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M 成果:掺镓钴基尖晶石结构酸性 OER 特性分析

文摘   2024-11-30 17:50   山西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酸性氧气析出反应(OER)构成了质子交换膜水电解(PEMWE)技术的核心环节。然而,传统上依赖的贵金属催化剂,例如铱与钌,因价格高昂而严重阻碍了其在大规模工业应用中的推广。鉴于此,钴基氧化物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非贵金属替代品,逐渐受到研究界的关注。但遗憾的是,钴基氧化物在酸性环境中易于溶解,导致耐久性显著不足,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潜力。

针对这一挑战,本研究团队创新性地设计了一种掺入镓元素的钴基尖晶石结构。该结构以Co²⁺-O-Co³⁺八面体位点作为催化活性中心,不仅成功抑制了结构在酸性条件下的降解,还显著提升了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催化剂展现出了卓越的酸性OER性能,为解决当前PEMWE技术中催化剂成本高与耐久性差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成果介绍

研究团队通过将Ga³⁺离子巧妙地嵌入钴基氧化物的八面体位点,成功合成了Co1.8Ga1.2O4尖晶石结构。在酸性测试条件下,该结构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性能:仅需310 mV的过电位即可驱动反应,且稳定性长达450小时。这一设计不仅显著增强了钴的抗溶解性能,还通过深入的理论计算揭示了Co-Ga位点能够促进O-O键偶联的低能垒路径。这一发现为开发低成本且高效的酸性氧气析出反应(OER)催化剂开辟了全新的途径,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研究亮点

    1.革新性八面体Co²⁺-O-Co³⁺结构设计

    通过引入掺镓策略,我们实现了Co²⁺离子从四面体位向八面体位的迁移,这一创新设计不仅显著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还大幅提升了催化活性。

    2.卓越的催化效能展示

    在200 mA cm⁻²的高电流密度下,Co1.8Ga1.2O4催化剂能够稳定运行长达450小时,这一表现充分展示了其作为非贵金属催化剂的非凡性能,为替代传统贵金属催化剂提供了有力支持。

    3.理论计算与实验验证共揭反应机理

    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与原位拉曼光谱实验,我们深入解析了Co-Ga活性位点如何促进氧气析出反应(OER)的低能垒反应路径,为进一步优化催化剂性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配图解析

    图1:结构特性分析

    (a) XRD图谱验证通过X射线衍射(XRD)图谱,我们清晰地确认了Co1.8Ga1.2O4的尖晶石结构特征,这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结构基础。

    (b) TEM图像观察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中,我们观察到了(311)晶面的晶格条纹,进一步验证了样品的晶体结构。

    (c) 拉曼光谱分析拉曼光谱中,八面体位点的特征峰发生了红移,这一变化有力地证明了镓的引入导致了Co²⁺离子从四面体位向八面体位的迁移,从而实现了结构的优化。

    (d) X射线吸收光谱佐证Co L边缘的X射线吸收光谱(sXAS)结果进一步支持了上述结构转变,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深入的结构信息。

    图2:电催化性能评估

    (a) 循环伏安(CV)曲线分析此图展示了不同掺镓浓度的样品在不同电位区间内的氧化行为,通过对比可以直观了解掺镓对样品电化学活性的影响。

    (b) 极化曲线展示极化曲线清晰显示,Co1.8Ga1.2O4样品在驱动氧气析出反应时所需的最低过电位仅为310 mV,凸显了其优异的电催化性能。

    (c) 长期稳定性对比经过200小时的稳定性测试,我们发现Co1.8Ga1.2O4相较于传统Co3O4催化剂,其溶解率有了显著降低,这证明了掺镓策略在提高催化剂耐久性方面的有效性。

    图3:催化机理与降解路径探究

    通过原位拉曼光谱技术,我们深入分析了在不同电位条件下氧气析出反应(OER)的中间体情况。值得注意的是,Co1.8Ga1.2O4样品在相对较低的电位下即出现了μ-OO过氧中间体的特征峰。这一发现表明,该材料具有较低的能量壁垒,能够有效促进O-O键的快速偶联,从而揭示了其卓越的催化机理和降解路径。

    图4:理论计算阐释的反应历程

    (a, b) 自由能图谱对比通过绘制不同反应路径的自由能图,我们直观地发现,Co1.8Ga1.2O4表面遵循的五步氧化机制(OPM)能够显著地削减反应过程中的能量障碍,为高效催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c) DFT计算揭示稳定性借助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我们预测了Co的溶解路径以及氧空位的形成能。结果显示,Co1.8Ga1.2O4结构中Ga-O键的存在显著增强了整体的稳定性,为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的长期耐用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研究致力于通过掺入镓元素,创新性地构建了含有八面体Co²⁺-O-Co³⁺位点的钴基尖晶石结构,该结构在酸性条件下的氧气析出反应(OER)中展现出了卓越的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研究将聚焦于进一步优化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原子级结构设计,旨在推动其在工业级电解水制氢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与规模化发展。

    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DOI:10.1002/aenm.202404007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404007

    本文由氢能助手提供


    若有更多相关知识探讨可添加小氢:19303432660(微信同号)

    关注我吧--氢能科研助手

    扫码添加小助手微信
    ---- END ----

    氢电科技系列产品9

    氢能科研助手
    氢能源科技研发助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