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今年的“金融教育宣传月”,敦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响应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号召,结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特点,围绕“金融为民谱新篇 守护权益防风险”活动主题,组织开展投资者宣传教育活动,向广大投资者普及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和反诈防非常识,提醒投资者加强风险识别能力。同时,公司持续做好行业诚信建设,加强从业人员教育,引导从业人员树立诚信理念,规范营销等行为,保护好投资者合法权益。
正确认识私募基金
(1)如何识别正规的私募基金管理人?
私募基金管理人需要在基金业协会进行登记,协会将通过其网站公示管理人的基本信息。管理人管理的基金,需在募集完成后的规定时间内,在基金业协会进行备案。管理人及其管理基金投资行为的合规性将接受监管部门的行政监管及行业自律。投资者可以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https://www.amac.org.cn), “公示信息查询-私募基金管理人分类查询公示”查询管理人相关信息。
(2)如何利用公示信息辨别真假私募?
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下列信息:
①核对管理人全称、登记编号、办公地址等信息是否与实际一致,防止虚假机构冒充已登记机构行骗。②机构类型是否与您有投资意向的产品相符,机构类型一般分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私募资产配置类管理人等。③关注管理人有无注销、失联等异常状态,可通过“公示信息查询-诚信信息-已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示”进行检索,也可通过“异常机构”、“失联机构”公示栏关注注销、失联机构信息。
(3)私募基金存在哪些风险?
如您已投资私募基金,请关注私募基金的相关风险。私募基金的风险包括投资运作风险、运营管理风险、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可能存在利益输送等方面的道德风险等。投资者在投资私募基金时,您的管理人应当向您具体揭示所投基金可能涉及的风险及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当您确认并签署所投基金的风险揭示书后,您应当已经充分了解并承担投资此私募基金可能带来的风险。
如何界定是否涉及非法集资?
现实中,存在一些机构和人员以私募基金的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犯罪活动,致使大量投资者上当受骗。我国的“非法集资” 犯罪,在私募基金领域主要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两种。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 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需同时具备“四个条件”:(1) 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 的形式吸收资金;(2)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3)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4)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而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区别主要表现在犯罪的主观故意不同:集资诈骗罪是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意图永久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人只是临时占用投资人的资金,行为人承诺而且也意图还本付息。
如果您发现某家机构或某些人员,存在公开宣传推介产品、承诺保底保收益,也不要求购买产品者为合格投资者,要特别注意,您面对的很有可能就是非法集资,请及时向当地监管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