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在《永远的记忆—商南古村落文学作品集》首发式上发言
汪海珍
尊敬的各位领导、前辈、老师们:上午好!
今年春天,县文联精心策划了挖掘商南古村落文化项目,在县文联、县作协领导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了大半年时间的孕育和运作,一部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承载着浓浓乡情,凝聚了智慧和汗水,沉积着厚重的人文思想,浓缩着灿烂地域文化的《永远的记忆——商南古村落文学作品集》与大家见面了。这是商南文学艺术界的一件大事,一件值得欢欣鼓舞的喜事!
首先,让我们为新书的问世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为这本书劳神费力、默默付出的姚主席,以及为我们组稿、编稿、校对、排版的文联干部以及所有参与此项活动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能作为一名作者代表,在新书首发式上发言,倍感荣幸和激动。我发言的题目是:《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挖掘古村落文化,传承和弘扬乡村文明、耕读文明,是紧扣时代脉搏的大课题,与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度契合,这是县文联领导对地方文化、历史文明、文学发展进行深度思考、精心研判后,做出的英明决策。
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商南子女,对脚下这块土地,对生我养我的家乡,有着深深的爱恋,开完动员会,我个人对挖掘古村落文化意义的理解是“寻根、固根、留根和养根”。可自己才疏学浅,是史学和文学方面的小白,无处下手,也无从动笔,于是我临时抱佛脚地翻阅了《商南县志》《商南民俗通书》《豫鄂陕边区的商南》以及商洛市人民政府、商洛市城乡建设规划局编写的《寻找记忆中的村落》等文献资料,对商南“人迹追踪、衣食住行、婚嫁礼仪、方言节俗”等方面有了粗浅的了解,开始确立自己写作的范围,采风去了十里坪,看了石板房,当我坐在那扇挂着锈迹斑斑的铁锁的门的门槛上时,眼前立即浮现出是我的老家,耳畔老乡们朴实的话语、敦厚的笑容,激起了我对家乡往事的回忆……我写了一组诗歌《寻根.石板房》之后,决定不再去其它地方采风,就凭我笨拙的眼睛,愚钝的思维,走马观花地到一个地方,读不懂当地的文化内涵,更写不出有文化意义的文字。决定写我的家乡,虽然她无人知晓,小得连商南县志里的商南县地图上都找不到她的名字,但生活在这片贫瘠土地上的祖祖辈辈的人们,也在耕读中传承着淳朴的道德礼俗、浓厚的人情世故……虽然没敢想因为我的一两篇小文让更多的人们知道我的家乡,但我的家乡,在我和乡亲们的血液里、骨子里植入了,深爱这人世间的执着与力量,赤诚与顽强……
昨天,我拿到这本书,快速浏览了一遍,七十多位作者,一百多篇诗文,可谓字字倾心,句句含情,篇篇催泪,或娓娓道来,或深情倾诉……展现了一个又一个古村落的风貌,从文字里我们看到了那些隐藏在山水之间的世外仙境,感受到了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在大山的褶皱里发掘出了一颗颗被遗忘的明珠,那斑驳的墙壁、古老的街巷、精美的木雕和石刻,都在以独特的温柔与深邃的姿态,诉说着尘封在岁月深处的故事。作家诗人们用自己饱含情愫的文字,回答了“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深刻问题,那就是,我是故乡的赤子,从故乡来,最幸福的归宿还是故乡……
《永远的记忆——商南古村落文学作品集》出版了,但挖掘古村落文化还在路上,古往今来,文人贤士们写不尽的是故乡:山的峻朗,水的蜿蜒,风的多情,鸟的呢喃,土地的宽厚,人情的缠绵……
保护古村落不仅仅是保护几座古老的建筑,更是保护我们民族的根脉和精神家园。商南这块灵秀温润土地上,还有太多太多美丽的传说,动人的故事,在时光中灵动,在岁月里沉香,我们应继续用心中的真情,笔下的温情,眼中的柔情去发现、去探索,去续写商南蕴含着秦风楚韵、南北交融的地域风情,让商南的美在中国大地上闪光,在历史长河里奔腾。
昨天已成今天的记忆,今天将是明天故事,在这崇尚奋斗的时代,在商南这块温存丰盈的土地上,让我们趁着乡村振兴的和风,用自己勤奋的双手努力耕耘,用灵动文字书写追梦途中的幸福,谱写亲历奋斗的铿锵之曲,在后人的故事里留下属于我们诗篇!
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汪海珍,笔名,海儿,女,70后,小学教师。商洛市作家协会会员、写作协会会员、诗歌学会会员。有200余篇(首)散文诗歌在《中国家庭报》《陕西工人报》《教师报》《文学少年》《山东诗歌》《南川日报》《荆州晚报》《劳动者报》《商洛日报》等报刊发表。
主管:商南县文学艺术联合会
主办:商南县作家协会
主编:姚家明
副主编:杨富安
编委会:姚家明 杨富安 吕盟 任战洲
李军 李富民 黄全均 苏训博 肖丁
编辑:如荧
投稿邮箱:10462249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