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人的故乡情,是一池东湖水

文摘   2024-12-13 11:24   浙江  


      湖泊之于城市,无疑是眼睛。江南小城平湖是幸运的,有着具有悠久文化历史底蕴的东湖,它像是平湖城里一颗充满智慧的明眸,透露着灵动与生机。


      每天上下班,我都要横穿东湖。无论是行走,还是骑着“小毛驴”,从东湖上的吕公桥经过时,我都禁不住要看看那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的湖水,即使有时会闪着我的眼睛,但我依然乐此不疲。眼前随时会出现贴着湖面飞翔的白鹭,耳边不时会传来它们欢快的叫声,它们的影子在湖面上若隐若现,敏捷得连风都抓不住。它们在东湖的怀抱里自由翱翔,活出最珍贵的自己。



      因为居住在东湖边,东湖熟悉得就像自己的家人,因为太熟悉,会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忽略。只有在向外地的朋友介绍时,才会说起这个湖泊的美,特别是夜晚的美。至于美在哪里,一时倒也无法细说,只说需要细品。


      于是,在这个夜色清纯的晚上,我与一些朋友,乘上了游船,融入东湖的血液里去了。



      由于前一天下了一整天的雨,天空中所有的污秽都清洗了一遍,所以这天蓝得亮眼、纯净。入夏的夜色来得迟,我们吃过晚饭坐上游船,那夕阳才刚刚落下半边脸。我们从东湖“鹉湖春色”景点南侧上船,一群白鹭在我们头顶盘旋鸣叫,似乎在欢迎我们的到来。随着游船缓缓驶向湖中,那身边的绿树挥着枝丫欢送我们驶进东湖,驶向明湖。



      此时的我,已经完完全全被东湖水包围了。航速不快,船舷边上泛起的涟漪并未散开多远,就又与湖水融为了一体。湖水清澈,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青草香味。我寻找着这香味的来源,可深处黑暗的湖底一片迷蒙,我看不到那里到底有什么——这是东湖特有的神秘。我想,那里有神话,有传说,有孕育平湖子民的秘密。每一朵溅起的浪花,都在温润着我皮肤上的每一个毛孔,舒坦至极。



      夜幕降临,湖边那成片成片的树木由翠绿变成幽暗的墨绿,显得很是浓重。沿河那些亭台楼阁的灯都亮了起来,灯光穿过树叶闪闪发亮,似乎在树叶间也有万千星星在眨着眼睛,那么俏皮,那么迷人,那么令人魂牵梦萦。此时,原本巍峨的九峰一览楼似乎也腼腆得像个江南女子,透着一分婉约。与之遥相呼应的李叔同纪念馆,依然如一朵巨大的白莲花盛开在东湖之上,成为平湖人心中的一个圣地。



      “快看快看,这些角落里都布满了灯带呢。”不知是谁提醒了一句,大家纷纷向东湖两边看去。果然,即使那些毫不起眼的、甚至被树木草丛遮挡的地方,都有灯光闪烁。这些细节的布置,将一个玲珑的城市之湖完全衬托了出来。天空星光闪烁,湖边灯光熠熠,天地间相映生辉,不禁让人想起郭沫若先生的诗歌名篇《天上的街市》。确实,我有些恍惚,不知道自己此时是在人间,还是在天上。



      映入眼帘的报本塔把我拉回现实的世界。此时的报本塔就像一位贵妇,浑身流光溢彩,哪里还有白天斑驳的影子。这座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的报本塔屹立在东湖南侧的鹦鹉洲上,见证了东湖的沧桑巨变。


      在我的记忆里,童年时的东湖是我们从农村乘轮船进城的第一站,因为轮船码头就在东湖边,那些最远通往上海的轮船也全都由东湖驶出。还有那卖西瓜的、卖猪的船,也都从平湖农村的各个角落汇聚于此。


      所以说,从那时起,东湖就是平湖城连接外界的心脏,也是平湖满城烟火气的发端之处。这样的东湖,盘活了平湖城。


      报本塔下的报本寺庄严肃穆,散发着国泰民安的气韵;报本塔西侧的“当湖十局”是新建的城市公园,里面苍松翠柏、亭台楼阁,具有典型的江南公园韵味。虽说是新建,但因为有“当湖十局”的故事,一下子把公园的历史向前拉伸了近300年。



      呼吸着从“当湖十局”公园里散发出来的清新的绿叶气息,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那场杀法精谨、惊心动魄的围棋顶尖比赛。清乾隆四年(1739),围棋国手范西屏、施襄夏于平湖对弈,鏖战十余局,互有胜负。当时形容二人“落子乃有仙气,此中无复尘机,是殆天授之能,迥非凡手可及”,将中国围棋的高远意境体现得淋漓尽致。“当湖十局”至今仍被认为是我国围棋古谱中的典范,也成了平湖对外文化宣传的一块瑰宝。



      船过“当湖十局”,便进入漕兑港了。在欢快的流水声里,我一路向前,心情雀跃,因为前方有明湖在召唤着我呢。



-END-

作者:辛春喜

原标题为东湖夜韵

文章内容略有修改


——往期精彩推荐——



平湖文旅集团
平湖市文旅集团以“近悦远来、美美与共”为核心理念,围绕景区景点、文化场馆运营的品牌建设,旅游商品的开发经营以及文旅活动的组织策划等,致力打造文旅运营新样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