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两档脱口秀节目的播出,沉寂了一段时间的脱口秀重新回归大众视野,受到观众热捧。不仅节目中的金句、段子在网上频频出现,网友们的“观后感”也层出不穷,许多年轻人直言“被脱口秀治愈了”。
从前的脱口秀可能更多的是简单的情绪宣泄或者轻飘的心灵鸡汤,而如今,脱口秀不再是浮于表面的表达,而是更加注重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挖掘,呈现真实的生活状态。这种转变让脱口秀不再只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成为大众生活态度和文化表达的一部分。
让观众在笑声中找到“情绪出口”。“生活不易,但我们总能在笑料中找到一丝喘息。”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对解压类的艺术作品需求日益增加,脱口秀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无论是工作压力还是生活烦恼,观众通过听脱口秀段子可以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找到情绪的出口。脱口秀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情感释放的空间,让人们在欢笑中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和信心。
自嘲与夸张化的表达带来心理共鸣。正如脱口秀界的一句名言所言:“每个人都能讲5分钟的脱口秀。”每个人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想要吐露的烦恼,而脱口秀给了人们表达的舞台。脱口秀演员常常通过自嘲、夸张、讽刺等方式将日常生活中的话题搬上舞台,使观众在轻松的笑声中释放压力和负面情绪。脱口秀演员们呈现出的种种生活中的“小尴尬”“小困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调侃,让观众在从中看到了自己生活的缩影,进而得到情绪上的共鸣和慰藉。
脱口秀作为语言喜剧的实质是价值观的表达。演员在创作和表演时,通过讲述自己的生活必然会体现自己的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集中展现在观众面前,可能会引发争议,但也带来了相互理解的可能。哲学家柏格森提出,笑是一种社会姿态,具有社会意义。脱口秀以幽默的形式带领观众接触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帮助观众在笑声中反思生活中的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群体展开思考和讨论,从而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当然,脱口秀作为一种迅速崛起的艺术形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问题仍待解答。比如脱口秀该如何界定自由表达的边界,如何拿捏“幽默”与“冒犯”之间的微妙平衡?再者,随着行业竞争的白热化,新兴脱口秀演员是否会在追求独特性的过程中,不慎陷入模式化的窠臼,乃至沦为博取眼球、迎合低俗的牺牲品?
但对此,也不必过度担忧。脱口秀演员只要沉下心来,让创作回到人群里,回到生活里,拿作品说话,用实力服人,那些直抵人心、直指生活的作品自然会被公众接受、喜爱,也必将在观众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图片来源:《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
规避“流量陷阱”。为了增加话题度和观众的关注度,部分脱口秀节目对网络热点、时事新闻等过度依赖,一味迎合观众的口味,忽视了节目本身的质量和社会责任。这种“流量至上”的策略虽然能暂时带来热度,却容易降低节目的品质,损害观众的信任。脱口秀节目应超越娱乐功能,肩负更多社会反思与文化表达的责任,通过提供更多的社会洞察来赢得观众的尊重。
守住表达边界。脱口秀的魅力在于其敢于针砭时弊,用幽默的方式揭露社会问题。然而,一些脱口秀演员为了追求所谓的“爆点”和“流量”,将“冒犯的艺术”演绎成了“脱轨的闹剧”。幽默不等于低俗,冒犯不等于恶意攻击。作为一种文艺表达方式,脱口秀既要给观众带来笑声,也要注意不触及道德和文明的底线。脱口秀行业应该为演员树立相应的行为准则,让他们在创作时守住“玩梗”的分寸。
洞察真实生活。脱口秀的素材来自于真实的生活。创作者应该深入生活,敏锐地把握观众的心理需求,力求以新颖的方式表达生活中的真实情感。避免过度商业化和内容同质化,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细节,从生活中找到新的笑点,使作品更具共鸣和感染力,才能确保脱口秀的长期发展。
在当下这个多元化、快节奏的市场环境中,任何文艺形式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遭遇重重阻碍与挑战。但文艺工作者只要能够坚守初心,让创作回归真实、回归生活,就一定能够赢得公众的认可与喜爱。毕竟,艺术的价值,终究要由作品本身来诠释,由时间来验证。
编审:刘京祥 门波 张超群
欢迎点击关注
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jyqxwcbj@jn.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