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馍里的爱和牵挂
有些食物,常常让我们吃着吃着,就动情地哭了;有些故事,常常让我们听着听着,就幸福地笑了。
——题记
现在我一吃油馍,吃着吃着便哭了,脑海里就浮现出这样的画面:“爷爷婆婆,你们炸的油馍真好吃。”父亲还在世时,回到老家,孩子对我父母做的油馍甚是喜欢,边吃边赞叹。父亲母亲一边在灶台前忙活,一边笑眯眯地说:“你们喜欢吃就好,我们做的多,回去带上继续吃。”然后,每次离家时,父亲母亲总是装一袋子油馍让我们带着回去慢慢吃。
谈起油馍,那是不少商南人都非常熟悉的一种美食,而它对我来说,不仅是一张让我魂牵梦绕的面饼子,更是饱含着我对过去生活的追忆以及和父母一起度过的那段幸福的岁月。
小时候,吃油馍是一种奢侈,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能吃饱饭已实属不易,吃个白面馍都是一种幸福,更别说吃油馍。那时,父母炸油馍,我都会在灶台旁边眼巴巴地看着。母亲先用温水和面,而后利用醒面时间切葱、准备调料,待面醒好后,母亲说父亲面揉的好,于是父亲便挽起袖子上阵开始揉面,揉到面团又光又亮后,将其切成若干小面团,用擀面杖依次将它们擀开,将葱花撒在上面,倒上油,撒上盐,用手将它们抹均匀,再把擀开的面两面对折,这样一张馍饼就做好了。母亲见父亲全部做好后便开始烧锅,父亲拿起油桶,倒入一些花生油,待到油温六成热时,父亲会拿起一个饼小心翼翼地放入锅中,饼刚刚接触到锅底就会发出“滋滋”的响声,过了一会声音渐渐消去,饼的表面出现小气泡,把它翻个身,那个金黄的油馍就呈现在我眼前,馍上还镶嵌着翠绿的葱花。父亲炸好油馍,母亲已经端来一盘腌的咸豆子,再切上一块咸菜,放入葱姜蒜,把炸油馍剩的热油倒入凉拌一下,两个菜就有了,炸油馍的酥脆,咸豆咸菜的香辣,还有葱花带来的微甜,各种味道交织在一起,极大丰富了我的味蕾。
儿时一年吃不上几次油馍,能吃油馍也要看季节。收庄稼的时候,图省事,还要补充营养,父母会炸上一大盆子油馍,干活时装些油馍拿上一壶热水,在田间地头就把午饭糊弄了。还有就是收了花生,父母把花生榨了油,那段时间有油,吃油馍的次数多一些,算是改善生活。那时生活很苦,却也很幸福。父亲和母亲忙完一天的工作和活计,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吃着炸的油馍,喝着清凉解渴的绿豆汤,晚风中夹着田地里庄稼的清香和虫子奏着的欢快乐曲,繁星漫天,萤火萦绕,吃完晚饭,父亲搬出躺椅让我和妹妹躺着,母亲总给我们讲着各样的神话故事,回忆起来至今记忆犹新。
长大后外出求学,在家的时间就不多了,每次放假回来,父亲母亲就会给我炸我爱吃的油馍,地里有什么菜就配的炒上,我一口气吃上几个油馍,再吃几口热乎乎的炒菜,我十分满足,这是我那时回去最大的念想,也是父母尽能力做的最好的饭菜。上学临行前,父母起了个大早又为我炸了一些油馍。母亲说“去了学校,你最爱吃的油馍到那就吃不上了,我给你又炸了些你带去吃,吃饱了就不想家了。”父亲默默地在一旁收拾着,可我发现他湿润的眼眸里,盛满的皆是对我的牵挂。在车站上了车,车子快速行驶在公路上,父母送我的身影也消失在路的尽头,我拿起一个炸得金黄的油馍,想起父母的叮嘱,那一刻,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远行的儿女,都熬成了父母的客。
永远记得我第一次上师范寒假回家,父母炖了羊肉萝卜,当然也少不了做我心心念念的油馍。吃着独属于父母味道的油馍,望着他们眼角新添的皱纹和渐渐老去的容颜,我那些思乡的情怀、对父母的挂念和在外地求学经历的酸甜苦辣,好像都融在了这油馍里。每次读到朱自清的《背影》,我脑海里立即浮现出两个身影,一排篱笆墙围起的红砖瓦房里父母围着灶台炸油馍的的身影,以及后来工作后父母经常扶着门框看着我们开车远去的身影……时过境迁,不知不觉长大,老屋渐行渐远,可这些身影和院落早已刻在我的心里,成为挥之不去的风景,以至现在,我每次离开老家,都会回头看看大门,想再看看心中那熟悉无比的两道身影,彷佛又看到了他们那亲切、热切、期盼的眼神。
父亲和母亲做的油馍,这是家的味道,是无法替代的幸福感,更是让我勇往直前的“加油站”。父母用实际行动让我懂得了爱,懂得了珍惜,懂得了奉献。老家的小院、老树,辛劳的父母,想到这些我就会觉得很知足、很踏实、很感恩。正是这个小院和家人,时刻提醒我要好好生活,好好工作,让我时刻都肩负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心中有一种温和而绵软的感情,在岁月长歌里波澜不惊,安然前行。
此时透过窗户,望着小城的一草一木,我恍惚中又看到了家乡的小院,想到了父母亲做的油馍,看到了他们的身影,忽然明白了父母做的油馍好吃的秘诀,那就是:要充满感情,充满爱,充满期待。
作者简介:董明华,热爱文学、喜好文字,先后在《人民政协报》《陕西日报》《陕西农村报》《秦岭文化》《三秦广播电视报》《三秦都市报》《商洛日报》《金丝峡周报》等多家报刊杂志发表文章400余篇稿件,商南县试马镇人,喜欢拿笔低吟浅唱,正如艾青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往期作品
主管:商南县文学艺术联合会
主办:商南县作家协会
主编:姚家明
副主编:杨富安
编委会:姚家明 杨富安 吕盟 任战洲
李军 李富民 黄全均 苏训博 肖丁
编辑:如荧
投稿邮箱:10462249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