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 茫 文 海 ☆ 不 离 不 弃
文 | 老踏(laota0606)
如题,这篇推文,我想提供一种快速提高论文写作能力的方法,那就是用实战的方式去练兵。
下面,我尝试用自己的经历来说明这其中的道理。
读博期间,我的每篇课程论文都公开发表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当然有运气的成分,不过也得益于我当时做出的选择:既然这个课程论文必须要写,那就索性再多下点功夫把它写好,奔着能公开发表的目标去写。在我看来,这样做比较划算,不浪费弹药,能提高单位成本的收益。
我的“决策过程”是这样的:假如我们的时间精力都是可以精准量化的,那么你完成一篇课程论文,用了50个单位的时间精力,而我为了让它达到公开发表的要求,用了100个单位。好了,表面看起来,似乎我有点费力不讨好,因为就算我付出100个单位,这课程论文也不是一定就能发表。
那么,我为什么还认为自己比较划算呢?这是因为我比较傻(不是)。
这是因为,由于你并不期待课程论文能发表,所以你在写作的时候也就马马虎虎糊弄一下,而论文一旦完成,这个事情也就过去了——那么,你这50个单位时间精力的付出(哪怕只付出了20个单位),就只是这样白白消耗掉了,而你也没因此获得写作能力的提升。
而我呢,看起来是有点傻,因为我的时间精力投放远超于你。然而不要忘记,我写出来的每一篇论文都倒逼自己走出舒适区,从而获得了写作能力的提升,而由于我的努力,这些论文能被公开发表的几率也提高了。
是的,读博期间我的6篇课程论文都公开发表了,其中还有1篇发表在了北大核心期刊上。所以,回到前面的时间精力量化指标,这其中的差异在于:
我的时间精力投入是100×6=600个单位,然后600单位→6篇,带来6篇公开发表论文的产出;你的时间精力的投入是50×6=300个单位,然后300单位→0篇,没有公开发表的论文。
怎么样?从结果导向上看,哪怕我没能发表6篇论文而只发表了3篇,甚至只发表了1篇论文,我依然是划算的,单位成本的收益也是远远高于“你”的。而且我不仅发表了论文,也实实在在地提升了论文写作能力。我在完成课程学分的同时,论文发表的任务也完成了,而我的很多同学,则是在修满课程学分之后才意识到需要发表论文,才开始从零开始,写作。
好了,这里我是借用博士在读期间课程论文发表的例子来说明“用实战去练兵”的重要性。有了“我要发表论文”的目标设定,你的论文写作就不是在练兵了,而是在实战。而锻炼队伍(提升论文写作能力)的最好方式不是练兵(练兵导致摸鱼,练不出来兵),而是实战(明确目标,结果导向)。
希望对你有启发,我是老踏(个人微信laota0606)。
更多提高论文写作能力的方法,可以查阅【老踏的论文写作课】
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
——END——
号主老踏:复旦博士后,全国重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社科科研工作思考&行动者,文艺老炮。《发论文、拿项目,其实很简单》作者。小红书同名教育博主,【学术链@老踏】荔枝微课直播间主理人,学术链@科研院创办人,个人微信laota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