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心法丨脆弱的记忆:你是如何被对方暗示和诱导的?

文摘   教育   2024-04-22 20:16   上海  


嘿,你听说过"受暗示性"吗就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别人的话语影响最后记忆力出现偏差的现象。

想象一下,你是一位目击证人,正在接受警察的问话。警察问:"嫌疑人是不是拿着一把黑色的枪?"实际上嫌疑人并没有拿枪,但是警察的提问方式却在无形中暗示了枪的存在。结果,你的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嫌疑人拿枪的画面,最终你的记忆就被扭曲了。

有趣的是,不同的问题方式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记忆扭曲。一些看似更准确的问题,比如"嫌疑人拿着一把黑色的、木制握把的枪,对吗?",可能比上述更简单的问题更容易让人产生错误记忆。

具体是怎么回事呢?2012年的这篇文章或许能告诉我们答案:


A Comparison of Adult Witnesses' Suggestibility Across Various Types of Leading Questions

成人目击者对各种类型诱导性问题的受暗示性比较


📅 出版年份:2012
📖 出版期刊: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 影响因子:
2.4 (2.2)
🔖 文章作者:Sharman Stefanie J.,Powell Martine B.




🌌研究背景::

在司法实践中,证人的证词对案件的定罪至关重要。然而,大量研究表明,证人的记忆并非绝对可靠,他们常常会受到访谈者提问方式的影响而出现记忆偏差。这种现象被称为"误导效应""暗示效应"

误导效应通常通过三个阶段的实验范式来研究:
(1)让参与者观看一个事件;
(2)给参与者一些关于事件的信息,其中包含误导性细节;
(3)测试参与者对原始事件的记忆。
结果一致表明,参与者对于接受误导信息的细节,其记忆准确性显著低于对照组。

Loftus和Zanni在1975年做了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先给被试呈现一段车祸的录像。然后在提问阶段,一半被试被问到:“你有没有看到一个破碎的大灯?”Did you see a broken light?),而另一半被试被问到:“你有没有看到那个破碎的大灯?”(Did you see the broken light?)。

尽管在录像中并没有出现破碎的大灯,但是回答“看到the破碎的大灯”的比例(15%)是回答“看到a破碎的大灯”的比例(7%)的两倍还多。

这个结果说明,仅仅是“the”和“a”的细微差别,就能引导被试产生截然不同的记忆判断。“The”这个词预设了破碎大灯的存在,暗示被试顺从提问者的判断,从而诱发了更多的错误记忆。

此前研究表明,儿童更倾向于回答选项封闭式问题,因为他们有选项可以猜。但是成人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因为成人即使面对开放式问题,也能做出有效的回答。

于是,为了研究不同类型的问题的暗示性对成人的效果,Sharman等人实施了这样一个实验:



💥 研究思路::

首先,他们确定了四种问题。比如,对于一个人的敞篷车上有没有一个AJ标志:

  1. Closed question  单纯的选项式问题:“A的车上有一个AJ的标志吗?”

  2. Closed persumptive question  肯定的陈述+是否的回答“A的车上有一个AJ的标志,对吗?”

  3. Closed sepcific question  在1的基础上加上许多细节,其实就是为参与组合者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形象。比如“A的敞篷车上有一个黄色的AJ标志吗?”

  4. Open presumptive question  以开放式问题的形式预先假设某事件的发生。,比如“告诉我A的车上那个AJ标志是什么样子的”

每一种问题又都可以分为中性的和暗示性的。比如对于第一类问题来说,中性的问题是“A的车上有一个公司的标志吗?”而暗示性的问题是“A的车上有一个AJ的标志吗?

然后,他们准备了一些视频材料(其实是用了前人研究的材料)。视频的内容基本是一致的,只有在一些小细节上有修改,比如在一个视频中,A车上的标志是AJ,而另一个视频中,这个标志则是RJ(看起来很相似)

随后,他们要求来参加这个研究的参与者观看其中一段视频。

再然后,研究人员采取不同的询问方式对他们进行提问。



🎉 结果如何呢?

总的来说,多数的参与者确实被误导了。受暗示组中的参与者错认的信息比中性组中错认的信息要更多。而且在一周后的测试中,这些受暗示的参与者未受暗示的参与者更自信——尽管他们的正确率还是更低。 

同时,研究人员也要求参与者进行自由回忆(想到什么说什么)。结果是,没有受到暗示的参与者所回忆起的正确信息的数量,比受到暗示的参与者更多,在一周之后,这两组之间能回忆起的信息数量的差异还更大了。也就是说,那些受到了暗示信息影响的参与者表现出一种“误导效应”,好像有效信息就只有这么多了似的,能回忆起的其他信息更少了。

对四种问题类型的检验如何呢?

结果是,类型3“Closed sepcific question”和类型4“Open presumptive question”的误导性最强,比另外两种简单的误导都要强。而且这两种信息不但在当下的影响最大,即使是在一周的延迟后,这两种问题的误导性也是最强的。
这可能是由于这两种信息有更高水平的认知唤醒,会占用更多的认知资源,所以使得参与者在“绞尽脑汁”思考时,会自动地将研究人员提的问题中的细节融入自己的记忆,于是便有了这种错误记忆。

举个例子:不要想象北极熊站在一块冰上。
你是不是想到了这幅画面?

除了这些结论外,研究者还做了大量的比较,比如四种问题所获得的回答中,正确信息的数量也是有差异的,甚至参与者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回答“不知道”的概率也不同(换句话说,在被有些问题回答时,参与者会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是知道的,但实际上,这可能是被暗示性影响的结果;而在回答其他类型的问题时,参与者没有这种对自己知识的先验假设,所以更可能回答“我不知道”)

🎉 写在最后

(感谢好帮手Claude3-Opus)
从理论上讲,这项研究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暗示效应机制的认识。以往的研究多聚焦于儿童证人,而这项研究则首次系统考察了成人证人的暗示性。通过对比四种不同的提问方式,研究者发现,具体细节和前设假设对成人证人的误导性影响最大。这提示我们,暗示效应不仅取决于被试的认知发展水平,也依赖于信息呈现的方式。不同的问题结构会启动不同的记忆加工过程,进而影响最终的回忆表现。这项发现对我们理解人类记忆的构建和重构机制具有重要启示。

从实践上讲,这项研究对司法审讯实务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它提醒司法工作者,在讯问证人时要格外小心提问方式,尽量使用开放、中性的问题,避免提供具体细节或做出预设假设,以免无意中诱导或扭曲了证人的记忆。这对于规范审讯流程、提高口供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同时,这项研究也提高了公众对记忆错觉现象的认识。它告诉我们,人的记忆并非对客观现实的机械复制,而是会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和干扰。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对他人言语暗示的警觉性,有助于我们形成客观准确的判断。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印证了心理学基础研究对司法实践的引导作用,展现了认知心理学在法律领域的应用前景。它不仅拓展了我们对记忆的理论认识,也为规范执法、维护司法公正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点击原文即可查看论文原文~
文章的留言区已经开放,欢迎在留言区讨论!

Lucas
Psychology of Law/Large Language Model
Topic: Child Abuse/Confe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