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心绣口,银针细描千秋故事;宋风雅韵,汴绣续写古韵绵长。”郑州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绣韵开封,探索非遗”实践团队于6月18日走进河南省开封市,探访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开展实地走访观察调研活动,并对话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素花老师,探寻汴绣非遗传承,品读传统文化的神韵与魅力。
千年绣艺,历史沉淀
据悉,因起源于北宋都城汴京,汴绣又称“宋绣”,以刺绣中国古画、名画见长,绣品层次丰富,古朴典雅,意境深远,文化气息浓厚,是“中国五大名绣”之一。2006年,汴绣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并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团队成员立足于宋绣艺术博物馆中,看到柔和的灯光洒在一幅幅精美的汴绣作品上,不禁纷纷感叹道:果真是“金碧相射,锦绣交辉”。展厅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千里江山图》,画中远近山水,气势开阔,渔村野市、渔船客舟和林木飞禽,笔墨工致,位置得宜;全卷青绿重设色,表现了山河秀丽。团队成员仔细观察着细腻传神的绣品,感受着绣工师傅们对美的追求和对技艺的执着。银针穿梭,绣出了壮丽的山河,绣出了悠久的历史,亦绣出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志趣。
团队成员欣赏绣品《千里江山图》。团队供图
山河锦绣,匠心传承
“我王素花活到老绣到老,我要绣一辈子花,我把事业、把汴绣真正地传承下去,代代相传,不单我会,我叫更多的女性都学会绣花,我就这样下定决心了。”王素花老师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她60多年坚守汴绣事业的初心和决心。实践团队在宋绣博物馆采访了已至耄耋之年的王素花老师,聆听她讲述汴绣的传承故事。王老师自幼酷爱汴绣,1957年踏进汴绣合作社,开启了自己的汴绣生涯,“在这60多年中,从来手不离针,针不离线。”。
团队成员与王素花老师互动交流。团队供图
1959年,受河南省委、省政府委托,她带领姐妹们绣制《清明上河图》,为祖国献礼。四个月的绣制过程中老师们克服层层困难,最终按时绣制完成《清明上河图》,并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陈列在人民大会堂。它以针代笔,以线代晕,使这幅宏伟浩繁的历史风俗画卷逼真地展现在人们眼前。退休后,王素花老师创办了开封市艺苑宋绣厂,将招生对象定位到贫困地区的女孩、残疾女孩等为汴绣培养传承人,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为人民、为社会做事。王素花老师通过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培养了许多汴绣手艺人,传承着汴绣技艺与匠人精神。
团队成员参观宋绣博物馆时,馆内的老师们正在齐心协力绣制新一副的《清明上河图》,她们描述道:“在绣制过程,会把汴绣的传统技艺与创新针法结合起来,以呈现出更加完美的效果。”此外,馆内还陈列着其他作品,如屏风、荷包不同规格的绣品,如《五牛图》、《千手观音》等多样风格的绣品。
创新发展,青年力量
通过与宋绣博物馆的绣工师傅与工作人员交流,团队成员了解到当前汴绣的传承仍面临一定的困境。最大的困难是汴绣的知名度和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当地的年轻人不知道汴绣,更不知道汴绣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且完成一件汴绣绣品需要选料、扎制、上绷子、上图等十几道工序,繁复又讲究的技艺使得“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主动来学习汴绣”,传承人的老龄化给汴绣的传承、推广和创新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最后团队成员来到了中国开封汴绣研究所、开封汴绣厂进行参观,厂内的汴绣作品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屏风等大件绣品,也有团扇等小件绣品。工作人员介绍道,“当下的汴绣正在寻求现代化出路,试图与当代社会结合,产生更好的作品,来保证汴绣的传承和发展,像中式服装、家居摆件等等。”汴绣作为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文化传承中、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汴绣是中华民族审美的表现,其可以与服装产业、家居产业等相结合。汴绣的加入既能够赋能品牌的发展,品牌也可反过来促进汴绣的传承、发展与创新,衍变出新的艺术形式。
开封汴绣厂中陈列的部分绣品。团队供图
经过本次实地参观、调研以及与非遗老师进行对话交流,实践团队队员们纷纷表示,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的发展与传承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被王素花老师等汴绣传承人的匠人精神深深感动。恒以文化,载以千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的传承面临着时代的挑战,而这一解题人正是广大青年。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生活于培养出汴绣的土壤之上,队员们深感青年力量于汴绣传承之重要,表示未来将从自身做起,更多了解和宣传汴绣文化,结合自身专业和能力推动汴绣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汴绣的传承、发展和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讯员 田粮源 王霖)
团队成员在中国开封汴绣研究所开封汴绣厂前合影留念。团队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