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为赏析古诗歌而发愁吗?
小编为你带来了锦囊妙计
助你赏析一臂之力
噔噔噔,赏析关键抓手精彩亮相
从题目抓捕题材:标题中的“赏心亭”,故址在建康(今南京)西秦淮河边。登高怀古,感物伤怀,放情丘壑,属于“骚人赏”。宋元时期的金陵第一名胜赏心亭,坐落于十里秦淮尽头。在宋代,赏心亭迎送、宴饮、雅集功能更加凸显,通过大量文人作品的传播强化,人们更加感受到赏心亭所具有的独特文化价值。雕栏玉砌犹在,都城繁华不减,文臣大儒往来江浙,必然驻留金陵,登高游赏,访古抒怀,赏心亭乃是不二佳地;南宋时期,朝廷偏安东南,文人墨客再登建康城,借高亭流水,歌江南胜景,伤风雨山河。赏心亭中,多少文学大家在此浅吟低唱,诗酒往来,多少志士名人在此举殇叹息,慷慨放歌!
从背景联想意图:“蜀栈”,指四川的栈道,其地在今平武县境内。“秦关”,指陕西的关塞。陆游于乾道六年入蜀,先在夔州(今四川奉节),后来调到南郑(今属陕西,其地在战国时属秦国,南宋时为边防重镇)工作,后又改官成都,直到淳熙五年才被召回临安(今杭州)。此诗为诗人当年离开川东,途经南京时创作。陆游29岁考中进士,文章虽好,却因受到排挤而落第。前后九年的军旅生活,进一步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也丰富了他的诗歌内容,成为他创作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时期。晚年归老故乡,直到临终,还念念不忘恢复中原大业。
从冷暖体味悲喜:诗人开篇用一个“兴”字,写宦游远方多年才得东归的欣悦之情;接下来承接首联的“兴”字,继续抒写旅途见闻。“黄牛峡”,又名黄牛山,在湖北宜昌西边的长江北岸,其下有一个黄牛滩,此处江流纡回,暗礁密布,为西陵峡有名的险滩。“白鹭洲”,则在南京西南的长江之中。诗人携家带口离开险滩,又顺江而下,乘兴来到美丽的白鹭洲,一“黄”一“白”,色彩鲜艳温暖,一路多有秀丽景象。“半醉”二字,表达了诗人心情放松,很享受羁旅途中的悠闲时光。可是当诗人登上赏心亭后,心情忽然发生变化。回忆前尘,忧时痛泪却不由自主地涌出,情随事迁,转换无痕。第五、六两句,“黯黯江云、萧萧木叶”,彰显出诗人凄迷的心境。“黯黯”,指阴暗的样子;“萧萧”,指风吹落叶声。触景生情,以景足情,恰好作为过脉,布局很见匠心。诗人远眺、俯视,“瓜步雨、石城秋”,色调悲凉,一个描绘抗金前线,一个展现三国至六朝时期的兵争要塞。诗人忧虑国事衰微、担心百姓流离,既悲情满怀,又激发其对往事的追忆。
从细节解读形象:诗人自称“孤臣老抱”,既表达自己始终不渝的报国志向,也有仕途艰难、孤独不群的近暮之悲。读陆游这首诗,很容易使人联想起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登亭是在陆游之前,他在赏心亭上“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因此,“英雄泪”夺眶而出。陆诗的“忧时意”正是辛词的“登临意”。二人心心相印,千载以来,令人感叹不已。
从转换弄清思路:陆游的这首七律沉郁悲壮,跌宕起伏。诗人在前两联先展现自己乘兴而游,后两联却忽然笔锋陡转,抒写了对过往的怀念,更委婉地表达出对时局的极度担忧。尤其是颈联,描绘了秋日的一片黯淡萧瑟景象,更传达出诗人落寞和无奈的心境。自然景物的变换都是正常现象,诗人心怀悲忧,看见如此萧瑟和惨淡的景象,忽然就加重了忧郁的心情,也让诗人深情地回忆过往。正所谓,乘兴东游、半醉绿洲,萧萧暮秋、逝水东流!
从句尾了解主旨:陆游曾上书宋孝宗,建议朝廷将首都从临安迁到建康,有利于指挥抗金斗争。结果这一正确举措却触怒了孝宗,陆游也被贬为镇江府判官,虽然时隔很多年,他迁都的主张仍未动摇。“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结尾两句语气沉重,诗人自称孤臣,他虽然逐渐衰老,但一直忧虑时事,其爱国情怀更让世人感动。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出了对未能推动誓师北伐收复故土、以雪靖康之耻的深深不甘。
来源:2025年古诗歌专号
责任编辑:王静
责任校对:李小叶
终审(负责人):王睿
点击购买啦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语文报·高考版》
全考练系列
订阅方式
扫码进入“语文报高考版”微信小店,更多精彩任你挑选。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语文报高考版”微信公众号,更多精彩助你高考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