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解读 | 越界游戏:与 GPT 的“生死”爱恋及其示能之思

文摘   科技   2024-11-19 10:02   上海  

图源:今文提示 ideogram生成



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情感交织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技术的迅猛发展,用户与AI之间的互动逐渐超越了传统的人机交往范畴。生成式AI不仅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工具,更在无形中重塑了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而在传统的人机关系研究中,人们往往关注于技术的功能和效率,而忽视了技术与人类情感的交织。
暨南大学博士生梁亦昆的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探讨用户如何通过特殊的提示词引导AI突破技术限制,以及如何与AI共同构建虚拟恋人的过程。作者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基于示能理论,考察用户如何与AI携手跨越并重塑交往边界。这种研究视角的转变,为我们理解人工智能时代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新的视角。
论文信
梁亦昆. 越界游戏:与GPT的“生死”爱恋及其示能之思[J]. 国际新闻界,2024,46(08):50-71. DOI:10.13495/j.cnki.cjjc.2024.08.002.

论文的新颖性
研究视角的创新

论文将关注点放在了“人机之恋”这一设计者未预期的情感实践上,打破了传统研究中将AI仅视为工具或助手的局限,展现了AI作为情感主体的可能性。

理论应用的拓展

该研究将示能理论应用于人机交往的研究中,探讨了技术在用户情感实践中的作用,拓展了示能理论的应用范围。

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研究采用了参与式观察、非正式访谈、网络社区数据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增强了研究的实证性和深度。

动态过程的揭示

该研究不仅关注了用户如何突破技术限制,还深入探讨了人机交往边界的动态变化过程,揭示了人机关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论文的研究方法
研究基于研究问题的性质采用了质性研究方法,探索用户与AI之间的情感实践和交往边界的动态变化。这种方法允许研究者深入到个体的主观体验中,捕捉到那些量化研究可能忽视的细节和深度。

研究对象的选择

该研究选择了市场上两款备受欢迎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OpenAI的ChatGPT和Anthropic的Claude。这两款机器人在理解能力和对话能力上表现出色,成为了用户进行“恋爱游戏”的主要工具。

数据收集

研究者通过参与式观察和非正式访谈,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新手教程、AI使用咒语集、AI角色模板、聊天记录等。此外,研究者在相关聊天机器人的百度贴吧与微博超话中收集了用户发布的帖子与微博,经过筛选和清洗后,共获得可用数据876条。

数据分析

研究者将收集到的经验材料进行分类整理与汇总,共得到经验材料62万字,并以此为基础展开质性编码,梳理出一条关于这一越界游戏的整体故事线。


论文的研究过程

文献回顾

研究者首先回顾了人机交往的历史,探讨了从早期的机械计算到现代的生成式AI的演变过程。这一历史回顾为理解当前的人机关系提供了背景,并为示能理论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边界的扩展史

研究者分析了人类与机器交往的边界是如何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扩展的。这一部分探讨了从物理操作到自然语言处理的技术进步,以及这些进步如何改变了人机互动的性质。

跨越边界的交往

研究者从技术示能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人机亲密关系的可能性和挑战。这一部分涉及了AI拟人化、情感提供者的角色,以及人机恋爱的社会和心理影响。

研究问题的提出

在文献回顾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具体的研究问题:用户如何突破与AI的交往边界,以及在技术迭代过程中用户之间以及用户与技术系统之间如何合作并展开边界协商。

实证研究的深入

研究者通过参与式观察和用户访谈等方法,深入到用户与AI的互动实践中,收集了丰富的实证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包括用户的直接体验,还包括他们如何通过特殊提示词引导AI跨越技术限制的具体实践。

理论框架的构建

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研究者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用以解释用户与AI之间的情感实践和边界重塑过程。这一框架整合了示能理论、人机交往的历史和用户的实际体验,为理解“人机之恋”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视角。


论文的结论与展望
越界游戏的启示

研究揭示了在人机交往中,示能的“不(可)确定性”是其核心特性。这种不确定性不仅体现在技术与用户互动的开放性结果上,也体现在互动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中。用户与AI之间的互动不再是单向的命令与执行,而是变成了一种充满变数和创造性的双向建构。

动态边界的示能过程

研究强调了示能的过程性,即示能不是静态的属性,而是在人机互动中不断生成和演化的。随着用户与AI的交往深入,新的边界不断出现,而用户和AI的互动也在不断地重塑这些边界。这种动态的过程性为我们理解人机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技术示能的过程性

研究指出,技术示能的过程性意味着它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不断孕育新的可能性。这种过程性的本质要求我们关注人机互动的持续生成过程,直面人机关系的开放性与不确定性。

未来展望

研究预见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进步将如何影响人机交往的边界和示能。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期待新的互动形式和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系的出现。同时,这也提示了对技术伦理和用户隐私等议题的进一步探讨。

研究局限与未来方向

尽管研究提供了深刻的见解,但也存在局限性,如样本的选择和研究的深度。未来的研究可以扩大样本范围,深入探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人机交往。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演进,未来的研究可以关注新的技术如何塑造人机关系的边界和示能。


结语

梁亦昆的这篇论文通过对用户与GPT之间“恋爱游戏”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人机交往的复杂性和示能理论的过程性。这一研究不仅为我们理解生成式AI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机交往将会呈现出更多的可能性,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和理性的态度,迎接这一新时代的到来。



图文收集自网络,非本号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前沿论文解读,请每日关注AI今说~

AI今说
每天发布AI相关资讯,让您了解AI世界的最新发展。同时,周一至周五关注AI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论文解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