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 烈 建 议 科 研 小 伙 伴 星 标 本 号茫 茫 文 海 ☆ 不 离 不 弃
文 | 老踏(laota0606)
又到了一年一度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时间节点。如题,2024,我的年度关键词是(勇敢点,大声说出来):无力感。不过千万别受我这年近五十的人的影响哈,你的年度关键词是什么?可以直接跳过正文去文末留言,留言超过50字且获赞数最高的小伙伴,可以获赠老踏签名版图书。今年我和硕博团队成员一共发表11篇论文,其中5篇发表在CSSCI期刊上——在这5篇论文里,1篇发表在权威期刊,算是我们的一次突破;1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1篇被《历史评论》观点摘编了1000个字,这些都是好消息。著作方面,今年我和团队成员写了一本学术专著和一本学术通俗读物。另外,作为社科院某研究所、某国家级学会和某出版社联合策划的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我还有本论文集预计明年上半年能出版。这将是我的第一本论文集,也将是我第一次可以从中得到稿酬的学术著作;同时,由于被这套丛书收录的其他论文集的作者都是业内顶流学者,所以我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一直在为自己能搭上便车、沾上各位大佬的荣光而窃喜。![]()
项目方面,今年我获批立项了一个省级重点项目,具体说是年度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重点课题。参加学术会议/培训方面,今年我有幸获得邀请,参加了一次有关民族国家议题的高端论坛,一次前文提及的系列丛书的审稿会,还有一次国家某部委理论司主办的中青年学者培训。以上这些,都算是见识到了大人物和大场面,非常荣幸。再之后,今年外出/线上讲学七八次,参加硕博开题/毕业答辩评议五六次,完成本硕博常规授课任务和硕博学生指导工作。对了,今年我还经由学院推选,当上了学校的学位评定/学术委员会的委员,这都是好事情。此外,这一年我还写了两本零售图书,一本已过二审拿到了书号,另一本也已经校对过清样。相信这两本书会在明年上半年陆续出版。再有就是今年开始尝试做起了视频号,目前来看勉强算是跨过了门槛,前景有待观望。![]()
生活嘛,就是一路奔波一路忙,简称一直奔忙。这一年,由于女儿异地寄宿制上学的缘故,我和爱人基本是每个周末都要在家和女儿学校两个城市之间开车往返,保守估计也得往返了40趟。如此一来,那种人生一直“在路上”的感觉就非常真实且直观,随之而来的就是自己可以掌控的时间,也就越发变得稀少起来。这一年,无论是我自己还是身边的亲人的身体都还好,也没有什么天灾人祸——人到中(晚)年,越发懂得并珍惜平安的价值了。不过女儿在三月份的时候,因为肺炎而住了十天院,其间还实施了“洗肺”治疗,遭了不少罪。![]()
这一年,我还在坚持运动,也会一直坚持下去。6月13号之前,我基本上是每天晨跑20分钟,然后做些蹲起、卷腹的活动;6月13号之后,我开始了“健康增重计划”,每周一到周五进行热身+力量训练+拉伸,周六周日休息。这个计划的执行效果还不错,我的体重从当时的55.5公斤增加到现在的62.6公斤。一年下来,我的运动次数应该超过240次,冬来暑往,花开花谢,可以肯定我会一直运动下去。然后就要说到外出游玩了。年初寒假的时候,我们自驾了13天,经由保定去了三门峡、西安、绵阳、成都和重庆;十一长假的时候,我们自驾去了乌兰布统草原和承德。11月份的时候,我陪女儿去上海游玩了一周。至于说到其他的娱乐,今年夏天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去工体看了场西城男孩的演唱会。然后就是“宅男的快乐你不懂”了,我这一年小红书上的脱口秀是真没少看,话说这也是造成我熬夜既成事实的罪魁祸首。
美剧,断断续续看完了《真探第一季》《人生复本》和《火线第一季》,现在正在看《黄石》的最终季。话说我现在的微信头像以及各种自媒体的头像,就来自这个剧——有次,大Boss约翰达顿教他女儿收养的孤儿卡特学骑马,卡特说坐在马背上颠的蛋疼,有点吃不消。达顿就告诉卡特要用双脚蹬住马镫,然后双腿加紧。卡特试了试说,这样果然蛋就不疼了,但是腿有点吃不消。于是达顿就说出了那句让我无限感慨的话:这就是人生,卡特。总有某个部位要遭罪。由于刷小红书和追剧太多,这一年的读书就少得可怜了。倒是买了不少书,可真正读完的就没几本了。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像哲学家一样生活——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和《与塞涅卡共进早餐》,与我而言,斯多葛哲学具有治愈作用。希望自己能像一个真正的斯多葛那样思考和行动,好消息是至少我已经在路上了。
最后还要说一下我所谓的投资和理财。这个事情已经坚持了三年多了吧(不许笑,我知道我很菜),前面几年的收成都很糟糕,今年等于是老天爷赏饭吃,终于看到点回头钱了。
![]()
话说我做这个事情纯属偶然,就是之前在听王烁老师的30天认知训练营(2020)的时候,被他讲的“财略”模块深深打击到了:一个科研牛马,妥妥的劳动者居然不懂得让自己的辛苦所得对抗通胀的侵蚀,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吗?本来赚钱本领就不高,与其让自己的所得暴露在风险之中,不如从现在开始就做好防守,提升自己的扛险能力。
这个问题还真不是随便说说,关乎个人生计和家庭幸福。咳咳咳,等我有了经验(目前主要是教训),开一门“给科研人的投资理财课”(哇哦我真有才华)。
为什么我的年度关键词会是“无力感”呢?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这一年,我看清了自己能力的上限和认知的盲维,陷入一种不得不面对“我掌控不了什么”却又不想面对这一点的局面(希望我说清楚了)。于是,无力感油然而生。比如,我信心满满地提交了自己的国社后期资助项目结项申请,历时八个月的等待,等来的结果是“修改后复审”。比如,虽然我写了一本学术专著和一本学术通俗读物,但依托这两本书而申请的两个项目都未能中标,其他的项目申报(除了前文提到的中标的那一项之外)也都败下阵来。与此同时,早在22年3月就和出版社签下合同的另一本专著,也终于在这个月被出版方撤项了,这意味着我这接近两年的学术出版马拉松,又被打回起点。此外,中文论文发表的瓶颈依旧明显且形势更加严峻,SSCI论文发表的推进更是因为受制于我的知识技能短板而困难重重、梗阻不断、没啥起色。于是,每每看到学界同行挥斥方遒、百舸争流、开疆拓土、攻城略地,这心态就有点绷不住。其实,一城一池的得失在我这种奉行长期主义的人的眼中本不值一提,经过这么多年命运的捶打和暴击,我的钝感力也还是可以的。然而现在的我,是真切感受到留给中国队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似乎已经到达了职业成就的极限,天花板已然近在咫尺,而我的职业生命也已隐约看到了头。这里的生活显然不是物质生活,虽然物质生活的改善空间也很大。理论上讲,这个空间是无穷大的,毕竟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好了不胡扯这些,说正事。这里讲生活中的无奈,其实是关系中的无奈。再具体点来讲,那就是亲子关系、夫妻关系。说得再直白点,那就是我所有的努力,到头来似乎只能获得廉价的自我感动却于事、于关系无补(也许我的女儿和爱人也有类似的感觉,这就很尴尬)。想想也是悲哀,我们的生活不知从何时开始,就成了王菲歌里唱的那样,“一切很好,不缺烦恼”。为了避免讨论变得抽象,请允许我引入加菲猫里的故事来进行说明。话说有一次加菲猫走丢了,被卖给了宠物店。加菲猫很痛苦,担心会和主人乔恩从此永别。过了一些天,加菲猫突然看见主人乔恩走进了这家宠物店并且看见了自己。哇哦,简直是意外之喜!然后乔恩就把加菲猫又买回去了。然后重点来了——当乔恩抱着加菲猫往家走的时候,加菲猫心想:我永远不会去问乔恩,你今天为什么会走进宠物店?是不是不打算找我了,打算买一只新的猫?而此时乔恩心里想的是:我永远也不会告诉加菲猫,我今天是带着最后一丝希望,走进这个城市的最后一家宠物店的。如果今天再找不到你,我,就不再找了。对此,多年前我在“用音乐倾听彼此”BBS上看到的一个签名让我印象深刻:人是孤独致死的动物,因为我们终究无法相互理解。由衷感叹,隔着这么多年的时光,该发生的、会到来的,还是来了。也许它一直都在。咳咳咳,有点抱歉哈,年终回首,我居然能把气氛营造成这个样子。好在,This too shall pass!话说很久以前,一位东方君主请所罗门王赐予他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他希望这个座右铭无论是在逆境还是顺境时都能用上。于是,所罗门就给了他这句话——这也将会过去。是的,这也将会过去。成功会过去,挫败也会过去。幸福会过去,疼痛也会过去。感动会过去,遗憾也会过去。不管你正在经历什么,别忘记,这——也将会过去。时光流转,一年又一年。无论这一年是好是坏,这一切也终将过去。生命正在奔涌向前,我也一如去年的此时,以及过去每一年的此时一样,开始规划和布局明年。一路向前,一如既往,无论是喜悦还是悲伤,这一切终将成为过去,而我们能做的,也只是、只能,继续往前走。郑智化的新专辑里有首“那烂陀”,每每响起,徒增感慨。其中一句歌词是:执至荼蘼,皆能放开;无法无规,施受自在。愿我们在新的一年,一切皆能放开、做到施受自在。欢迎留言,留言超过50字且获赞数最高的小伙伴,可以获赠老踏签名版图书。
——END——
号主老踏:复旦博士后,全国重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社科科研工作思考&行动者,文艺老炮。畅销书《发论文、拿项目,其实很简单》作者。小红书同名教育博主,【学术链@老踏】荔枝微课直播间主理人,学术链@科研院创办人,个人微信laota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