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今文提示 ideogram生成
该研究采用了系统综述法(Systematic Review),这是一种问题导向型的研究方法,通过系统全面地搜集和分析研究成果,能够得出更为全面和客观的结论。相较于传统的文献综述,系统综述法更具科学性和严谨性。
研究内容的全面性
该研究不仅梳理了AI素养的概念和内涵,还详细分析了不同适用对象的AI素养框架及其应用,以及面向不同群体的AI素养教育方法和内容。这种全方位的研究视角,使得研究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AI素养研究的完整图景。
研究结论的前瞻性
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该研究提出了未来AI素养研究的方向和建议,如推进基础理论研究、深化框架应用研究、加强多主体参与的本土化教育研究等。这些建议对于指导未来的AI素养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该研究围绕“人工智能素养”的概念、框架及应用、教育三个方面,提出了三个研究问题:人工智能素养的概念是什么?人工智能素养的框架及应用有哪些?人工智能素养教育方法与内容有哪些?
编制文献检索策略与设置文献筛选标准
研究者选取了多个中外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以“AI literac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iteracy” “education”等为主要检索词,进行多字段逻辑组配检索。同时,制定了严格的文献筛选标准,以确保纳入的文献质量和相关性。
文献检索、评估与筛选
通过检索和迭代查找法,研究者初步获得了大量文献,并按照设定的标准进行了逐级筛选,最终纳入分析的文献共128篇。
信息抽取与分析
对纳入的文献进行信息抽取和逻辑关联分析,归纳总结了AI素养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素养概念与内涵
该研究首先探讨了人工智能素养的概念和内涵。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研究者发现学者们对AI素养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共识。有的学者认为AI素养是数字素养等其他信息技术素养的延伸和扩展;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AI素养具有其独特的内涵和价值。综合来看,AI素养可以理解为个体适应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发展,与人工智能协同合作时所需要具备的人工智能技术知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技能和伦理等综合素质。
人工智能素养框架及应用
在明确了AI素养的概念后,该研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适用对象的AI素养框架及其应用。根据应用主体的不同,AI素养框架可分为K12学生、非AI相关专业背景的大学生、非专家型职工和社会公众等几类。每个框架都包含了AI知识、AI使用和AI伦理等基本维度,并根据应用对象的特点进行了细化和扩展。例如,针对K12学生,框架中加入了AI经历、AI理解等维度;而针对非专家型职工,则强调了AI技术知识和人机协作知识的重要性。
在框架应用方面,研究指出目前AI素养框架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用于测评AI素养水平,帮助了解特定群体的AI素养现状;二是用于评估AI素养教育方案的质量,以指导教育实践的改进和优化。
人工智能素养教育
最后,该研究探讨了面向不同群体的AI素养教育方法和内容。针对K12学生,教育方法主要包括利用AI工具进行实践操作、通过讲座和案例研究等方式传授AI知识等;而针对大学生,则更多地采用翻转课堂等互动性强的教学模式。此外,研究还提到了教师在AI素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国内外在AI素养教育方面的一些成功案例和经验。
研究结论
AI素养框架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已有多种适用于不同应用主体的AI素养框架被提出,但仍存在结构差异和内容重叠等问题。
AI素养教育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外在AI素养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在K12和大学生群体上。
AI素养框架应用场景有限:现有的AI素养框架主要应用于测评和教育方案评估两个场景,未来应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
未来展望
深化AI素养框架研究:加强普适性和专业化AI素养框架的研制工作,丰富框架的应用研究场景和内容。
加强多主体参与的本土化AI素养教育研究:鼓励图书馆、政府、社会等多元主体参与AI素养教育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和文化背景开展本土化研究。
结语
施雨和茆意宏教授的研究,作为一篇系统综述类研究论文,为我们全面了解人工智能素养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深入分析和探讨AI素养的概念、框架及应用、教育等方面内容,本文不仅揭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也为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信在未来的研究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人工智能素养的研究将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图文收集自网络,非本号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前沿论文解读,请每日关注AI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