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最棘手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尿毒症透析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糖尿病肾病已成为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病的速度很快,治疗花费惊人。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由糖尿病引起的新增尿毒症患者数目将达到99万人。
每例尿毒症患者接受透析治疗每年花费约为10万元,如果这些新增的患者均接受透析治疗,未来5年内由糖尿病肾病引起的新增尿毒症患者的医疗花费为1.48万亿元[3]。
很多人以为,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中晚期时才发生的并发症,这是大错特错的观念!
2024版《ADA糖尿病诊疗标准》(简称“2024ADA指南”)明确指出,部分2型糖友,确诊时有可能已经发生糖尿病肾病。[1]
因此,糖友应该早期关注肾脏健康,以防止向糖尿病肾病发展。
遗憾的是,糖尿病肾病在早期没有任何表现,起病隐匿。因此,糖友发生糖尿病肾病的特别多,我国有20%~40%的糖友合并糖尿病肾病[2,3]。换句话说,我国10个糖友中,至少2个得了糖尿病肾病。
不少糖友直到出现泡沫尿(尿液中出现大量且持久不散的泡沫)明显、下肢浮肿、倦怠乏力、胸闷气促、恶心纳差等症状时才就医,往往是糖尿病肾病4期或5期了,肾脏的病变已经不可逆了。
糖尿病肾病诊断并不特别复杂,白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是目前糖尿病肾病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临床指标。2024ADA指南建议,对于糖尿病病程≥5年的1型糖友和所有2型糖友,应每年进行至少1次肾功能评估,可以通过检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肾小球滤过率来评估[1]。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是非常简单的检测方法,各级医疗机构甚至第三方检测机构都可以检查,一次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检测只要十几元。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检查费用各医院各不相同,但整体不超过100元。
当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 mg/g 和(或)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¹·(1.73 m²)⁻¹,且持续超过3个月,就可以确诊糖尿病肾病了[3,4]。
糖尿病肾病一旦形成,治疗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面对糖尿病肾病,我们的重点一直是预防。
建议每位糖友,从确诊时就应该进行对肾功能的评估和糖尿病肾病的早筛,每年都要进行一次糖尿病肾病的筛查。毕竟一次检查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肾小球滤过率两个指标只需要百十元,比终末期肾病的透析、换肾或其他治疗花费要节省很多。
肾脏是个“哑巴器官”,糖尿病肾病早期不会有明显症状出现,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难道我们就对糖尿病肾病束手无策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指标来间接发现糖尿病肾病的预警信号。
白蛋白尿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重要依据,3~6个月内复查尿白蛋白,3次结果中至少2次达到或超过临界值,且排除其他影响因素,方可诊断为糖尿病肾病[4]。
蛋白尿的征兆是泡沫尿,但肉眼有时无法区分尿液的异常,如果经常出现泡沫尿就要高度警惕肾脏出了问题。
糖尿病肾病还有个经常一起出现的“姐妹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友如有白蛋白尿,并同时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则强烈提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4]。
这是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均属微血管并发症,眼睛有问题,肾脏一定逃不掉。而视物模糊是比较容易察觉的,如果糖友发生视力模糊、眼底出血,那就快去检查你的肾吧!
高血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3]。为了预防糖尿病肾病和延缓疾病的进展,糖友们应做好以下几点:
1.血糖达标
多项研究显示,强化降糖治疗可显著减少白蛋白尿及降低肾功能进展风险[3]。患者在选择降糖药物时,应优先考虑具有肾脏获益证据的药物,同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心、肾功能情况,并根据肾小球滤过率调整药物剂量[5]。
2.严控血压
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病发生和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推荐糖尿病肾病(特别是伴有白蛋白尿)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 mmHg,舒张压不低于70mmHg[5]。糖友在日常生活中应定期监测血压,伴高血压患者推荐首选ACEI或ARB类降压药物治疗[5]。
3.改变生活方式
在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均起到重要作用[4],具体的生活方式指导可至肾内科详细询问,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量体裁衣”。
总之,糖尿病肾病治疗比较难且花费很高,面对糖尿病肾病,我们要尽可能做到早筛、早诊、早治。每年定期检查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肾小球滤过率两个指标,必要时进一步做肾脏活检确诊。
在发现糖尿病肾病后,及时到肾内科规范诊治,充分了解糖尿病肾病,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好血糖、血压等指标,并积极配合调节血脂、减轻体重、戒烟限酒、限盐等管理措施,延缓肾病发展。
2024-10-27
2024-10-26
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