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 Res.|在铜铂纳米合金中轻微掺杂钨以提升其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

文摘   2024-11-30 12:20   天津  
  1. 将双功能机制与压缩晶格应变相结合,可能是提升铂(Pt)基纳米粒子在甲醇氧化反应(MOR)中电催化性能的有效途径。这一策略通过降低Pt的d带中心,减弱了在MOR过程中产生的有毒CO类中间体在活性Pt位点上的化学吸附。
  2. 在此背景下,我们报告了通过高温下简单共还原前驱体合成三元铜-钨-铂(CuWPt)纳米合金的方法,实现了W元素的微量掺杂。在这种三元合金体系中,仅存在少量的W元素,它不仅通过压缩晶格应变降低Pt的d带中心来减弱CO类中间体的化学吸附,还通过“氢溢流效应”清洁活性Pt位点,使得所制备的具有适当Cu/W/Pt比例的CuWPt纳米合金在MOR中表现出良好的活性。
  3. 具体来说,Cu/W/Pt摩尔比为21/4/75的三元CuWPt合金纳米粒子表现出2.5 mA·cm⁻²的比活性和2.11 A·mg⁻¹的质量活性,且耐久性更优,超过了其他Cu/W/Pt比例的三元CuWPt合金纳米粒子、二元CuPt合金、商业Pt/C催化剂以及大量已报道的Pt基电催化剂。此外,使用三元CuWPt纳米合金作为阳极催化剂组装的单个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表现出24.3 mW·cm⁻²的功率密度和0.6 V的开路电压,也远高于使用商业Pt/C催化剂组装的单个DMFC。
  1. 01 研究背景与动机
    • DMFC的优势与挑战: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价格相对低廉和便于运输存储等优势,是便携式设备的理想电源。然而,其阳极甲醇氧化反应(MOR)动力学缓慢,尤其在低温下,且常用铂基阳极电催化剂易因吸附中毒而快速失活
    • 研究目的:通过掺杂钨元素,利用双功能机制和压缩晶格应变,提升铂基纳米粒子的电催化性能。
  2. 02 CuWPt纳米合金的合成
    • 合成方法:通过在高温度下共同还原Pt(acac)2、Cu(acac)2和W(CO)6的前驱体,简单合成三元CuWPt纳米合金。
    • 元素比例:文章特别提到了Cu/W/Pt摩尔比为21/4/75的合金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1. 03 CuWPt纳米合金的电催化性能
    • 活性提升:掺杂钨后,Pt的d带中心降低,减弱了对CO类中间体的化学吸附,提升了MOR活性。
    • 氢溢流效应:氧化钨(WO3)与吸附在Pt位点上的质子(H+)结合形成HxWO3,不仅清洁了Pt位点,还促进了甲醇氧化过程中的脱氢步骤。
    • 性能数据:CuWPt-1(Cu/W/Pt摩尔比为21/4/75)的特定活性为2.5 mA·cm−2,质量活性为2.11 A·mg−1,耐久性优于其他比例的CuWPt合金、二元CuPt合金和商业Pt/C催化剂。
  2. 04 CuWPt纳米合金的表征
    • XRD分析: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与二元CuPt纳米合金相比,三元CuWPt纳米合金的衍射峰向更高角度偏移,表明Pt晶格因合金化而压缩。
    • ECSA测量:电化学活性表面积(ECSA)数据显示,轻微掺杂钨后,三元纳米合金的ECSA显著增加,但CuWPt-2因W原子增加导致Pt位点稀释而略有下降。
  3. 05 DMFC性能评估
    • 单电池测试:使用CuWPt-1作为阳极催化剂的单DMFC表现出24.3 mW·cm−2的功率密度和0.6 V的开路电压,均高于使用商业Pt/C催化剂的单DMFC。
    • 耐久性比较:通过计时电流法测试,CuWPt-1纳米合金相对于商业Pt/C催化剂表现出更慢的电流密度衰减。
    • 06 图文导读

    • 07 结论
    • 成功合成:成功合成了不同钨掺杂量的CuWPt合金纳米粒子。
    • 性能提升:少量钨掺杂不仅通过压缩晶格应变降低Pt的d带中心,减弱CO类中间体的化学吸附,还通过氢溢流效应清洁Pt位点,提升了甲醇电氧化的活性。
    • 优化比例:Cu/W/Pt摩尔比为21/4/75的CuWPt合金纳米粒子表现出最佳MOR性能。

综上,该研究通过轻微掺杂钨元素,显著提升了铜铂纳米合金在甲醇氧化反应中的电催化性能,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阳极催化剂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本文由氢能科研助手提供.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26599/NRE.2022.9120017
▲可编程双模组膜电极喷涂机

氢能科研助手
氢能源科技研发助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