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畔 新城济阳

文摘   2024-11-27 17:46   山东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当吟诵起李白这句豪迈壮阔的诗句时,人们的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那奔腾不息的黄河水,而济阳,这座依偎在黄河下游北岸的城市,恰似一颗被黄河母亲深情眷顾的明珠,在岁月的长河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

济阳,地处黄河下游北岸,是济南的北大门。滔滔黄河水,奔腾不息,不仅赋予了济阳肥沃的土地,更孕育了这里独特的黄河文化。站在黄河大堤上,极目远眺,那波澜壮阔的河面,仿佛一条金色的巨龙蜿蜒而去,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黄河,是济阳的母亲河,它见证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也见证了济阳从古老走向现代的每一步足迹。

济阳古韵 遗迹流芳

走进济阳,就如同走进了一座历史的博物馆,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讲述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西周刘台遗址,这片古老的土地,犹如一部厚重的史书,静静诉说着往昔岁月的神秘与辉煌。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虽已不见昔日的繁华市井,但每一寸土壤都似乎在低语着曾经发生过的故事。沿着遗址的路径缓缓前行,脚下的土地曾见证过先民们的生活起居、劳作生息。遗址出土的精美玉器、造型各异的青铜器,都彰显着当时的生产技术和审美水平。闻韶台,作为曲堤的标志性建筑,相传这里是孔子闻韶乐之处,“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的佳话流传至今。站在闻韶台旁,仿佛能穿越时空,听到那悠扬的韶乐之声,感受到圣人对音乐的痴迷与陶醉。这些历史遗迹,不仅仅是建筑的瑰宝,更是济阳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们让后人能够触摸到历史的脉搏,领略到先人们的智慧与风采,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与积淀。

秧歌焕彩 青春传承

济阳的文化瑰宝,济阳鼓子秧歌莫属。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一首生动的民间诗歌,展现着济阳人民的精神风貌。每逢重大节日或庆典活动,秧歌队员们身着鲜艳服装,手持彩绸、花伞,伴随着激昂的鼓点,扭起欢快的秧歌。那整齐划一的动作,热情洋溢的笑容,恰似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般热闹非凡。鼓子秧歌舞步刚健有力,韵律感强烈,巧妙地将武术的刚毅、舞蹈的柔美与音乐的悠扬融为一体,编织成一首济阳人民对生活无限热爱与赞美的颂歌。每周二、周四于区文化馆举办的济阳鼓子秧歌青年夜校,正悄然书写着非遗传承的新篇章,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群体走进鼓子秧歌的世界,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学习其精湛的技巧。这些青春力量,不仅为鼓子秧歌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更是让古老的鼓子秧歌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生态画卷 诗意栖居

济阳的生态之美,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黄河古道依傍着母亲河蜿蜒伸展,大堤两侧绿树葱茏,花草繁茂,生态廊道犹如一条绿色的丝带穿梭其中。立于黄河大堤之上,目之所及,是三万顷绿荫连绵不绝,宛如一幅缓缓铺陈的绿色长卷,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于“九曲黄河万顷绿”的壮阔与细腻之中。而移步至葛店险工坝头,则是另一番景象:依河而立,临风听涛,既有“曲坝观涛”新八景的壮丽,又不失“柳岸行吟”老八景的韵味,古今交融,让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悠然漫步。在这片充满生机的生态乐园中,人们得以亲近自然,尽享其慷慨馈赠。无论是泛舟于徒骇河、土马河的碧波之上,还是骑行穿梭于澄波湖、安澜湖的湖光山色间,每一步都是对“细风吹雨弄轻阴”平原美景的深刻体验,每一处都是蓝绿交织、湖泊相映成辉的生态赞歌。

回首济阳的过去,历史的诗篇在这里谱写,文化的乐章在这里奏响;展望未来,济阳将继续依托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凭借着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迎接新的希望与机遇,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济阳这颗黄河之畔的明珠,将会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成为齐鲁大地的一颗璀璨之星。(供稿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 )


编审:刘京祥  安祥娟 王明超

欢迎点击关注



 

 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jyqxwcbj@jn.shandong.cn

济阳宣传
讲好济阳故事、传播济阳声音、擦亮济阳名片、树立济阳形象、凝聚济阳力量、展现济阳担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