics自然拼读班,每星期两节课走起来。


在此之前,我曾经尝试带着姐姐读过一些分级,但效果都不够好。


从设计上来讲,这些分级对语言的复现做得真的很好,但这种复现很大程度上是牺牲了内容的有趣度来达成的,孩子读起来实在枯燥。


某分级内页,从设计角度来说确实很利于语言学习,但是内容并不吸引孩子


姐姐能读,但始终兴趣平平,只当完成任务。换成牛津树之后,姐姐的英语热情被彻底点燃了。(牛津树也是唯一读完的一套分级。)


我带着孩子读的时候,以我这种大人的眼光来看,也觉得很有意思。


牛津树基本都是故事,每个级别每个小册子,讲的就是Kipper一家人的大冒险。


牛津树内页。就算是一个简单的“猜猜我是谁”话题,牛津树也非常有趣。插图是各个角色灯光下的剪影,这个游戏还能拓展到现实生活里和孩子一起玩儿。


读牛津树的时候,肉眼可见孩子的兴趣上来了,每天会很期待今天能读到什么故事,经历什么冒险。


我一直觉得,做一件事是不是有兴趣地去做,对结果的影响非常大。孩子有兴趣了,不用催,也不用逼,自觉地就会去做,而且自己主观意愿上也是希望能尽可能做好。


牛津树有配套的点读笔,当时我也买回来给孩子用,点读笔是个很好的工具,能取代我这种不完美的口音,顺便也把我从“朗读人”的身份上解脱出来了,还给了孩子一个“听”的环境。


配着点读笔读牛津树


这个时期孩子还不太能自主阅读,我们会边听边看。


一是,自然拼读学完,孩子还需要内化的过程;

二是,听力的输入在这个阶段仍然重要。


Phonics(自然拼读)的课程是我们唯一上过的英语类课外班,孩子学完自然拼读后,就基本掌握了拼读规律,见到陌生单词基本也可以准确拼读出来。


特别在阅读中,都不需要打断阅读,专门去查音标。这对当时的我是一件很震撼的事情。自然拼读的学习,也给孩子未来能够海量阅读原版读本提供了很大助力。




阶段3
大量泛读
重点“单词”也要较较真


牛津树9读完之后,我们就开始迈入原版阅读的核心,量泛读。读桥梁、章节书(其中章节书Chapter Books是主力军)同时也搭配了一些Non-Fiction读物,但这条路需要靠时间和书堆出来。

牛津树9内页

时间上,每天至少保证孩子1个小时的听和读;书目选择上,在初章、中章、高章这些难度级别中,每个难度级别至少要读5套。

别觉得五套少,一套书涵盖的本数可不少。初章书《驯龙大师》,一套就有26本;初章书《神奇树屋第一季》,一套32本…

小花生整理的章节阅读书单【对应的听力资源我们放到了文末,大家有需要的话可以下拉到文末,扫码入群领取

这些原版章节书,原则上都是泛读的材料。孩子读的就是故事,开开心心,兴致勃勃,像一块海绵一样,不知不觉吸收了大量养分。


泛读带来的好处就是可以大量的阅读,在阅读中反复遇到这些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去体会这些词汇,从而加深认识、理解和记忆。


当然,如果孩子特别喜欢某一本书或者某一套书,想精度也未尝不可。但孩子的兴趣是前提。否则就会变成语文课本,磨灭孩子对原版阅读的兴致,那就不好了。


我们家的做法是控制时间,每天保证孩子至少有1小时的阅读输入,至于读什么,由孩子自己选择。


姐姐当年是一年级前的暑假就能读初章书,弟弟时间也差不多,上一年级前的夏天,弟弟读完了第一遍驯龙大师,算是入章了。

Dragon Masters内页

之后读了威猛机器人、Junie B、神奇树屋首季。

Junie B Jones内页

接着他看到了书架上摆的神奇树屋二季梅林的任务,就提出要读。梅林的任务每本120多页,算入门中章,我不想这么早给他看的,不过既然他愿意读,那就开始吧。

不过读了十几本,他就开始叫苦了:这些书页数太多了!激励又激励,还差五六本没看完的时候,我就决定换将,换成疯校(每本80多页)

这下小朋友就不叽叽歪歪了,开开心心的看完了疯校前三季。 

弟弟最爱的《疯校》

初章我们读了一年,直到刚刚结束的这个暑假,我才把神奇树屋第二季梅林的任务 递给他 ,他这次竟然能轻松地看完。

然后又去找了这套书中自己想再读一遍的,整个过程不用勉强、也不用激励,非常丝滑。

神奇树屋第二季梅林的任务内页

讲我们家孩子的例子,就是想告诉大家: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有了大量的输入才会有流畅的输出。

当然,只放任孩子“泛读”,我们自己多少心里也没底。姐姐当年读完了一本章节书,那些不认识的词囫囵吞枣过去了,孩子也说读懂了,不过这些新词汇理解了多少,认记了多少,有没有新的进步?

虽然很多词猜都对,但也有很多不对的,存在偏差。

对于那些不认识的、猜错的词,让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一个一个去查字典,效率又太低,也影响阅读的流畅性,绝对是为难孩子。英语课堂上虽然学习了一些词汇,但数量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原版阅读的需要。

为了解决这个痛点,我参考了外籍教师教授词汇的做法,也参照了英美教科书的方法,一本本章节书陪着姐姐读过来,花了五年时间做了30套章节书英英释义的词汇笔记。


这套词汇笔记最大的作用是帮孩子抠一抠章节书里的“生词”,先读章节书,再配套看词汇笔记,加深理解。


比如神奇树屋系列里面,反复出现的一个词—— Peer。书中的例句是“She was peering out the tree house window. ”

Peer在英汉字典是仔细看,端详,费力地看的意思,在英英词典里的解释是,to look very carefully at something, especially because you are having difficulty seeing it. 

大家看看,对应了没有,上面三个中文词中的任何一个,都很勉强,就像投三分球,擦着篮筐外沿了,但就是没进,不是那回事。


英英解释的词汇笔记【部分笔记目前花友是免费开放给大家可以下载的,大家有需求可以扫描文末二维码领取】


我们家的做法是,让孩子先读书,再看笔记。


比如说,今天花半个小时读完了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前两个章节,那就休息一下后,就可以让孩子看和这两个章节相应对的词汇笔记。


如果孩子是刚刚跨进章节书的大门,比如说刚开始看Magic Treehouse series,有的孩子可能读起来有一丢丢不适应,我建议,只要孩子语感到位,可以先听一遍这本书,然后再读,每次读后再看笔记。


我做的这些配套原版章节书的词汇笔记,虽然不是孩子英语突飞猛进的主要因素,但提高了娃词汇学习的效率,拓展了英语思维,起到了锦上添花、如虎添翼的作用,也让我省了不少事。

我最自豪的事情,就是我家姐姐小时候,不止一次别人一脸惊叹的问她:你的英语这么棒,是怎么学的?我家姐姐回答道:爸爸教的。

那一刻我非常开心,但不敢完全居功,这是她自己的努力和认真的结果,也要感谢她的老师们、感谢那些年与我分享英语启蒙和原版阅读经验的朋友们。

两条聚精会神的书虫

两个孩子阅读过程中,除了纯泛读,我们大部分用了泛读+X的做法。

这个X包括: 

1. 有音频的也听一遍音频,这是为了夯实语感基础 
2. 每本书读完,雷打不动地过一遍词汇笔记,这是为了加强词汇认知 
3. 有时间就做做Retelling(故事复述),这是为了让孩子能言之有物地输出
4. 一周一次的Book Report,不做过多要求,可以挑自己喜欢的写


通过这种泛读Plus的做法,不仅可以让孩子保持大量的输入,而且可以对词汇和主题认知的更加深刻、更加拓展,对口语和写作也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写在最后:

我一直坚信咬文嚼字,句句分析是“伪原版娃”。只有能力不够的孩子,才需要跟着课程视频的提点,尤其依赖中文解读才能理解。 

在读的过程中不妨“慢”下来,别急着升级。我看过太多家庭因为家长急于求成,孩子可能也是原版娃,但只有连桥梁书都不到的水平,却让孩子去跟着精读视频去咬文嚼字地读入门初章神奇树屋。

或者孩子刚刚入章没多久,听说人家孩子启蒙两年就读哈利波特了,就火急火燎地让孩子跟着中文解读课程视频,觉得这样也是能读哈利波特了。

这些都是“揠苗助长”的典型例子。

原版阅读最需要水滴石穿的功夫和毅力。需要每天坚持,还要花经年累月的功夫一步步走,如果孩子没有兴趣是做不到的。

我们只用把握住关键的框架和规划,盯住孩子把时间花下去,并且在关键节点适当帮一把,“花”自然会开。

-The End-

#附录1:动画片分级表单及资源
#附录2:章节书书单&配套的听力资源(从桥梁~高章)
#附录3:章节书词汇笔记

文章中提到的3个资源
一并整理好放在群里啦
有需求的花友可以扫码入群领取~



点击“阅读原文”,与作者交流...


相关阅读

小花生网
分享国内外先进教育资源,探索高效家庭教育方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