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全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文友:
我是一名文学爱好者,也是一名农业农村工作者,现在过风楼镇炭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很荣幸能在我县这么隆重的文化场合发表个人一点粗浅的见解,感谢领导的关心和文友的支持。
众所周知,商南是一个移民县,很多移民初到商南住的是草棚,吃的是糠莱,被称作“棚民”。但正是一代代先民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才在商南大地上形成了一个个以徽派为主的村落,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得以改善,形成了目前拥有24万人口的全国旅游知名县,获得了“中国茶叶之乡”、“全国卫生县城”、“全国诗词之乡”等美誉。这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也凝结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劳和智慧。古村落是传统文化和乡村文明的缩影,见证着我县乡村发展变迁的历史,值得我们去挖掘和记录,更需要从中汲取总结前人的思想智慧、生活经验、劳动技能乃至精神价值和历史教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我国很多村庄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至今保持完整。很多风俗习惯,村规民约等具有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的古建筑乃至其中的古井、古木、古庙、古山寨以及各种各样的老农具、老物件正在日渐消亡;非物质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祠堂文化、教育医药文化,比如各类农作物的种植节令、技术要领,植物防虫剂的制作使用,还有一些中医药偏方、验方以及诊疗技术等等也逐渐被人们遗忘甚至被无情的抛弃。而这些东西看似过时落后,但却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生态文明思想不谋而合,能够弥补现代科技的某些弊端。尤其是传承数千年的家族历史文化,有着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强大的生命力,其内部管理架构、管理方式,家规家训、村规民约等等优秀传统文化都能为乡村治理和建设提供有益的帮助,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石。
我本人在农业农村领域和乡村振兴一线工作,亲身感受到挖掘古村落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感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热情,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发起的这项文化活动既具有组织上的战略性和前瞻性,又正当其时,深得民心。
相信这次古村落文化书籍的首发式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古村落,关注优秀传统文化。因为,文明薪火需要代代相传,乡村振兴事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知识,古老思想智慧与现实生活需要一旦完美结合,一定会化腐朽为神奇、变遗产为资产,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守正创新、绽放异彩。
作者简介:黄全均,男,70后,商南县三角池人,某事业单位职员,现从事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热爱自然,热爱乡村,偶有文字见诸于众。
往期作品
主管:商南县文学艺术联合会
主办:商南县作家协会
主编:姚家明
副主编:杨富安
编委会:姚家明 杨富安 吕盟 任战洲
李军 李富民 黄全均 苏训博 肖丁
编辑:如荧
投稿邮箱:10462249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