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解读 | 人机传播的失灵与修复:家庭成员“共同媒介参与”的视频分析研究

文摘   科技   2024-11-25 08:00   湖南  

图源:今文提示 ideogram生成



言:家庭成员与智能音箱互动中的沟通障碍与解决策略
在数字化时代,人机传播(Human-Machine Communication, HMC)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音箱等人工智能设备逐渐成为家庭中的新成员,它们不仅改变了信息获取和娱乐的方式,也重塑了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模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究家庭成员与智能音箱互动过程中的沟通障碍及其解决策略,对于理解人机交互的深层机制、优化人工智能产品设计以及促进人机和谐共处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博士生罗龙翔、清华大学博士生王兵和北京大学王秀丽副教授的研究聚焦于家庭成员在智能音箱“共同媒介参与”过程中的“失灵”现象及其“修复”措施,旨在揭示人机互动的微妙动态,并探讨如何通过改善这些互动来提升用户体验。

论文信
罗龙翔,王兵,王秀丽. 人机传播的失灵与修复:家庭成员“共同媒介参与”的视频分析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24,46(08):27-49. DOI:10.13495/j.cnki.cjjc.2024.08.005.

论文的新颖性
理论视角的创新

该研究的创新之处首先体现在理论视角的选择上。传统的人机传播研究多集中于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等理论框架,关注用户对技术的接受和使用意愿。然而,这些理论框架往往忽略了人机互动过程中的动态性和复杂性。研究者借鉴了人际传播理论,特别是过程视角下的人际传播研究,将人机传播视为一个创造、分享意义和关系的象征性过程。这一视角不仅关注信息的传递,还关注意义与关系的发生及发展,从而为理解人机传播中的失灵与修复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研究方法的创新

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采用了录像分析法和主题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录像分析法能够详细记录和分析家庭成员与智能音箱互动的具体过程,捕捉到非言语行为和情感反应等细节。而主题分析法则能够对大量的视频数据进行系统化的质性分析,识别出反复出现的意义模式。这两种方法的结合,使得研究能够深入挖掘人机互动过程中的微观动态,揭示出传统定量研究难以捕捉的现象。

研究内容的创新

该研究的内容也具有显著的创新性。以往的人机传播研究多集中于个体用户与机器的一对一互动,而忽略了家庭场景中多主体共同使用智能音箱的行为。研究者聚焦于家庭成员在智能音箱使用过程中的共同媒介参与行为,探讨了儿童、父母和智能音箱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修复策略。这一研究内容不仅丰富了人机传播研究的实证基础,也为家庭媒介研究和儿童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


论文的研究方法
资料搜集与基础编码

研究的第一步是资料的搜集。研究者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抖音和西瓜视频,搜集了大量用户生成的视频内容。这些视频记录了家庭成员,特别是儿童与智能音箱的互动,为研究提供了原始且未经加工的数据。在基础编码阶段,研究者对这些视频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和标记,以便后续的深入分析。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对视频内容的描述性编码,还包括对儿童年龄等关键信息的记录,为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背景信息。

录像分析法

录像分析法是本研究的核心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允许研究者观察和记录家庭成员与智能音箱互动的序列和细节。研究者借鉴了常人方法论和会话分析的理论,将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视为可观察和分析的对象。通过这种方法,研究者能够捕捉到人机传播失灵的具体时刻,以及随后的修复尝试。这种互动视角为传播学研究者提供了一种无介入的研究方式,使得研究能够在不干扰自然行为的情况下进行。

主题分析法

为了进一步深入分析视频内容,研究者采用了主题分析法。这种方法使研究者能够识别、组织、描述和报告数据集中反复出现的意义模式。研究者通过人工转录视频内容,将关键信息转化为文字资料,然后通过初步编码、寻找主题、回顾主题等步骤,最终定义并命名主题。这一过程不仅要求研究者对数据进行细致的审查,还要求他们对数据进行概括性的分析,以揭示隐藏在具体互动背后的更深层次的意义模式。


论文的研究过程

问题提出

通过讨论人机传播研究的现状和局限性,强调了深入研究人机传播过程中的细节和挑战的必要性,确立了整篇论文的研究目的和重要性。然后,从人际传播及其与HMC研究的联系、传播过程中的失灵现象及其修复、共同媒介参与及家庭智能音箱使用三个方面展开文献回顾,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明确了研究的必要性,并为研究的实施和结果的解释提供了指导。

数据收集与分析

在数据收集阶段,研究者通过抖音和西瓜视频平台,使用关键词检索收集了大量家庭成员与智能音箱互动的视频样本,涵盖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使用情况。经过筛选,去除了无关和低质量的视频,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录像分析阶段,研究者采用会话分析和常人方法论的视角,对视频中的互动序列进行了详细观察和记录。使用转写软件,将视频中的对话和非语言要素(如肢体语言、动作、环境等)进行了详细转写,捕捉到了互动细节,为后续的主题分析提供了丰富素材。

在主题分析阶段,研究者依据初步编码结果,对视频内容进行了进一步归纳和整理。通过比较和验证样本中的意义模式,识别出导致人机传播失灵的主要原因,以及智能音箱、儿童和父母在修复过程中采取的策略。这一过程加深了对研究问题的理解,为讨论和结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研究结果

人机传播“失灵”的原因研究者通过视频分析发现,智能音箱的技术限制(如识别灵敏性、互动稳定性、语料多元性和内容丰富性)是导致失灵的主要因素。此外,儿童的语言能力和智识发展水平也是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无法说出完整句子、发音问题和语速不当等。

人机传播的“修复”方式在识别失灵原因后,研究者分析了智能音箱、儿童和家长的修复措施。智能音箱的修复措施分为负面型和正面型,儿童则通过语音和语义修复及非口头语言措施来应对。父母在修复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包括鼓励引导、提供建议、行为示范和直接修复等。

传播过程中人与机器的相互适应:该研究结果挑战了机器始终适应人的假设。发现用户,尤其是儿童,不仅在学习机器的逻辑,还在身体行为上适应技术。这一发现对理解人机共生社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讨论与分析

技术与设计改进:通过讨论智能音箱产品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儿童语言技能和智识发展水平,提出通过技术进步(如安装摄像头和表情、动作识别系统)来克服人机传播失灵现象的建议。

理论应用与扩展:通过分析人际传播理论在人机传播研究中的适用性,特别是“发展的”路径如何反映人机互动的动态性和关系发展。强调了人机互动中语言符号交互的连续性和修复努力的重要性。

哲学与社会影响:通过探讨人机关系、情感以及人机文明的哲学意义,包括人类对无障碍互动的追求和机器“千人一面”式反馈对关系发展的限制。讨论了人机关系如何影响人的主体性,以及人际关系与人际传播过程中的社会如何向人机关系和人机传播中的赛博格化社会转变。


论文的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结果揭示了智能音箱在技术层面的局限性,如识别灵敏性不足、互动稳定性差、语料库单一和内容功能不丰富,这些是导致人机互动失灵的主要原因。儿童的语言能力和智识发展水平不足也是重要因素。在修复策略方面,智能音箱采取了负面型和正面型措施,儿童和家长则通过语音、语义和非口头语言等方式进行互动修复。这些发现强调了在设计智能音箱时需要更多考虑用户的实际体验和儿童的特殊需求。

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研究不仅为智能音箱的产品设计和技术改进提供了指导,还为人际传播理论在人机传播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将人际传播理论应用于人机互动分析,研究扩展了理论的应用范围,并为理解人机关系提供了新的工具。研究还揭示了用户在人机互动中的适应性行为,这对理解人机共生社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研究方向

尽管本研究提供了对人机传播失灵与修复现象的深入理解,但仍有许多领域值得未来研究进一步探讨。例如,研究可以扩展到其他家庭成员,如配偶、老人等,以获得更全面的视角。此外,研究可以关注人机传播在不同阶段的体验,如技术接受、共处、中辍和放弃等,以更全面地理解人机关系的动态变化。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构建一个关于人机交流、人机关系和人机共存的社会知识库,为人类在智能技术时代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社会知识库的构建

最后,本研究强调了构建关于人机交流、人机关系和人机共存的社会知识库的重要性。这一知识库的构建将有助于人们克制认识论上的无理由乐观或盲目悲观,将思考的重点转向哪些关于机器与技术的经验值得被继承,又有哪些迷思应该被遗忘。通过这样的知识库,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人机互动的复杂性,为实现人机和谐共处提供坚实的基础。


结语

北京大学罗龙翔等撰写的论文通过对家庭成员与智能音箱互动的录像分析和主题分析,揭示了人机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失灵现象及其修复措施。研究发现,智能音箱在识别灵敏性、互动稳定性、语料多元性及内容与功能丰富性上的缺陷,以及儿童语言机能水平和智识发展水平较低是造成人机互动失灵的主要原因。

在修复过程中,智能音箱会采用负面型和正面型两类措施,儿童会采取语音和语义修复及非口头语言措施,父母会辅助性地采取鼓励引导、提供建议、行为示范和直接修复等措施。研究者认为“过程”是人际传播与人机传播的重要结合点,且“发展的”取向的人际传播理论更适用于人机传播语境。

这篇论文通过实证研究,深入探讨了人机传播中的失灵与修复现象,提出了微观技术策略和理论视角,对人机关系、人机文明和技术政治等相关话题进行了讨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图文收集自网络,非本号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前沿论文解读,请每日关注AI今说~

AI今说
每天发布AI相关资讯,让您了解AI世界的最新发展。同时,周一至周五关注AI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论文解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