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翠花,我是美国人,很高兴来到小红书!

教育   2025-01-20 12:01   山西  





你好 · 小红书


2025年开年最抽象的事情发生了,中国的社交软件“小红书”APP登顶了美国应用商店下载量排行榜第一。


小红书投资人朱啸虎发笔记写道“三个汉字登顶美国app store”,网友在下方调侃道,“上海的春节又多了一栋灯火通明的办公楼。”




热点时评




小红书一夜出海:

跨文化交流迎来“狂飙”时代?


 钱羿冰 潘芷媛


要接住这“泼天的流量”,小红书需要应对跨文化交流中的一些挑战。语言障碍是首要问题,尽管小红书已推出多语言版本,但语言熟练度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仍给用户互动带来一定阻碍,部分中国用户表示阅读英文帖子费力,而美国用户在理解一些中文网络热词和文化梗时也存在困难。中美文化存在诸多不同,在交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误解或不适应的情况,这也是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此外,平台管理的难度也随着美国用户的大量涌入而增加。美国用户发布的内容题材更加多样化和全球化,如何在保证内容多样性的同时确保其合规性,平衡用户的言论自由与平台的内容规范,同样也是小红书面临的一大考验。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差异,认知的碰撞,标准的不同。小红书此次在美国的走红给跨文化交流提供了新思路。打破了传统交流中官方主导、形式单一的局限,构建起民间自发、形式多样的交流新生态。通过分享生活点滴,实现了文化的自然传播与融合。


我们欣喜地看到,小红书正朝着促进全球文化交流的方向大步迈进。但要想走得更远、更稳,就必须不断优化自身,克服现存挑战。未来,希望涌现出更多类似小红书的跨文化交流枢纽平台,让不同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为构建一个多元共生、和谐共融的全球文化环境贡献中国力量。(节选自大河网,2025年1月15日)




从“小球转动大球”到小红书带动大交流

任虎鹏


在媒体和网友们热议小红书能否接住这泼天流量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这带来的中美民间交流新契机。1971年,美国乒乓球运动员“搭错车”引发的友好互动,敲开了中美两国的大门,中美“乒乓外交”也成为世界外交史的经典一幕。“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作为中国年轻人分享生活方式的平台,小红书70%的用户是“90后”,基于兴趣形成互动的交流方式让其在中美民间交流中形成独特优势。平台需要更高效优质的跨文化交流服务,网友也需要像接待埃文·凯尔一样做好东道主。


平台应成为跨文化交流的服务者。据报道,小红书最近一周在美国下载量同比增长超200%,仅两天时间就新增70万用户,平台也连夜招聘英文内容审核员。在移动互联网全球化发展的时代,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基础设施。作为社交媒体用户的网友,既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当小红书成为中美网友交流的新渠道时,让美国网友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就成为平台首先要面对的挑战。在美国网友发布的小红书视频中,不时能看到他们借助翻译软件介绍自己,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平台的跨文化服务功能急需完善。


网友应做好东道主和代言人。“晒猫”首先成为中美网友在小红书交流的热门话题,截至1月15日晚8点,小红书“#cattax”话题浏览量超过1500万、讨论超过39万。美国网友在小红书上介绍自己的同时,也会晒出自家的猫,中国网友也纷纷晒出自家的猫回应。在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上,中美网友不断展开友好而不失风趣的交流互动,也让大家看到了中美民间交流生动活泼的一面。进入社交媒体时代,国际传播的主体日益多元化,个体成为社交媒体传播的主力军、生力军,社交媒体成为塑造国际传播新格局的新阵地。在小红书等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中国网友是平台的东道主,也是国家形象和人民形象的代言人。从“猫”开始的中美民间社交媒体对话,还在不断地拓展延伸,民间交流的基础也会随之日渐深入。


刚刚过去的2024年,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吸引来了2011.5万人次的境外游客,也让世界看到了更多元的中国。2025年开年不久,小红书平台上中美网友的热情互动,让更多美国网友对中国多了一分了解,随着交流的深入也会多一分支持。(节选自“群众新闻网”微博,2025年1月15日)




来源:大河网、“群众新闻网”微博

责任编辑:赵 敏

责任校对:王 静

终审(负责人):王 睿


分享仅为学习研究所用,如有不妥,请在后台联系小编删除。



订阅方式

扫码进入“语文报高考版”微信小店,更多精彩任你挑选。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语文报高考版”微信公众号,更多精彩内容助你高考无忧。

— END —

来源 | 《语文报·高考版》



语文报高考版
“语文报高考版”微信公众号由《语文报•高考版》开设,读者定位群体为所有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及高中语文教师。紧扣高考趋势,贴近学生实际,为学生提供系统、有针对性的专业辅导。是报纸与读者,编辑与作者、读者互动的良好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