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回归日,也称澳门回归节,是每年的12月20日。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葡萄牙共和国两国政府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政权交接仪式。
2024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25周年纪念日。
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澳门 “一国两制”实践谱新篇
赵 静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一国两制”实践的应有之义,也是澳门得以快速发展的最大底气所在。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澳门始终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回归以来,“一国两制”方针在澳门得到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以宪法和澳门基本法为基础的宪制秩序牢固确立,澳门也因此开创出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局面:GDP从1999年到2019年保持了年均11%的增长率,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2023年GDP增长高达80.5%;1999年至2023年失业率从6.3%降至2.7%,就业人口月工作收入中位数由约5000澳门元升至约2万澳门元;2023年和2024年分别被评选为“最佳亚洲会议城市”和“最佳会议商务城市”……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让澳门摆脱了长期“一业独大”的困扰,经济发展走向了“多元”。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过程中,澳门收获了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享有自由港和单独关税区地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更是提供了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近年来澳门的综合旅游休闲业、中医药大健康、现代金融、高新技术、会展商贸及文化体育等产业都得到了重点发展。如今就像澳门大西洋银行行政总裁、葡萄牙人区伟时说的:得益于“一国两制”的优势,一些国际公司将港澳视为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桥梁;反之,一些内地公司如果想要国际化,也会首选在港澳试水。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给了澳门民生发展更多保障。澳门回归后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民生持续改善,社会稳定和谐。今年9月,澳门协和医院开业,标志着澳门回归后特区政府兴建的第一家大型公立综合医院正式投入运作;10月1日澳门大桥正式通车,这是澳门首条双向八车道跨海大桥,也是连接澳门半岛至氹仔的第四条跨海大桥……民生基建工程的持续优化,是特区政府对“把老百姓照顾好”承诺的坚守,也是澳门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效的强大保障。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给了澳门青年更大的成长发展空间。回归25年来,很多澳门青年满怀憧憬和热情奔赴祖国各地。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澳门学生陈霖谊,自豪于自己所在的研究所参与了首颗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空间科学卫星的工作;先后求学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澳门青年何文楷,期待用自己的法学专业,连接起内地和澳门的法律合作,让澳门的发展与祖国更加贴近;而随着国家大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越来越多的澳门青年在这里书写奋斗故事,在融入国家的过程中实现着个人价值。
(节选自央视新闻,2024年12月13日)
发挥独特优势 共创美好未来
(庆祝澳门回归25周年)
富子梅 江 琳 任成琦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服务国家应有之义,也是发展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发布已有5年多。岑浩辉感受很深:“湾区各方面充满活力,尤其是高科技发展,湾区非常有基础。”
他表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澳门服务国家的应有之义,也是澳门特区的发展机遇。
在岑浩辉看来,澳门发挥好特殊地位和独特优势,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应做好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发挥澳门独特优势,尤其是联系葡语系国家高端人才的优势,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二是完善和加快澳门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互联互通,把澳门的独特优势与湾区各要素相结合,共同推动发展;
三是合理优化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布局,澳门结合“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设,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统筹协调,发挥好各自优势;
四是完善人文交流、宜居宜业环境,为澳门居民融入横琴发展提供更好条件。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与澳门的未来、居民的幸福紧密相连。澳门作为祖国大家庭的一分子,自当紧跟国家步伐,发挥独特优势,贡献澳门力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岑浩辉表示,新一届特区政府要和广大澳门居民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接续奋斗,继续书写澳门特色“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崭新篇章。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12月12日)
来源:央视新闻、《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于 烨
责任校对:原 婧
终审(负责人):王 睿
分享仅为学习研究使用,如有不妥,请后台联系小编删除。
订阅方式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