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多】朱壬林与《当湖文系》

文摘   2025-01-06 18:43   浙江  

朱壬林(1780—1858),原名霞,字礼卿,号小云,平湖人。

朱壬林少年家贫,刻苦力学。清嘉庆五年(1800)乡试中举。十六年会试头名(即会元),殿试二甲四十九名,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散馆授工部主事。道光二年(1822)充云南副考官。历任员外郎、郎中。

八年升山西道监察御史,时值漕运河道淤塞,上疏请开浚徒阳运河。转掌京畿道。旋署给事中,上疏请筹备京仓积储。

十二年,擢直隶永平府知府,旋升清河道。鸦片战争期间,英军炮舰直逼天津,与绿营将领向荣共商军机,部署防务。后署直隶按察使。二十四年,以亲丧归里。朱壬林从政三十余年,谨操守,勤职守,为同僚所推重。


△ 朱壬林书法

朱壬林辞官后,仍关心国事,日读邸抄,凡关系时事者,必手自抄录。时天下战乱频仍,昼夜萦怀,闻捷则喜,闻警则忧,身虽家居,心未尝一日忘天下。又平生自奉俭约,乐善好施,为乡里称道。喜聚书,然不滥于搜罗,所收皆谨严有法,积书万卷,自诩为“小万卷楼”,编有《小万卷楼书目》三册。

△ 《小万卷楼书目》


咸丰七年(1857)农历五月,学者顾广誉拜访朱壬林。壬林时年已77岁,叹道:“邑自置治以来,几四百年矣,未有编辑古文词传之世以备文献者。积思取法沈明经客子(即沈季友)《槜李诗系》书,以为《当湖文系》。而年已老耄,惧力不胜,若之何?”

顾广誉乃与邑人叶廉锷、贾敦艮、俞銈、陆潢等商议后,决定由五人负责搜罗甄录,而朱壬林总其成。“于是撰征启,求遗文,而故家藏弆之书多出。”编纂始定,开雕仅十分之三四,朱壬林便在翌年春病逝,临殁时犹挂念此书。其侄朱兆英继承伯父之业,终于在咸丰九年完成《文系》一书的雕板,印出了样本。

△ 《当湖文系初编》


太平天国的战火烧到平湖,朱壬林之子朱寿熊将书版寄藏于徐埭,竟毁于战火。战争结束后,朱氏后人四处搜访样本,终无所获。后来避难于宁波的叶廉锷携归半部样本,而马承昭于金山金瘦仙家亦得到半部(此半部为贾敦艮避难时寄存,敦艮卒后,便留金家),合之终成全璧。原版为二十四卷,朱寿熊重为编次,定为二十八卷,葛金烺撰作者小传列于卷首,从光绪十二年(1886)开始正式刊行,历时三载,于光绪十五年完成。

朱壬林之孙朱仁积在撰写书跋时感慨万千,“呜呼!书之存亡显晦,关乎天,实系于人,非马(承昭)、叶(廉锷)两先生之物色于风尘,则无以为延津之合;非彭(润章)明府之力任是役,则终湮没而不传。今既幸是书工竣,藉以告慰于邑诸先正者,即可告慰于先祖。小子之感激为何如!而惟痛吾先君子(指仁积父寿熊)之不克聿观厥成,又不禁涕泗之横集也。”

△ 朱壬林隶书扇面


《当湖文系》收录作者百余人,录文五百余篇,始自南朝顾野王,迄于清咸丰初年。《文系》一书,它既是平湖文化发展之见证,同时对维系平湖文脉其功至大。

除了《文系》一书,朱壬林在其表侄俞銈的协助下,编纂了《当湖朋旧遗诗》十五卷,收录十位作者的诗集。分别为陆树兰《抱月轩诗续钞》、袁步先《循陔吟钞》、袁路先《日香居课余吟草钞》、张跃鳞《撝庵诗钞》、屈为彝《古音阁吟草钞》、钱天树《是耶楼初稿钞》、高登奎《复斋诗钞》、钱人杰《华陔吟馆诗钞》、蒋沄《秋舫诗钞》、陆沅《莳桂堂诗钞》《莳桂堂试帖诗钞》。朱壬林为每一位作者都撰写了传记。


△ 朱壬林祝寿条幅


朱壬林诗文著作有《小云庐吟稿》七卷、《小云庐诗稿删存》五卷、《小云庐晚学文稿》八卷等。其诗吐言天拔,蝉蜕尘俗,鸿博绝丽,牢笼百家。


-END-

文 | 郭杰光

(文章略有删改)


——往期精彩推荐——


平湖文旅集团
平湖市文旅集团以“近悦远来、美美与共”为核心理念,围绕景区景点、文化场馆运营的品牌建设,旅游商品的开发经营以及文旅活动的组织策划等,致力打造文旅运营新样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