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节肢动物叮咬传播的疾病(二)蚊子、蜱虫是如何传播病原的

文摘   2024-08-18 12:19   美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的数据,每年由媒介动物传播的寄生虫、细菌或病毒引起的疾病占全部传染病的17%以上,导致70多万人死亡。而这些媒介动物几乎都是节肢动物。以下是WHO列出的一些主要媒介动物(载体)及其传播的疾病和病原体列表,自文献[1]

媒介

导致的疾病

病原体类型

蚊子

伊蚊

基孔肯雅热

登革热

淋巴丝虫病

裂谷热

黄热病

寨卡

病毒

病毒

寄生虫

病毒

病毒

病毒

按蚊

淋巴丝虫病

疟疾

寄生虫

寄生虫

库蚊

日本脑炎

淋巴丝虫病

西尼罗热

病毒

寄生虫

病毒

水生螺

血吸虫病(裂体吸虫病)

寄生虫

黑蝇

盘尾丝虫病(河盲症)

寄生虫

跳蚤

鼠疫(从老鼠传染给人类)

沙蚤病

细菌

体表寄生虫

虱子

伤寒

虱传回归热

细菌

细菌

沙蝇

利什曼病

沙蝇热(白蛉热)

寄生虫

病毒

克里米亚-刚果血热

莱姆病

回归热(疏螺旋体病)

立克次体病(斑疹热和Q热)

蜱传脑炎

土拉菌病

病毒

细菌

细菌

细菌

病毒

细菌

锥蝽臭虫

恰加斯病(南美锥虫病)

寄生虫

采采蝇

昏睡病(非洲锥虫病)

寄生虫

表中所列的这些只是一些常见且流行时间比较久的疾病,对于一些新发现或最近流行的并未列出来,如在中国发现的蜱传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 SFTSV)、巴西正在流行的主要由库蠓传播的奥罗普奇病毒(Oropouche virus)和北美流行的蜱传播的波瓦桑病毒(Powassan virus)等。
从表中也可以看出,蚊子和蜱虫是传播疾病种类最多、对人类健康危害最严重的两种媒介动物。其中仅按蚊传播的疟疾,在全球估计有2.19亿例病例,每年导致40多万人死亡。而由伊蚊传播的登革热,是全球最普遍的病毒感染,有129个国家39亿多人面临感染登革热的风险,每年估计发生9600万有症状病例和4万例死亡。另外,蚊子传播的其它病毒性疾病如基孔肯雅(Chikungunya)热、寨卡(Zika)病毒热、黄热病、西尼罗热、日本脑炎等也给多个地区的人类生命与健康造成了很大威胁。全球相当于每一分钟就至少有一人死于蚊子叮咬导致的疾病。因此蚊子是对人类致病、致死最多的一种动物。
在相当比例的人口生活、居住在林地和草地附近的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中,对人危害最严重的媒介疾病则是由蜱传播的。例如在美国,仅莱姆病(Lyme disease)2022年报告给CDC的就有62551[2]。据CDC估计,美国每年实际感染和接受Lyme病治疗的人数约50万人。全球范围内,蜱传疾病则是兽医领域危害最严重的媒介疾病。与蚊传疾病类似,近年来人和动物的蜱传疾病病例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就来说说蚊子和蜱虫是如何传播这些病原的。文章较长,分为8个部分:1.蚊、蜱的生活史;2.蚊、蜱的口器结构与吸血过程;3.蚊、蜱传播病原的方式;4.蚊、蜱体内病原体的获得和维持;5.脊椎动物获得媒传病原的途径;6.蚊、蜱通过叮咬/吸血传播病原需要多长时间;7.蜱虫病原检测的结果及其意义;8.蚊、蜱传播疾病的个人防护。每个部分相对独立,可选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阅读。喜欢此文和视频的读者可通过你喜欢的方式给于支持,认为有益的请转发以使更多的人受益。由于本人对寄生虫领域的专业知识不太熟悉,加上在这不能检索到专业中文文献,因此文中错误尤其是一些寄生虫专业名词和翻译错误在所难免,敬请指正。

1.蚊、蜱的生活史

1.1蚊子的生活史

蚊子分类上属于蚊科,分两个亚科41个属大约有3500个已知物种[3]。其中按蚊属(Anopheles23种)、伊蚊属(Aedes83种)和库蚊属(Culex37种)的蚊子对人类健康危害最严重。

蚊子的生命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卵(egg)、幼虫(larva)、蛹(pupa)和成虫(adult),其不同发育阶段经历形态(外形)的完全改变称为完全变态,且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中完成。一种是水生环境,另一种是陆地环境。幼虫和蛹在各种水生栖息地中发育,这些包括临时水面(例如,盐沼中的潮池、雨水池和洪水)、永久水面(例如,池塘、溪流、沼泽和湖泊)以及各种天然和人工盛水容器(例如,树洞、果壳、软体动物壳、饮水壶和废弃轮胎等)。

生活在水中的幼虫和蛹通过通气管伸到水面呼吸,有些种类的幼虫则将通气管插入水生植物的根茎中呼吸。蚊子幼虫通过“刷子”状的口器,将水中微生物和有机颗粒吸入口中作为食物。其在幼虫阶段有四个单独的发育时期,称为龄期。当其在一个龄期长到一定大小后,必须“脱去”限制其大小的外骨骼才能进入下一个龄期继续长大。温度适宜,幼虫大约在一周内变成蛹。在蛹阶段停留一到两天,在此期间蛹不吃东西,但仍活跃,遇到危险也会象幼虫一样从水面沉到水里。在蛹阶段,蚊子从生活在水中的幼虫转变为有翅膀的成虫(变态),然后成虫破蛹而出,在水面或附近休息待外骨骼硬化、翅膀干燥后即可飞行。参见下图和以库蚊为例的视频了解其生活史。

了解蚊子幼虫和蛹在水中生活对蚊子的控制、和一些蚊传病毒的防制有重要意义。例如可以通过清除可供蚊子产卵、发育的积水或杀灭水中的幼虫和蛹来减少蚊子的数量。水中污染的一些病毒可以在这个阶段感染幼虫和蛹,所以加强病人(畜)排泌物的管理和无害化处理,防止其进入蚊子滋生的水环境,对于有些蚊传病毒病的预防有一定意义(见下述)

成年雄性蚊子和雌性蚊子均吸食植物花蜜或叶汁获取碳水化合物作为能量来源以供飞行或交配等。只有雌蚊需要吸血来促进卵的发育以产卵,但不是所有品种的雌性蚊子都吸血。不同种类的雌蚊对吸血的动物宿主有一定的偏好,使蚊子传播的相应疾病有一定的宿主特异性。另外,不同种类的蚊子活动范围各异,有的只在几米到几十米的范围内寻找宿主,有的则可飞行一公里甚至有些大西洋沿岸的盐沼蚊子则会飞行多达40公里寻找宿主[3]

雌、雄成蚊交配后产卵,重复下一个生活周期。 雌蚊成虫可以存活多天到几周,大多可以多次吸血和产卵。而雄蚊成虫通常在交配后仅存活几天。

1.2 蜱的生活史

全世界现有已认知的蜱类分3907种,即硬蜱科(Ixodidae700多种、软蜱科(Argasidae)约200种和纳蜱科 (Nuttalliellidae) 1个种[3]。在全球范围内,蜱虫在兽医领域是最重要的媒介动物,在公共卫生领域仅次于蚊子。

硬蜱(Ixodidae)在背面有一个硬化的背盾板(Scutum),在雄成虫覆盖整个背部,但在雌成虫、以及若虫和幼虫只覆盖前半部分。正因如此,雄性成虫在进食期间身体受背盾板的大小限制变化较小,吸血量有限。而在雌性蜱以及若虫和幼虫生命阶段,进食时身体的其余部分表皮可以大幅扩展,且这是通过合成新的表皮而不是简单扩展来实现的,是在较长时间的吸血期间进行的。这也是硬蜱附着吸血时间长的一个原因。

软蜱(Argasidae)没有背盾板,而是具有皮革状的折叠表皮,在进食期间可以有限地快速扩展,使软蜱能够快速膨胀,吸血通常在数分钟内、最多在12小时内完成。软蜱通常寄居在动物洞穴或附近。下表是硬蜱与软蜱的主要差异表,自文献 [4]

硬蜱与软蜱之间的差异表

硬蜱与软蜱之间有哪些差异?

特征

硬蜱

软蜱

背板
(dorsal shield)

 存在

不存在

口器
(mouth parts)

前方, 从上方可见

腹部, 从上方不可见

若虫阶段

一次

多次

成虫吸血时间

几天

30-60 分钟

雌蜱吸血次数

一次

多次

产卵事件

一次

多次

总产卵量

3,000-8,000

400-500


从外形上来看,硬蜱从背部看容易看到其明显的假头(口器)部分,而软蜱则不明显或看不到。见下图。由于硬蜱对人和动物的危害大于软蜱,因此本文重点介绍硬蜱。


雌性硬蜱()和软蜱()的外型差别。自文献[5]

蜱的发育过程包括4个生命阶段:卵(egg)、幼虫(larva)、若虫(nymph)和成虫(adult),明显的性特征如生殖孔仅在成虫阶段可见,所以幼虫和若虫分不出雌雄。蜱是严格的吸血性寄生虫,卵孵化后的每一个生命阶段均需要吸血才能发育到一下阶段或产卵。蜱的生命周期表现出半变态的发育,也就是说幼虫的整体体形与成虫相似,区别是,幼虫除了个小之外,它只有六条腿,而若虫和成虫则有8条腿。另外,硬蜱没有多个若虫龄期,但软蜱科蜱虫可能有2个或更多的若虫龄期,且每一个若虫龄期均需要吸血才能发育到下一个龄期,加上成年雌性软蜱可以多次吸血产卵,所以软蜱一生的吸血次数比硬蜱多。

在硬蜱物种中,如果幼虫、若虫和成虫的三个阶段在不同的宿主上吸血,然后脱落、蜕变或产卵,就是所谓的三宿主蜱。有的蜱,从幼虫开始附着在宿主身上一直到蜕变成成虫才离开宿主产卵,这种就称为一宿主蜱。有的幼虫到若虫阶段在一个宿主身上,成虫到另一个宿主身上吸血,这种就称为二宿主蜱。危害严重的硬蜱主要是三宿主蜱。硬蜱的每个活跃的生长阶段(幼虫、若虫和成虫)均只饱餐进食(吸血)一次,吸的血称为血餐(blood meal)。如果一次完整的吸血过程被迫中断,蜱可以再吸附以完成一顿完整的血餐。这种吸血中断后再吸附对于一些疾病的传播所需的时间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在后面会说到。

雌性硬蜱成虫只进食一次就可产下数千个卵,然后死亡(即一个生殖周期)。相比之下,大多数雌性软蜱科蜱虫进食一次产下少量卵后,还可以进行多次进食和产卵(多个生殖周期)。


上图显示了典型三宿主硬蜱的生活史(自文献[6])。可以看出幼虫、若虫和成虫(雌性)三个阶段都需要吸血、脱落、蜕变或产卵。有的品种雄性成虫需要吸血来刺激生殖细胞发育,但吸血量较少吸附时间比较短。
相对于若虫和成虫,未吸血的幼虫携带病原的概率低。如伯氏螺旋体这种一般认为不能经卵传播的病原,卵孵化的幼虫是未感染状态,当幼虫吸莱姆病自然宿主-小型啮齿类动物的血以后才被感染,且蜕变成若虫仍呈感染状态,而被感染的若虫因其个体比成虫小不易被查觉到,在传播莱姆中起着重要作用。有些可以经卵垂直传播的病原如蜱传脑炎病毒,蜱卵孵化的幼虫有的就携带该种病原,因此,不能认为被幼虫咬了就完全没有感染任何病原的风险。见下面视频了解硬蜱生活史。
与蚊子相比,蜱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它们漫长的生命周期。大多数硬蜱类蜱虫的寿命至少为1年;许多可活2年甚至3年以上。软蜱科蜱虫的生命周期通常更长,在某些情况下可长达20年。

2. 蚊、蜱是如何吸血的

2.1 蚊子的口器结构与吸血过程

蚊子有发达的穿刺/吸吮口器喙)。蚊子的喙向前突出,至少达到腹部长度的三分之二。它由上唇(labrum)、一对下颚(mandibles)、舌下骨(hypopharynx)、一对上颚(maxillae)和下唇(labium)组成。前四种结构已经进化成细长的刺,共有六根,即成对的上颚和下颚,以及上唇和舌下骨,它们共同形成一个紧密配合的束。不用时这个针束则放在下唇形成的凹槽中(唇鞘)中,如剑鞘一样。 成对的上颚末端有锋利锯齿用于切开皮肤,舌下骨和下颚的尖端则非常细。在雄蚊和非吸血的雌蚊中,下颚和上颚已经萎缩,所以它们无法刺破皮肤。一个唾液通道贯穿舌下骨的整个长度,并在探测过程中将其唾液输送到被吸血部位的组织中。所以,蚊子的口器是由上唇形成一个食物通道,用于吸血或植物的蜜露,中空的舌下骨用于输送唾液,成对的上颚和下鄂用于切开和分开皮肤,而下唇形成唇鞘,唇鞘末端有一对小的对味和温度敏感的唇瓣,在探测皮肤下血管中起重要作用(皮肤下面有血管的处温度会略高)。


蚊子的口器示意图,自文献 [3]

了解了这些结构以后,请看下面的这个视频详细了解蚊子是如何吸血的,这里不再赘述。


2.2 蜱的口器结构及吸血过程

与蚊子相比,蜱的口器构造及刺入皮肤和吸血的方式均有不同。硬蜱的口器部分就是我们看到的蜱的“头”部,它不是脊椎动物的真正意义的头,所以称其为假头或头状体(capitulum)。主要由触肢(palps)、螯肢(chelicerae)和口下板(hypostome)组成。两侧的触肢形成保护螯肢和口下板的鞘。口下板腹侧有许多倒钩结构,插入皮肤后起锚定作用,其背侧中央凹陷与螯肢一起形成血液和唾液腺经过的通道。螯肢末端有锯齿和钩状结构,用于切开皮肤和帮助锚定。

硬蜱的假头扫描电镜图。A腹面,B背面。自文献 [3]

见下面的视频了解蜱是如何用其口器钻入皮肤吸血的。


比较蜱与蚊子的吸血过程,可以发现蚊子吸血不但快速,而且精准,直接将上唇形成的吸管插入血管内吸血。而蜱的吸血有点“简单粗暴”,用口器在皮肤上钻个洞,让血液流到洞里形成一个血池,然后从血池里吸,整个过程有点象在沙滩上挖个坑取水。蜱虽然吸血慢,但就单个雌蜱吸血量相对于吸血前的体重与蚊子相比要大得多。一只吸饱血的雌蜱的体重可以达到吸血前的100-200倍。

未吸血和吸饱血的雌蜱大小比较。自文献[6]



2.3 唾液在蚊、蜱吸血中的重要作用

无论是蚊子从血管内吸血,还是蜱从血池里吸血,它们在整个过程中必须保证以下几点:一是不能让宿主感觉到,否则宿主会通过各种防御形为使其脱离甚至丧命;二是保证血液的流动畅通,否则宿主的凝血反应会很快使血液凝固导致吸血过程终止;三是要阻止宿主的免疫防御反应,这不仅使它们可以长时间在一个宿主上吸血,还可以反复吸血同一个宿主而不被排斥。而具有以上麻醉、血管扩张、抗凝和免疫拮抗等多种功能的神秘物质就是蚊或蜱的唾液。蚊子和蜱虫正是在吸血前和吸血过程中通过口器向吸血的部位注入其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来达到麻醉、抗凝血、抗宿主免疫的目的来完成吸血。有研究表明,蜱的唾液腺在吸血过程还会增大体积以适应其功能的需要。
从以上的视频中我们知道,蚊子口器向宿主注入唾液的针和吸血的针是不同的两根管,所以各不耽搁。而蜱吸血和分泌唾液的管道只有一个,就是口下板形成的凹槽。因此蜱吸血的过程是间歇式的,即吸血和注入唾液交替进行。为了获得更多的血中的营养成分,蚊和蜱在吸血过程中都会在中肠中将血液“浓缩”,留下有更多蛋白质的血细胞,而将血液中的水分过滤出来以腾出更多的空间。蚊子主要通过肛门排出这些水分,蜱除了通过肛门排出部分水分以外,有相当部分则进入血淋巴,再经唾液腺分泌通过口器的进食通道回注到宿主体内,所以,硬蜱几天到一周以上的时间附着吸血,是吸血与唾液(包括血液浓缩出来的水分)回流交替进行,直到完全吸饱为止。因此在蚊和蜱吸血过程中,唾液腺的功能十分重要。
大部分种类的硬蜱吸血过程中在口器插入皮肤后,除了口下板的倒钩状结构和螯肢的钩起锚定作用以外,为了防止脱落还从唾液中分泌一种以蛋白质为主的被称为cement(水泥)物质,这种物质会在短时间内固化,形成一个水泥栓塞(cement plug),将蜱的口器与宿主皮肤和吸血的创口一起牢固的粘在一起。就象是在地上挖个坑埋个桩时再用水泥灌注一下,水泥硬了以后将所有的物体固在一起一样。水泥栓除了帮助在皮肤中固定蜱的口器以外,还会把蜱的口器和皮肤间的缝隙都密封住,防止血液从蜱叮咬造成的血池中流出来。不同的蜱口器长度和插入皮肤的深度以及形成的cement plug的大小和形状均有不同(见下图中黄色的部分,自文献[24]),因此用机械力把蜱从吸附的皮肤上拔出来的难易程度也不同,没有cement plug的相对要容易的多。


不同种类的硬蜱侵入皮肤口器的长短和水泥栓的类型图。其中的P为螯肢,C为水泥样物质Cement
在蜱吸饱血时,其唾液中会分泌一种分解cement 成分的蛋白酶,使其口器从这个栓塞中脱离,从而实现从宿主皮肤上脱落。但多数情况下栓塞不会被分解掉,会仍留在皮肤内引起后期对皮肤的刺激。另外,如果蜱携带某些病原,这个栓塞中往往含有病原,所以蜱脱落或拔出时如果水泥栓没有一起脱落,还会有感染病原的风险,我们会在后面的个人防护中提到。
下面我们结合病原的传播方式,来了解一下包括唾液腺在内的一些蚊蜱的器官在病原传播中的作用。

3.蚊、蜱传播病原的方式

蚊、蜱等节肢动物作为媒介载体传播病原,分机械载体传播和生物学载体传播两类。

3.1 机械性载体传播

所谓的机械载体指蚊、蜱等媒介动物只作为病原体的物理载体携带,病毒体在媒介动物身上没有感染、复制或发育的过程。从能量的角度来说,病原本身在机械性媒介载体上没有消耗能量的生物学过程,仅是借助媒介载体的携带,从一个宿主转移到另一个宿主身上。

机械性载体传播的病原体一般具有较强的环境抵抗力,在媒介动物身上能够存活一定的时间,并且感染宿主所需的有效感染剂量相对较低,媒介动物携带的少量病原就能完成一次有效的感染。例如感染兔子的粘液瘤病毒(mixoma virus),当蚊子叮咬了兔子皮肤上的粘液瘤病变时,粘液瘤病毒污染蚊子的口器,而当蚊子叮咬下一只兔子时,口器上污染的病毒就被接种到被叮咬的动物体。类似地,鹿蝇叮咬感染土拉弗朗西斯菌或炭疽杆菌感染的动物后,再叮咬人,口器上污染的这些病菌就会传染到人身上。这些情况下,无论是蚊子口器上的粘液瘤病毒,还是鹿蝇口器上的土拉弗朗西斯菌或炭疽杆菌,它们在蚊子和鹿蝇身上没有感染、复制等消耗能量的生物学过程,只是机械性的搭了个便车。这些吸血昆虫的口器有点像污染的注射针头似地机械性传播了病原。机械性载体传播相对于生物学载体传播来说效率低,没有一种病原完全靠这种方式传播。而我们所说的媒介动物载体通常情况下指生物学上的媒介载体。

3.2 生物学载体传播

病原的生物学载体指病原体在这些载体身上有感染、复制或者发育等消耗能量的生物学过程。说到蚊子和蜱虫作为生物学载体传播病原,就不得不提媒介动物体内的一些器官和组织,尤其是中肠和唾液腺。

蚊、蜱储存和消化血餐的场所是它们的中肠,相当于脊椎动物的胃。由于蚊子还吸取植物的花蜜等作为碳水化合物能量来源,成蚊的消化道除了中肠以外,还包括前肠(foregut)和后肠(hindgut)。前肠包括咽泵食道和三个憩室。最大的憩室是一个高度弹性的腹部嗉囊,用以储存、消化从植物吸取的花蜜等碳水化合物。而雌性蚊子所摄取的血餐则直接进入中肠消化。另外中肠和后肠之间由多个马尔皮基管,水、盐和排泄物从血淋巴进入马尔皮基管,有助于排泄和调节水和盐平衡,但这些与病原的传播关系较小。

雌性蚊子结剖示意图,图中的stomach(胃)即为其中肠,crop是贮存植物花蜜的嗉囊

蜱是专性吸血寄生虫,其储存和消化血餐的中肠很发达。与蚊子类似,蜱的唾液腺也十分发达。除了这些消化器官以外,成年蚊、蜱的生殖系统也比较发达。所有这些器官在蚊蜱体内浸泡在开放循环的体液(称为血淋巴)中,血淋巴为组织运输营养和废物等,病原体也可以通过血淋巴在这些器官间转运。

蜱的内脏解剖示意图,红色为中肠,黄色葡萄状结构为唾液腺
蚊、蜱传播病原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其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当蚊、蜱吸血时,动物血液中的病原随着血液进入中肠,这些病原感染中肠细胞,在合适的时间和条件下穿过中肠壁进入血淋巴,随着血淋巴扩散到全身,然后感染唾液腺,这样在下一次叮咬过程中随着唾液分泌出来,注入下一个宿主体内,完成病原体经过媒介动物介导从一个宿主到另一宿主的传播。同时,当病原随着血淋巴到达全身组织时,有的感染它们的生殖腺,随着生殖细胞垂直传播给下一代。

如果把节肢动物的蚊、蜱(非脊椎动物)与人和其它脊椎动物作个比较,二者的生理与结构以及生存环境差别极大,但这些媒介病原却能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动物体内感染、复制和存活,这种进化出来的“超级”能力不得不让人惊叹。

4.蚊、蜱获得病原体的途径

蚊子和蜱虫可通过叮咬/吸血将许多病原体传染给人或其它脊椎动物,那么它们又是从那里获得这些病原的呢?它们主要通过水平和垂直传播两种方式获得病原体。
水平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在媒介动物吸食这些病原体的自然宿主的血液时,病原体随着血液从其自然宿主到媒介动物的水平传播。媒介动物传播的病原体几乎都是存在于宿主血液/体液或某个阶段存在于宿主血液中的病原。这些病原体在自然界中长期寄生在一些动物体内,与这些动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相对“相互无害”的共生关系,这些动物成为这些病原体的自然储存/扩增宿主。例如携带蜱传脑炎病毒 (TBEV) 的老鼠、田鼠(vole)等小型哺乳动物,携带莱姆病病菌伯氏疏螺旋体 (Borrelia burgdorferi) 的老鼠、松鼠,以及携带西尼罗病毒(WNV)的多种鸟类等。
二是通过与感染的媒介动物在同一个宿主身上共吸血(co-feeding)获得。这种方式不需要被吸血的动物宿主感染了病原,它可以是一个完全未被感染的或者对某种疾病具有完全免疫的宿主。当一个感染的节肢动物与未感染的节肢动物在相邻的部位共吸血时,病原体随着感染的节肢动物的唾液被注入到局部,邻近的其它未感染的吸血节肢动物可以直接获得病原,并不需要病原在宿主体内复制。被吸血的动物宿主只是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由于这种方式并不需要脊椎动物被感染形成病毒血症的时间,因此可以加快病原体在吸血节肢动物间的水平传播。

病原体在蜱之间传播的两种方式。1.通过共吸血病原由感染的蜱若虫传播到临近吸血的幼虫() 2.由感染的蜱若虫吸血过程导致宿主的系统性感染,其它幼虫再通过吸血感染()自文献[7]

这种通过共吸血传播病原的现象不仅在蜱传多种病毒和细菌中比较常见,在黑蝇(Black fly)传播水泡性口炎病毒和蚊子传播西尼罗病毒中均也已见报道[8-12]。由于在自然界中一只吸血的蜱等节肢动物会释放一些信息素吸引同伙,导致一个动物的同一部位同时有多只吸血节肢动物吸血的现象很常见。所以,这种机制对于病原在自然界中的维持和传播也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被大量蜱吸血的鹿([13])

三是通过交配获得。通过交配水平传播是有些可经卵传播的虫媒病原的独特传播方式。例如,感染西尼罗病毒的蚊卵孵化出的雄性蚊子,虽然不吸血不能通过吸血的方式将其携带的WNV传播给人或其它动物,但是,它可以通过与雌蚊交配将WNV传播给雌蚊和受精卵。

四是从环境中获得。有研究证实,蚊子繁殖的水如果被Zika病人的尿液污染,病人尿中排出的低滴度的Zika病毒也可以使水中繁殖的埃及伊蚊的幼虫和蛹感染,它们孵化出来的成蚊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说,这种从环境中水平获得的病原体,不仅可以跨节肢动物的不同发育阶段垂直传播(下述),还可以通过吸血使实验动物感染[14]
除了以上几种水平传播方式获得病原体以外,吸血节肢动物还可以通过以下两种垂直传播途径获得/维持病原。一是感染的成虫产生的生殖细胞。当蚊、蜱通过吸血获得病原体后,部分病原可穿过中肠壁通过血淋巴感染成年蚊、蜱的生殖腺,由生殖腺产生的生殖细胞携带病原体,它们形成的受精卵孵化产生的幼虫就是被病原体感染的。即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中实现了垂直传代传播。
二是跨发育阶段垂直传播。处于成虫前的不同发育阶段的蚊、蜱等节肢动物,一旦被感染,在随后的不同发育阶段之间的蜕变过程中,病原体往往不会丢失,而是呈一种持续感染状态进入下一个发育阶段,即所谓的跨发育阶段的传播。如蜱在幼虫阶段通过吸食感染莱姆病病原的小型啮齿类动物血液被感染后,从幼虫发育到若虫直到成虫阶段一直携带着莱姆病病原。

5.脊椎动物获得媒传病原的途径

脊椎动物获得媒传病原的最主要途径当然是从媒介动物获得,除此之个,有些媒介病原还可以在不需要媒介动物介入的情况下在脊椎动物之间传播。

5.1脊椎动物从媒介动物获得病原的方式

媒传病原主要通过以下6种水平传播方式实现从媒介动物到脊椎动物的传播。一是通过媒介动物叮咬时注入的唾液传播,这是蚊、蜱传播病原最主要的一种方式。即在蚊、蜱等媒介动物吸血前或过程中向吸血的部位注入含有病原的唾液腺分泌物。这种方式依赖病原体必须能够感染媒介动物的唾液腺。而对于那些留在节肢动物肠道或血腔内的病原体,则只能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传。

二是经媒介动物粪便传播。一些病原体(例如,克氏锥虫和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在节肢动物吸血期间或刚刚吸血后的粪便排出,沉积在宿主皮肤上。通过吸血的刺激导致的瘙痒,使宿主自行抓挠造成皮肤破损使病原得以进入,或污染的手揉眼睛来完成向宿主体内传播。吸血时的排便行为成为这些媒介动物传播病原的重要方式。

三是通过媒介动物呕吐(Regurgitation)。一些寄生在沙蝇和跳蚤甚至有些蜱肠道内的病原体(例如,利什曼原虫(沙蝇)和鼠疫耶尔森菌(跳蚤),在这些节肢动物尝试吸血时通过呕吐从前端排出。这种不自然的呕吐反应是由于大量病原体在节肢动物肠道内存在,以至于它们干扰了媒介动物成功吸血的能力,在媒介动物试图清除这些阻塞物时导致呕吐,从而极大地增加了其自身传播到新宿主的机会。

四是辅助逃逸和被动传播病原体。 一些细菌依赖脊椎动物宿主将令人讨厌的节肢动物媒介(例如,体虱)身体弄碎,从而将病原释放到宿主表面。这些病原有的(例如,回归热立克次体)依赖宿主的行为辅助(如抓挠、磨擦受污染的皮肤区域造成的皮肤破损)以确保成功侵入,有的能够透过完整的皮肤感染宿主。媒介动物在探查吸血位置和吸血过程中注射到皮下组织的唾液抗原引起的即时过敏反应导致的瘙痒,使导致这些宿主辅助行为的主要因素。另外通过揉眼睛等行为时也为病原提供了另一个进入点。例如接吻虫传播的恰加斯病(Chagas disease,克氏锥虫引起)的特征性早期症状“罗马尼亚眼”(Romaña's sign)就是这种寄生虫通过眼结膜进入引起的眼睑肿胀。
五是病原主动逃逸和主动传播病原体 例如大多数丝虫的传播发生在蚊子吸血过程中,但不是通过唾液注射。在这种传播类型中,L3阶段幼虫迁移到蚊子的口器,通过蛇形运动进入吸血伤口。

六是通过口腔摄入媒介动物传播。在一些情况下,脊椎动物吃下混在饲料中或食物中的受感染的节肢动物,从而将病原体传播到其储存宿主。如啮齿动物吃下感染克氏锥虫的锥蝽虫和狗吃下感染狗绦虫的跳蚤。实验表明,其他感染如鼠疟疾也可以通过这种口服途径传播。当然,前面提到的附着在节肢动物口器或其它部位的病原将这些节肢动物作为机械载体导致的传播也是脊椎动物获得病原的一种方式。

5.2 无媒介动物介入的脊椎动物间的传播

由于许多媒介动物传播的病原存在于脊椎动物血液或其它体液中,因此不少这类病原在脊椎动物感染后,在没有媒介动物参与的情况下,脊椎动物之间也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传播。

一是通过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如血液中的病原体可通过献血污染血库,通过输血传播给其它受血的个体。二是通过污染的动物产品。例如,虽然蜱传脑炎病毒(TBEV)主要通过受感染的蜱叮咬传播,但感染蜱传脑炎病毒的牛、羊产的奶中也有感染性病毒,人类也可能通过食用未经过巴氏杀菌的生奶或乳制品而感染。三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如屠宰工人经过破损皮肤或粘膜接触感染动物血液或其它体液中的病原。四是通过感染者的组织或器官移植。如在组织或器官供体被西尼罗病毒感染而未被发现的情况下,受体在接受组织或器官后被感染[15]. 五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的重直传播,如孕妇感染Zika 病毒、蜱传脑炎病毒后均可感染胎儿。六是通过媒介动物粪便等污染的食物经口腔传播。七是通过性传播,如人被感染Zika病毒的蚊子咬了后,感染了Zika病毒,Zika病毒分泌到男女的生殖道分泌物和精液中,通过性生活传播给性伙伴。

6. 蚊、蜱通过叮咬/吸血传播病原需要多长时间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如果蜱在你身上吸附的时间不超过24小时,发现移除蜱后就不会被传染什么病。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先弄清楚病原在蚊、蜱体内的存在状态。一般来说,通过吸血获得的病原体在蚊和蜱体内或处于只感染中肠或其它组织细胞的局部感染状态,或者穿透中肠壁进入血淋巴感染包括唾液腺、生殖腺和神经组织等呈系统性感染状态。对于处于系统性感染尤其是已经感染唾液腺的病原来说,其向宿主的传播则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完成。

6.1 叮咬瞬间即可完成传播的病原

对于蚊、蜱这类吸血节肢动物来说,其用口器探测、刺穿皮肤、并向吸血部位注入起麻醉、血管扩张、抗凝血和免疫拮抗等作用的唾液是其成功吸血的关键。因此,对于机械性附着在蚊、蜱口器上的病原,以及感染蚊、蜱唾液腺并分泌到唾液中的病原,在蚊、蜱的口器刺破皮肤、注入唾液的瞬间就完成了病原体的接种过程。至于被接种的宿主能不能被感染或发病,则会受到被接种的病原量和宿主的免疫状态等因素的影响。由于蚊子吸血的过程本身就比较短,因此蚊子作为生物学载体传播的病原都是已经感染其唾液腺或者移行到或附着在其口器上的病原。对于一些蜱传病毒如蜱传脑炎病毒TBEVPowassan病毒, 二者均感染蜱的唾液腺,因此只要蜱口器刺入皮肤并向局部注入唾液时也就完成病毒的接种,只是注入的病毒量和宿主的免疫状态决定着能否形成有效的感染。有报道这两种病毒均可在蜱吸附数分钟内感染宿主[16,17]

6.2 需要吸血一段时间才能完成传播的病原

受环境和宿主等因素的限制,硬蜱在两次完整的血餐之间往往间隔很长时间。有的孵化或蜕变后可能长时间找不到宿主吸血,这种饥饿状态可达数月或一年以上。而蜱本身已经进化出了应对这种长时间饥饿还能生存下去的能力。为了适应蜱体内的这种环境,蜱感染的一些病原尤其是许多细菌类或原虫病原也进化出了一种在蜱体内呈蛰伏状态的生存能力。如引起莱姆病的伯氏螺旋体,在蜱饥饿状态时多数情况寄生在蜱的中肠上皮细胞上呈一种不活跃的寄生状态。在蜱吸血时,受到进入中肠的血液温度和血液中其它化学因素的刺激被重新激活(reactivation),并开始增殖、穿过中肠壁进入血淋巴,迁移、感染唾液腺,并随着唾液被注入到宿主体内完成传播。由于这个被重新激活、改变基因表达谱到性状改变、数量增殖和迁移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这类病原的传播在蜱吸附到宿主身上开始吸血之后一段时间内才能发生。
由于病原种类及其在蜱体内的感染部位、状态和数量等的差异,这些病原的传播需要吸附几小时到几天的时间不等。一般来说,即使感染唾液腺的病原处于一种不激活的状态,这些病原重新激活感染宿主需要的时间也比在中肠中寄生的病原需要的时间短,因为这些病原没有从中肠到唾液腺的迁移过程。在实验条件下,绝大部分数据表明位于中肠的莱姆病病原从感染的蜱经一次饱血餐到啮齿类动物的传播至少需要蜱吸附24小时。由于美国这些蜱传疾病严重的地区,由细菌性和原虫病原所致的疾病占蜱传疾病的大部分(莱姆病是美国最严重的蜱传疾病),而这些病原大部分在未吸血的蜱体内处于一种在感染部位不活跃的蛰伏状态,需要吸血时重新激活才能大量复制和传播,所以才有了只要蜱吸附时间不超过24小时,就不会被感染的说法。
这种说法显然是有局限性的,它即不适用于处于系统性感染尤其是已经感染蜱唾液腺的病原(莱姆病病原在有的蜱体内也呈系统性感染状态),也不一定适合其它一些细菌,或者蜱传脑炎等病毒病,更不适合二次吸血的蜱(下述)。临床上有报道被蜱吸附<4小时或12小时而感染莱姆病的[18]。我们前面说过,硬蜱的吸血是吸血与注入唾液交替进行的,所以蜱吸附的时间越久,注入宿主的唾液量越大,被注入到宿主体内的病原体也会越多。而且吸血本身也会刺激那些已经感染唾液腺的病毒如TBEV的大量复制,所以无论是已经感染唾液腺的病毒,还是对于莱姆病病原这类需要重新激活的细菌来说,蜱吸附时间越久宿主被感染的风险越大这是肯定的。因此,及时发现、移出身上吸附的蜱是降低蜱传病原感染的有效措施。

6.3 已知的蜱传播病原所需时间不能作为判定感染风险的唯一标准

对于文献报道的蜱传播某种病原需要的时间,应当了解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而不是作为判定感染风险的重要标准。以蜱传播Powassan 病毒为例,现在所有的指南均表述Powassan virus在蜱吸附15分钟就可传播给宿主。这个数据来自于文献[17]的实验研究。该研究用一批小鼠,每个小鼠只放一只感染Powassan病毒的蜱,在蜱成功吸附后,每隔15分钟终止吸附几个然后检测它们被感染的状态,发现被蜱吸附15分钟的小鼠就有被感染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蜱吸附15分钟以下就不能感染,因为该实验的第一个检测时间点就是吸附15分钟,对吸附开始到15分钟这段时间没有检测。所以不能以此为依据判定如果自己被蜱只吸附了5分钟就一定没事。临床上已经有被蜱吸附很短时间就被感染的Powassan病例。
二是,绝大部分这类实验是在用单个感染的蜱对实验动物做的,如果同时被多个感染的蜱吸血,被感染的时间也会缩短,因为多个感染蜱同时注入病原的量也会比单个蜱注入的多,这在实验中也已经证实。况且,每个蜱体内的病原种类和数量也不一致,对于同时感染多种病原的蜱,病原之间还有的相互促进感染从而缩短传播时间。况且人和实验动物对同一种病原的易感程度往往也有差别,因此实验动物的数据只能对人做个参考。
三是要充分考虑各种原因所至吸血中断的蜱二次吸附到宿主的情况。我们说硬蜱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只需要吸一次血,是指一顿完整的血餐,即一次就吸饱的情况,文献报道的疾病传播时间结果也是从未吸血的蜱开始吸附得出的数据。而在自然状态下,并不是所有的蜱吸附到宿主身上就能摄取到一顿完整的血餐。例如有的吸附不牢的可能被宿主的梳理毛发行为移出,有的动物在蜱吸血期间死亡等导致的吸血被迫中断等。这些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吸血中断的蜱,有一部分会立即寻找新的机会继续吸饱这一顿血餐。对于原来蜱体内不活跃的病原,在第一次吸血被中断前可能已经被重新激活或已经感染其唾液腺,当这些蜱找到新的宿主再吸附时,这些病原很快就能传播到宿主体内[22]。

7.蜱虫病原检测的结果及其意义

你如果被蜱咬了并捉住了咬你的蜱虫,有的地方会提供对该蜱是否携带常见的几种病原的检测服务。如果蜱的病原检测结果均是阴性,只是说明该蜱可能不携带所检测的这些病原或者携带的病原量低于检测的阈值,你被检测的这只蜱传染被检测病原的机率很低。但不能排除被检测蜱是否携带其它的病原,更不能排除你是否被其它未被发现的蜱叮咬过。因此,不能因为蜱检阴性结果就放松了所有的警惕性,身体有不适时也要及时想到是不是蜱传疾病。
如果蜱的检测结果某种或某几种病原是阳性,也不一定你就会被这些病原感染。一是因为现在大部分这类检测是先提取蜱的总核酸,然后用PCR检测这其中是否有某种病原的核酸来判断是否携带某种病原。这种检测方法是不能定位病原位于蜱虫的那个部位,只有位于蜱虫口器和唾液腺的病原才通过吸血传播到你身上的风险比较大,位于其它部位的病原没有或风险较低。即使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在口器和唾液腺中检测到病原,也不能肯定你就会被感染发病。我们前面说过,一次有效的感染还依赖于接种病原的量和机体的免疫状态等因素。
基于以上因素,CDC指南里一般没有推荐你要把捉到的蜱送去做病原检测,但捉到蜱后有助于蜱品种的鉴定,医生会根据蜱虫的种类、吸附时间和/或检测结果综合判定你对某种病的暴露风险。对于有高感染风险并且有药物可用的细菌或寄生虫性病原,给一些预防性药物。如在美国,有的医生认为你有Lyme病高暴露风险时,会一次给两个剂量的强力霉素(doxycycline)等抗生素。除此之外,对于即无疫苗也无特异药物的大部分蚊、蜱传病毒病只能是等等看。所以无论咬你的蜱检测结果是阴性还是阳性,你在暴露后的一个多月内,都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性,一旦有不适症状,尤其是夏季出现发热、乏力、不适等感冒样症状却没有典型季节性流感等呼吸道症状时,就要怀疑是不是媒介疾病,要尽早就医并向医生说明自己的蜱、蚊等暴露史,或到这些疾病流行区的旅行史,以帮助确诊。


8.媒介疾病的个人防护

有关媒介疾病的综合控制涉及多个方面,有些往往不是我们个人能够左右的。就个人来说,加强对虫媒病的认知和提高随时都要有的防护意识,有效预防被媒介动物叮咬是防止虫媒病的重要因素。一旦暴露后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发病后及早意识到,并及时向医生提供相关的暴露史,对于帮助医生及时确诊和及早治疗也有重要意义。

提高对虫媒及虫媒疾病的认知,大众尤其是美国这边的大众可以到CDC或各州公共卫生部门的网站上方便地学习到相关知识。国内CDC网站上有一些相关内容,但与美国这边的相比,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在某些虫媒及其所致疾病的地理分布以及流行动态,并及时发布出国旅行风险预警等方面美国这边做得要好不少。不知国内的朋友能否访问香港卫生署的网站,该网站也有比较详细的相关内容。另外,美国许多公立公园或步道的入口处往往会有防蜱虫等警示牌,这些都是值得学习的地方。

预防被虫媒叮咬是防止感染虫媒病的有效手段。当前市场上各种防蚊蜱虫的产品琳琅满目。美国环境保护署网站有个搜索窗口,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例如防蚊还是防蜱,时效长还是短等)来搜索EPA注册的产品有那些[25],这里不再赘述。但想强调以下几点。

8.1要对你所在地区或所要旅行的地区的虫媒及其传播疾病有个基本认知和随时都有的防护意识

我们对待任何风险的有效防护,第一重要的是知道这种风险的存在(awareness)。无论你是生活在蚊、蜱等虫媒活跃地区,还是平常生活在都市偶尔到野外度假宿营或者到另一个地区旅行。也无论你是一个野外各种活动的爱好者,还是只在自家院子弄些花花草草,我们接触各种虫媒的机会无处不在,随时都要有的风险意识是必要的,同时要帮助家里防护意识或自我防护能力薄弱的儿童或者老人防护。如到有树丛、杂草或落叶的地区活动前,作好衣物的准备和穿戴(如将长裤脚塞进袜子或靴子内)以及衣物、裸露皮肤使用防虫剂等。活动中也要及时检查身上是否有蜱虫附着,如果有多人活动,个体之间还要相互检查背、臀部这些自己看不到的部位是否有蜱附着。活动后到家外衣裤不带进房间或卧室,洗澡并作好全身上下的检查尤其注意儿童头发覆盖的部位、发迹线、耳孔内、腋下、肚脐、腹股沟等隐蔽部位的检查,及时发现、移出身上的蜱虫或蚊、蜱可能叮咬的痕迹。

许多虫媒疾病尤其是在初期并没有特异的症状,如果在虫媒活跃的季节或有虫媒暴露史后出现不适、发热、乏力等感冒样症状,就要怀疑是否是虫媒疾病的可能,并及时与医生沟通这些可能的暴露史以便及时准确作出诊断。许多虫媒细菌和寄生虫病现在有比较有效的药物,早诊断和早治疗的效果要比拖到晚期好得多。

8.2 要充分认识到物理防护的意义

现在虽然各种防虫化学剂琳琅满目,但效果和副作用参差不齐,不能只迷信这些化学品的广告,而忽视了物理防护。一个严密的纱窗,一套长袖衣裤和帽子的防虫效果不次于裸露的皮肤上喷化学防虫剂。另外,在野外活动穿浅色衣物不仅可以降低被蚊子叮咬的机率,还因为颜色反差更容易发现个体很小在衣服上附着的蜱虫(特别是幼虫和若虫)。


从左至右,美国黑腿蜱幼虫、若虫、雄性成虫和雌性成虫吸血前与食指的相对大小。

对于蚊了类可以穿透衣服叮咬的媒介动物,穿用长效驱虫剂氯菊酯类(permethrin)处理的长衣长裤等这种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防护会更好些。如有可能,避开蚊虫活跃的时间段活动更是有效的防护措施之一。

8.3 用正确的方式移出蜱虫等媒介动物,避免不当方式输助疾病传播。

我们前面说过,虫媒病原除了可通过虫媒叮咬传播以外,还可以通过皮肤(经破损皮肤,有些甚至可穿过完整的皮肤)和粘膜感染我们。当我们发现人或动物身上有蜱虫吸附时,正确的方法是用尖镊子或专用的蜱虫移出器(见下图),贴近皮肤处抓住蜱的假头基部,向上用持续稳定的力拨出来,然后放在容器里集中用消毒剂处理。尽量避免用裸手拨或挤压或拍打正在吸血的蜱,以避免将蜱体内可能含有的病原随其唾液或吸的血液挤压进宿主体内。更要避免将其弄碎或拍碎,这样会将可能的病原污染到被叮咬处的皮肤和手上,增加经皮肤破口或粘膜侵入体内的机会。一旦有将媒介动物弄碎的情况,要用肥皂和流水充分冲洗污染的皮肤和手。并对咬伤口处和手用消毒剂消毒。

网上出售的几种蜱移出工具(图自网络)
在拨蜱的过程中要避免用猛劲或拧的动作,以防止蜱的头断在皮肤内。断在皮内的口器里也可能带有病原,还可刺激皮肤过敏反应导致宿主抓挠引发二次感染。同时大部分硬蜱在拨出来以后,要注意检测蜱头周围有没有把水泥栓(cement plug)一起带出来,如果头出来了水泥栓留在皮内,它不但也会引起皮肤刺激性反应,导致窗主抓挠引起局部细菌感染,栓内还可能有媒介病原增加感染机会。有研究报道,感染蜱传脑炎病毒(TBEV)的蜱唾液分泌形成的这个水泥栓里面,TBEV的病毒滴度比蜱体内的还高,所以有的情况下即使蜱被移出了,但这个水泥栓还留在体内,还可引起感染的发生[23]。总之,拨出蜱时要确保其口器(假头)和水泥栓两个都被移出,然后用消毒液处理伤口。

可能不少人也听说过,有人传用凡士林、指甲油或异丙醇(手消毒用的)涂抹正在吸血的蜱身体两侧或完全盖住,或者用燃烧的火柴棒吹灭明火后的余烬烫正在吸血的蜱5-10秒钟,可以使其主动退出来。其想法是硬蜱通过它们身体两侧的称为气门(spiracles,)的小开口呼吸,用凡士林或指甲油异丙醇等将这些气门封住以后,使蜱不能呼吸而主动退出皮肤。或者蜱被烫刺激后主动退出来。这些方法是否有效?有学者分别对吸附在羊身上72小时的狗蜱(Dog tick)和吸附12-15小时的孤星蜱(lone star tick)用以上方法实验,结果没有一种方法在使用后2小时或24小时内使蜱主动退出来。说明这些方法只是传说,并无效果[26]。实际上,蜱在静止状态下呼吸频率很低,每小时才1到几次,活跃时才一小时十几次,而且有研究说蜱在水下可以存活两三天。因此这种封呼吸孔的方法很难有效。而是用火柴余烬烫的方法不但可能引发蜱的呕吐反应,还容易将蜱弄碎,污染皮肤和手,因此更不可取。该实验中所有用机械力拨出的狗蜱,水泥栓都一起带出来,但孤星蜱却没有,说明孤星蜱水泥栓可能更不易带出来,如果被这种蜱咬了拨出蜱时要注意检查水泥栓是否还在皮内。

8.4 维生素B1到底有没有驱虫效果

 1943 年以来,维生素 B1(或硫胺素)一直被一些人吹捧为一种全身性驱虫剂,同时被另一部分人指责为无效的安慰剂。它到底有没有广泛驱虫的效果。最近有人对 104 个相关案例、研究报告和评论文章进行了审查,追踪了这一理念的发展,并确定了基于证据的科学共识。此前关于硫胺素系统性驱虫效果的报道主要是轶事,和/或使用主观咬伤症状作为减少咬伤的标准,并非基于严格的对照试验。而以昆虫着陆和进食为标准的对照实验没有发现任何驱虫效果的证据。在 49 篇相关评论论文、16 篇昆虫叮咬预防指南和 4 份政府文件中,20 世纪 90 年代后没有一篇声称硫胺素具有驱虫效果。所以,该文审查的结果是,硫胺素在任何剂量或给药途径下都没有驱除节肢动物的效果。当然,由于现有证据有限,目前不能排除硫胺素减轻虫叮咬主观症状的可能性[19]。不幸的是,尽管有证据表明硫胺素无效,但许多专业人员和旅行者今天仍然相信硫胺素可能有效。商业市场上继续推广被揭穿无效的驱虫剂在有地方性蚊媒疾病的地区构成了严重风险。

有趣的是,另一项在小鼠模型的研究发现,维生素A可以降低感染寨卡和登革热病毒的小鼠对蚊子的吸引力。长期以来,研究人员知道某些疾病会使宿主分泌挥发性物质而改变宿主的气味来吸引某种媒介动物。例如,感染黄瓜花叶病毒的植物会释放出一种吸引蚜虫的分子,病毒利用蚜虫作为载体感染新的植物。引起疟疾的寄生虫可以使感染者红细胞产生醛类使宿主释放更多的醛类物质改变宿主的体味“打广告”式吸引经过的蚊子叮咬,从而起到实际上扩大传播的作用[20]。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22年发表在《Cell》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寨卡和登革热病毒感染小鼠后,可以通过调节小鼠皮肤细胞对抗菌肽的表达调控,来增加感染小鼠皮肤上产生苯乙酮的细菌数量,从而产生出更多的苯乙酮吸引更多的蚊子叮咬[21]
研究人员发现,补充维生素A可以通过增加皮肤细胞中RELMα的分泌来减少产生苯乙酮的枯草芽孢杆菌,从而降低小鼠释放的苯乙酮量。团队计划在登革热流行的马来西亚测试使用维生素A来减少登革热的传播,如果有效,将是一种全新的控制蚊媒病毒病的方法。

8. 5 要注意家养动物携带的蜱以及二次吸血的蜱的危害

如果家里养宠物,即使你自己不去蜱活跃区活动,一方面你的宠物可能会把蜱等吸血动物带进你的房间甚至卧室。另一方面,它们身上吸附的蜱在梳理动物毛发过程中可能脱落,如果不注意会再爬到人或其它动物身上造成意外暴露。另外,猎人或屠宰人员在处理猎物和动物时,这些死亡动物身上自行脱落的蜱如果没有吸饱血,会再找宿主吸饱一顿完整的血餐。人可能会被这类蜱再吸血。我们前面说过,这些二次吸血的蜱体内的不活跃病原有可能在动物身上吸血时就已经被重新激活,二次再吸人血时传播病原所需要的时间会大大缩短。所以,宠物主和相关职业人员要注意防止被二次吸血的蜱叮咬
最后,希望下面这个关于蜱传脑炎病毒的传播视频,能增加大家对本文的理解和蜱传疾病的总体认识。如在此不能观看的可扫文后二维码到我的视频频道或小红书观看。

参考文献

1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vector-borne-diseases

2WWMR,2024,73(6)118-123

3Medical and Veterinary Entomology, 3rd edition, 2019

4https://extension.entm.purdue.edu/publichealth/insects/tick.html

5https://kids.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rym.2024.1282740

6Biology of ticks, 2rd edition, 2014

7Sci Rep 7, 5006 (2017)

8Science 287, 485487 (2000)

9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2, 88718874 (2005)

10Sci Rep 7, 5006 (2017)

11Ticks Tick Borne Dis 2011 Dec;2(4):179-82.

12Parasitology. 2015 Feb; 142(2): 290302.

13Parasites and Wildlife 8 (2019) 4549

14Nat Commun 10, 1324 (2019)

15N Engl J Med 2003;348:2196-2203

16Viruses 2018, 10(7), 362; https://doi.org/10.3390/v10070362,

17Am J Trop Med Hyg. 2004 Sep;71(3):268-7

18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12 Feb;72(2):188-92.

19Bull Entomol Res. 2022 Aug;112(4):431-440.

20 PNAS,2018, 115:E4209-E4218

21Cell, 2022,185(14): , 25102522

22.  Microorganisms. 2020 Jun; 8(6): 910.

23. Exp. Appl. Acarol. 1996,20,713-723. 

24. Biol. Rev. (2018), 93, pp. 1056–1076

25. https://www.epa.gov/insect-repellents/find-repellent-right-you

26. Pediatrics, 1985,75(6):997





兽眼观察
分享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