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CES:以碳热冲击制 Co@N/C 核壳催化剂,增强硼氢燃料电池性能

文摘   2024-12-01 16:10   山西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秦海英教授团队在《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发表论文,题为“Metal-organic framework derived Co@N/C提升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的氧还原反应”。研究通过碳热冲击(CTS)热解ZIF-67,合成了氮掺杂碳包覆的金属钴纳米粒子(Co@N/C-Joule)催化剂。该催化剂在碱性电解液中表现出优异的氧还原反应(ORR)活性和稳定性,半波电位达0.84V(RHE),30,000次循环后仅负移4mV。使用此催化剂的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DBFC)在60°C下达到389 mW cm⁻²的最大功率密度。CTS方法使催化剂具有超薄氮掺杂石墨层,增加活性位点密度,提升ORR性能。此研究为非贵金属催化剂设计和DBFC性能提升提供了新思路与材料基础。



研究亮点

核壳结构催化剂的制备:

我们利用碳热冲击(CTS)技术热解ZIF-67,成功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氮掺杂碳包覆金属钴纳米粒子(命名为Co@N/C-Joule)催化剂。

卓越的氧还原反应(ORR)性能:

Co@N/C-Joule催化剂在碱性电解液中表现出色,其ORR催化活性极高,半波电位高达0.84 V(相对于可逆氢电极RHE)

长期稳定性出色:

经过30,000次循环伏安测试,Co@N/C-Joule催化剂仅表现出4 mV的负移,证明了其卓越的长期稳定性。

高功率密度的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

采用Co@N/C-Joule作为阴极的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DBFC)在60°C下实现了389 mW cm⁻²的最大功率密度

CTS方法优势显著:

CTS技术的快速加热和冷却速率使得Co@N/C纳米催化剂的碳壳更加超薄,且氮掺杂石墨层紧密包覆在Co颗粒上,从而增加了活性位点密度,提高了ORR性能。

与传统热解方法的对比:

与常规炉热解法(制备的催化剂命名为Co@N/C-Tube)相比,Co@N/C-Joule具有更短的热解时间、更薄的碳壳厚度以及更优的电化学性能。



图文解析


图1展示了ZIF-67热解合成三种纳米催化剂(Co@N/C-Joule、Co@N/C-Tube和CoO/N/C-Joule)的制备流程。首先,将碳粉(BP2000)和ZIF-67与乙醇混合,超声分散并搅拌后,加入Nafion溶液制成浆料,涂覆于碳布上并固定于碳热冲击装置。该装置利用电解电容器快速放电,在760°C氩气中毫秒级烧结得到Co@N/C-Joule。CoO/N/C-Joule则在空气中进行CTS热解。此外,还展示了管式炉中10°C/min升温至760°C保持1小时制备Co@N/C-Tube的过程。图1直观呈现了制备工艺,其细微差别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有重要影响。

图2展示了三种催化剂(Co@N/C-Joule、Co@N/C-Tube、CoO/N/C-Joule)的XRD图谱、氮气吸附数据及孔径分布。XRD显示,氩气中制备的Co@N/C-Joule和Co@N/C-Tube现金属钴衍射峰,空气中制备的CoO/N/C-Joule则现CoO衍射峰,表明相组成差异。氮气吸附数据揭示孔隙结构,Co@N/C-Joule中孔面积大,利于质量传输。XPS分析显示,Co@N/C-Joule中吡啶氮、Co-N、石墨氮含量高,为ORR活性位点。

图3展示了三种催化剂(Co@N/C-Joule、CoO/N/C-Joule、Co@N/C-Tube)的TEM、HRTEM、HAADF-STEM图像及EDX元素分布。图像显示,氩气中制备的Co@N/C-Joule和Co@N/C-Tube由石墨碳壳包裹的Co纳米粒子构成,而空气中制备的CoO/N/C-Joule含无碳壳的小CoO纳米粒子。这些结构特征对理解催化剂稳定性和活性至关重要。

图4展示了三种催化剂(Co@N/C-Joule、CoO/N/C-Joule、Co@N/C-Tube)的XAFS测试结果。XANEs光谱显示,Co@N/C-Joule和Co@N/C-Tube中Co主要为零价态,而CoO/N/C-Joule中主要为+2价态。

EXAFS数据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并揭示了Co@N/C-Joule中Co-Co和Co-N的配位环境。这些结果对理解催化剂中Co的价态和配位结构及其对ORR活性的影响至关重要。

图5对比了Co@N/C-Joule、CoO/N/C-Joule、Co@N/C-Tube及商业Pt/C在0.1 M KOH中的ORR性能。CV曲线显示,O2饱和时各催化剂均有明显峰值,Ar饱和时无峰。LSV曲线显示,三者的半波电位接近Pt/C,显示相当活性。Koutecký-Levich方程和RRDE技术确认它们通过四电子转移催化ORR。Tafel斜率和ADT显示,非贵金属催化剂在反应动力学和耐久性上优于Pt/C。

图6展示了DBFC使用不同催化剂的电池性能。30°C时,各催化剂开路电压超1.10V,且Co@N/C系列最大功率密度超Pt/C。60°C时,Co@N/C-Joule性能最优。EIS显示,Co@N/C-Joule阻抗低,利于功率提升。稳定性测试证实,Co@N/C-Joule阴极催化剂稳定。

本研究通过氩气下ZIF-67碳热解,成功制得核壳结构Co@N/C非贵金属催化剂,结合了惰性气氛与碳热冲击技术,能耗低且效率高。Co@N/C-Joule在DBFC中性能卓越且稳定,得益于小尺寸纳米粒子和薄氮掺杂碳壳。这为优化DBFC非贵金属阴极催化剂提供了重要洞见。

文献信息:Lianke Zhang, Lei Zhang, Dandan Li, Haiying Qin, Hualiang Ni, Hongzhong Chi, Junjing He, Yan He. Metal-organic framework derived Co@N/C with enhanced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in direct borohydride fuel cells.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24, 120953, ISSN 0009-2509.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s.2024.120953.

本文由氢能助手提供


若有更多相关知识探讨可添加小氢:19303432660(微信同号)

关注我吧--氢能科研助手

扫码添加小助手微信
---- END ----


氢电科技系列产品9

氢能科研助手
氢能源科技研发助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