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小今提示 ideogram生成
21世纪科技浪潮中,AI技术以独特创新性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及社会结构,带来便利与效率,也引发伦理和社会问题,如人机关系、数据隐私、就业变化、社会不平等等,挑战现有伦理体系和治理模式。在此背景下,重新审视马克思机器观对理解和应对AI时代伦理隐忧具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对机器和工具的区别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提出了“器官延长论”,强调了机器作为人类体力和智力的延伸,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在AI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马克思的这些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AI技术影响的有力工具。
东南大学博士生包晨婷、苏州科技大学温波教授和太湖学院丘亮辉研究员的论文旨在探讨AI应用中出现的伦理隐忧,并从马克思的机器观出发,探索有效的治理进路。通过这一视角,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AI技术的社会影响,以及如何在保持技术进步的同时,确保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论文信息
包晨婷,温波,丘亮辉. 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隐忧及治理进路——从马克思机器观出发[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4,40(09):70-76. DOI:10.19484/j.cnki.1000-8934.2024.09.009.
研究尝试将马克思的机器观与现代AI技术相结合,构建一个新的伦理分析框架。这种跨学科的尝试在学术界尚属罕见,它不仅丰富了马克思理论的现代应用,也为AI伦理问题提供了新的解读角度。通过这一框架,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AI技术的社会影响,以及如何在技术发展与社会伦理之间找到平衡。
视角独特性
研究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AI治理中的核心地位,这一视角超越了传统的国家和文化界限,强调全球合作与共享。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具有跨国界的特性,因此,这一视角对于构建全球性的AI伦理治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跨学科研究
研究方法体现了跨学科的特点,不仅涉及社会科学的理论框架,如传播学、社会学、哲学、教育学等,还涉及自然科学与技术,如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使得研究能够从多个角度综合分析AI的伦理问题,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见解。
现实关联性
研究紧密联系当前AI技术发展的实际,分析了AI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所带来的伦理挑战,如自动驾驶、智能家居、医疗诊断等。这种现实关联性使得研究的分析和讨论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为政策制定者和技术开发者提供了实际的指导和参考。
论文的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
历史文献分析:深入研究马克思关于机器的经典论述,包括《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相关内容,以及他在其他著作中对机器和工具的区分和分析。
现代文献整合:搜集和分析当前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其伦理争议的文献,包括学术论文、行业报告、政策文件等,以获得对AI伦理问题的最新理解和研究进展。
辩证分析
结构与功能比较:通过比较AI与传统机器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分析AI如何超越传统机器,同时探讨它们在本质上的统一性。
伦理问题辨析:运用辩证法深入探讨AI应用引发的伦理问题,如人机关系、家庭结构变化、社会关系紧张等,并分析这些问题在资本主义逻辑下的新特征。
跨学科研究
理论框架融合:结合社会科学中关于技术影响的理论框架和自然科学中关于AI技术的具体分析,构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框架。
技术与社会互动:分析AI技术如何与社会结构和人类行为互动,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影响伦理问题的形成和发展。
论文的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理论准备
在这一阶段,作者深入研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他相关著作,提炼出马克思关于机器和人工智能的核心观点。同时,作者还查阅了大量关于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研究文献,了解了当前学界和公众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争议焦点。
第二阶段:问题提出
在理论准备的基础上,作者结合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论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何从马克思机器观出发,理解和应对人工智能应用中的伦理隐忧?这一问题涉及到对人工智能本质的重新认识、对其应用中伦理问题的深入分析以及相应的治理策略的探讨。
第三阶段:分析与论证
在这一阶段,作者运用马克思的机器观对人工智能的本质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了其与传统机器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接着,作者详细分析了人工智能应用中引发的人与机器、人与家庭、人与社会关系的紧张等伦理问题,并探讨了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最后,作者结合马克思的思想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
第四阶段:总结与展望
在研究的最后阶段,作者对全文进行了总结,重申了从马克思机器观出发理解和应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作者还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和方向。
论文的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该研究从马克思机器观出发,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隐忧及其治理进路。研究发现,尽管人工智能在结构和功能上超越了传统机器,但其本质仍与机器内在统一,未突破马克思的机器概念范畴。人工智能应用引发的人与机器对立、家庭裂解、社会关系紧张等伦理问题较机器时代更为突出,并呈现出新的特征。
马克思对机器的辩证检视为当前人工智能的治理提供了启示。研究指出,要认清人工智能的本质,明确其作为人类创造的工具的地位,避免将其神化或妖魔化;要关注技术的应用方式,确保人工智能技术不被滥用以剥削工人或侵犯人权;要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消除资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私人占有,确保技术为更多人所用。
基于此,研究提出了基于“人民逻辑”的人工智能治理进路,具体包括:凝聚共识,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推动共建,构建“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实现共享,发展人工智能推动人类解放的向度。这三条进路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应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综合策略。
未来展望
尽管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启示,但仍存在不足之处。未来研究可以在理论层面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机器观与人工智能关系的探讨;在实证层面,采用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收集更多数据和信息;在治理层面,加强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的合作,共同探索和实践人工智能治理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结语
本文通过对博士生包晨婷、温波教授和丘亮辉研究员的论文《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隐忧及治理进路——从马克思机器观出发》的深入解读,我们不仅重新审视了马克思机器观在当代AI伦理问题中的适用性和重要性,而且探讨了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和可持续的AI技术应用环境。
尽管论文提供了对AI伦理问题的理论分析和治理建议,但这只是漫长探索过程中的一个起点。未来的研究需要在更广泛的文化、社会和政治背景下,进一步深化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应对策略。我们呼吁学术界、产业界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努力,以确保AI技术的发展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同时尊重和保护个体的权利和尊严。
图文收集自网络,非本号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前沿论文解读,请每日关注AI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