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不是睡得香!
但你如果频繁打呼噜,并伴有呼吸暂停的情况,那就要注意了,你的血糖可能更难控制。
本文特邀审核专家:
审核专家:梅高财 主任医师
• 内分泌专业主任医师、教授
• 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鹤城院区内分泌科主任,内科学教研室主任
• 湖南省医学会内分泌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Part1
打呼噜严重的时候会呼吸暂停,让你频繁醒来,深度睡眠时间变少。
睡眠不好,就容易导致身体里的激素分泌不正常。
就像工厂按时间表生产东西一样,身体也是按规律在睡眠中分泌激素的。
打呼噜会让睡眠乱了套,生产胰岛素的 “工厂”(胰腺)也不好好工作了,而且身体对胰岛素也不那么听话了(胰岛素抵抗增加),血糖就不好控制了[1]。
呼吸暂停导致身体缺氧,身体一旦缺氧就会进入“紧张”状态,释放一些升高血糖的激素,促使血糖升高。
同时,缺氧状态下胰岛β细胞被破坏,不能好好生产胰岛素,也无法正常工作,血糖自然就更难控制[2]。
呼吸暂停会促使身体释放一些炎症因子,细胞在炎症状态下对胰岛素不敏感,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血糖也会升高[3]。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打呼噜都需要进行治疗。
比如由于睡眠姿势不当、感冒鼻塞等外因引起的短期打呼噜,会在这些外因解除后自然消失,一般对血糖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所以也不需要到医院就诊。
但如果除了打呼噜外,还同时伴有睡眠过程中反复的呼吸停止,也就是憋气的症状,说明呼吸道梗阻到了一定的程度,这样就需要引起重视。
例如,7小时的睡眠中,出现了30次以上的呼吸暂停,就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睡眠呼吸暂停还有一些典型症状,包括[4]:
★慢性打鼾、憋气
★夜间频繁觉醒和睡眠质量差
★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早晨头痛
符合上述这些情况的话,建议尽快到医院进行综合评估并积极治疗。
1. 改善睡眠姿势:侧卧睡眠可以减少仰卧时的呼吸道阻塞,从而减轻呼吸暂停的症状。建议患者在睡觉时使用特制的枕头,或调整睡姿以保持侧卧[5];
2. 抬高床头:将床头抬高10-20厘米,可以减少舌根后坠,从而减轻呼吸道阻塞[6];
3. 减肥:多项研究表明,减轻体重可以显著改善睡眠呼吸暂停的症状[7]。同时,适当减重也有助于血糖的控制,一举两得;
4. 睡前不喝酒和含咖啡因饮料:酒精、浓茶和咖啡会使肌肉比平时松弛,使咽部软组织更容易堵塞气道.,因此,睡前尽量避免饮用这些东西[8];
5. 适量运动:不仅有助于减肥,还能增强肺功能[9]。运动可以选择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结合自身情况,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对于打呼噜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医疗干预手段。
改善打呼噜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可以让你的血糖控制得更好。
你爱打呼噜吗?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您是怎么看待糖尿病与幸福感的呢?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您对「糖尿病与幸福感」的看法,就能免费领取《吃对就能控好糖》食谱课程视频。
扫码分享您的看法
参考文献:
1.萨如拉.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养生保健指南,2019(33):253.
2.王云,何燕,刘师节,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糖脂代谢紊乱的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243-247.
3.徐积兄. OSAHS患者RAGE表达以及血清AGE、sRAGE和esRAGE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和血压的关系[D]. 江西:南昌大学,2015.
4.王巍,张玉庚.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研究进展[J]. 天津医药,2009,37(3):235-238.
5.陈秀梅,陈晓军,曹梅,等. 行为干预提高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62-63.
6.Alexandra B Iannone, Mark Eric Dyken, 1125 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 in a 3-year-old Female with ROHHAD Syndrome, Sleep, Volume 41, Issue suppl_1, April 2018, Page A417;
7.Mann, Shireen et al.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in the management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ciences (2022): n. pag.
8.刘建红,雷志坚,王武,等. 饮酒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影响[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1,13(2):92-94.
9.唐文娟,汪俊虎,殷晓明,等. 综合生活方式干预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防控中的研究进展[J]. 健康体检与管理,2023,4(2):186-189.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