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申报2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就中标,我有3点体会

学术   教育培训   2025-01-21 15:38   河北  

强 烈 建 议 科 研 小 伙 伴 星 标 本 号

茫 茫 文 海 ☆ 不 离 不 弃


文 | 小李&老踏



已经想不起上次有作者给我的公众号投稿是在什么时候了,但是这次投稿,是发生在刚才(有图有真相)。


于是我就迫不及待地来编辑这篇推文啦——不能辜负这位作者对我的信任哈。同时,我也和作者一样,希望这篇经验贴能对计划申报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小伙伴有所启发。

然后我也有感而发(强刷存在感),穿插着写了一点我个人的体会,希望这种夹叙夹议的编辑手法不会太干扰你的阅读。

好,我们开始。



我是分隔符

2024年第一次申请国社科就中了,非常荣幸,现在回忆还是有一些可分享的内容要点。


我从属一个具有人文社科属性的工科专业,可申报自然、也可申报社科。现在在公办双非一本院校工作,学科方向与学校重点发展方向不一致,是典型的青椒与学术孤儿。所以,与大家一样都面临过工作后科研环境差、课时量大(最多的时候一年600课时)、各种类型的秘书(当过三类,持续两年)等等。(作者这种“处境”让我感同身受,毕竟我“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唯一的区别在于那时的我没能拿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而作者拿到了。单单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作者实力非凡,时间精力管理能力卓越,啧啧啧。)


重点是一定要坚持,过去就好了!博士与博士后都能读下来,这些问题绝对是可以解决的。那么,回归正题。


首先,国社科非常注重研究基础。

研究基础涉及项目、论文与专著。项目可以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省哲社科亦或省社科类各种专项项目,当然还可以有各类开放基金;论文,理想情况最好有C刊,但我也面临上午投下午被拒稿的情况。所以,中文核心、AMI核心、科技核心或者普刊都可以。研究基础共涉及这三类,教育部人文社科、省哲社科、国家级专著和中文核心论文。由此反推,日常积累很重要,最起码申报本子,在研究基础这部分不能缺项。


(这里我要做个小补充。值得各位小伙伴留意的是,“研究基础”在项目申请书和课题论证活页里的填写内容是不一样的,要求上也有所差异。

如下图所示,在项目申请书里是专门有一个表格用来填写“研究基础”的,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学术简历、前期成果、承担项目和与已承担项目或博士论文的关系。

而如下图所示,在课题论证活页里,研究基础包含且只包含“申请人前期相关代表性研究成果、核心观点等”。这意味着在课题论证活页里,研究基础只能体现项目申请书中(上图)的“研究基础”中的“2.[前期成果]”这一项,并且填写的内容要求也有不同——项目申请书里强调的是“相关代表性研究成果及其与本研究的学术递进关系”,课题论证活页里则强调的是“相关代表性研究成果、核心观点等”。

所以,希望小伙伴们在填写相应内容的时候,要做好区分和取舍。不能把项目申请书里“2.[果]”部分填写的文字,直接复制粘贴到课题论证活页里作为“研究基础”,记得要做出相应的修改。

其次,确定自己的申报学科与申报类型。

申报学科的关键是了解这个学科关注重点,从而明确自己的选题是否在这个学科内具备价值。申报书中国内外文献梳理需要体现这个学科大佬的理论与动态。我们要做的是国家、地方需要的科研,而不是我们自己臆想的科研。


(作者关于“要做国家、地方需要的科研”的这个洞察,再次证明了作者的实力。由衷感叹,如果我在第一次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时候也能有作者这般觉悟,那现在的我绝对会是另一番天地了。其实不光是申报学科和类型,包括申报选题在内,我们都要有“用户思维”——上个周六(1月18号)我在知网研学主办的系列公益讲座中,也强调了这一点。有图有真相:

时我的说法是:“回应需求”的选题比“提出供给的选题更受欢迎。)

第三,申报书的撰写是命题作文。

国社科申报与国自然申报最大的差异就是国社科申报是命题作文。国自然申报书要求字数不能超过8000字,但是现在基本上都要写20页以上,至少2万字以上。但国社科要求7000字,绝对不能超!曾有个低几级的熟人询问经验,说“核心内容部分没有超过字数要求,就到自我介绍部分一下子就超了很多”。切记,无论哪个方面的内容均不能超字数!


国社科针对题干要求的内容去逐一答题,切记不能自行转换、不能多答、漏答。核心理解提纲中关键词、标点等用意。如“1. [选题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进展(略写);相对于已有研究特别是国家社科基金同类项目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中略写一词就是要求略写,进行核心观点阐述即可,不用铺开。“;”的使用,也意味着“1.[选题依据]”需要分成并列的两点进行阐述。


总之,要明白出题者的出题意图。一般来说申报项目需要查看当年的申报指南,但2024年没有相关申报指南,不确定2025年还有没有。那么就需要大家关注国际局势、国内发展的政策。


以上是本人粗浅的理解。祝愿大家2025年国社科申报成功,也预祝大家蛇年快乐。


作者简介:小李同学,省属一本副教授,设计学专业。


好了,这篇推文的内容就是这样了,希望对你有启发。也欢迎你能把这篇文章推荐给有需要的小伙伴,告诉他们:学术成长之路,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战!


欢迎订阅老踏干货讲座
让我们一起学术成长、科研精进!



扫码一键订阅
永久保存 ★ 随时回放


——END——



号主老踏:复旦博士后,全国重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社科科研工作思考&行动者,文艺老炮。《发论文、拿项目,其实很简单》作者。小红书同名教育博主,【学术链@老踏】荔枝微课直播间主理人,学术链@科研院创办人,个人微信laota0606。


老踏谈科研
75后教授、博导老踏眼中的科研、学术与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