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多】东湖旧忆

文摘   2024-10-23 16:30   浙江  


那是一个黄昏,我们聚集在东湖边,准备起航,乘坐游船。落日晚霞,碧水云天,微风徐徐。
绿波荡漾的东湖,层层涟漪,神秘幽深的湖域浩渺广阔。一群爱好文字的人,乘船品茗,谈古论今,荡漾在碧波之间,那份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坐在游船上,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望着沿湖的景致,心里泛起波澜,时光里的细碎往事一幕幕浮现眼前。特别是那河岸边,画着老街旧貌的壁画长廊,勾起深藏心底的,那岁月深处的往事。



七十年代末,我家住在东湖边的东林寺,也就是黄鳝浜,都是旧式里弄的老宅,每一户老宅,七分八隔的分给许多户人家居住,导致居住空间狭小,生活起居不便。大人洗衣服都是到东湖边洗的,一个河埠头,聚了好多人,淘米洗菜洗衣服。因为临街,湖面漂着许多垃圾。
因为住房的狭小,后来,八十年代,住在父亲单位的阁楼上,外湖桥边上的一排二层旧式木建筑,临街商铺老房子里。楼上七个平方的房间,铺了两个小床,就是蜗居的地方。这个房间朝东有两扇雕花木窗,推窗就是屋顶青砖瓦片,瓦片间长了许多瓦楞草。我在窗口做作业,时常会看着风雨里飘摇的瓦楞草出神……



孩童时期的我,初上小学一年级,胆小,楼下白天热闹,夜里漆黑一片寂静无声,我一个人写好了作业,就躲在被窝里,衣服也不敢脱。楼上楼梯间的角落里,还堆放着残破的木橱,结满了蜘蛛网,落满厚厚的灰尘,橱柜里有野猫出入,在寂静的深夜,绿莹莹的猫眼就像两颗绿宝石在闪光。有了野猫,我反而不觉得害怕,有了许多想像,觉得它们是在陪伴我……不知怎样的睡去,又在凌晨街市的喧嚣声里醒来,隔河对面的横街人声鼎沸,赶集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聚集在那里买卖时鲜地货。有卖竹篮子的,大大小小几十个手编竹篮,篾青编的,结实好看。有卖小猫小狗的,有卖各种蔬菜的,热闹盈盈。五香兔子头店飘出的香味,吸引许多过路人。旁边的米糕点店,核桃仁白糖米糕清香美味。


夏天,外湖桥下,泊了很多来自各个乡村的西瓜船,那时各个偏远乡村的人们出行,都是摇着村里的木船或者水泥船,载着满满的货物。船上的人,吃喝拉撒都在船上。生活垃圾也因此填满了河道。最多的是西瓜皮,渐渐的发酵发臭,引来成群的苍蝇。
东湖每天舟船绵延不绝。轮船码头一天到晚客流不断,那时候没有汽车。到上海的大利班轮船,是每天晚上出发,第二天凌晨四点到达上海十六铺码头。


东湖边,飘满各种各样的垃圾。那时候,以为就只能是那个样子。四十年后,东湖水是那么清澈,那么的美。河岸边破旧的危房拆迁,建成绿树成荫的东湖十景,与那古籍诗书里的景致遥相呼应,再现历史风韵。市民在东湖边的夜色里翩翩起舞,随着激情的音乐,随着欢快的心情,那份开心快乐,淋漓尽致地释放。
思绪万千,眼前的河道是那么美,河边的壁画展示着江南水乡曾经的老街,河岸边灯光璀璨,清澈的河水在灯光的映照下,宛若仙境。好喜欢坐在游船里的感觉,湖风清澈,船行缓缓,同行的,又都是志同道合的师友,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无需千山万水的跨越,身边的景致,就如同梦境一般的地方。湖岸边有步行栈道,游人走在上面,宛若走在湖中央,那一种感觉,飘飘然,又那么真实,让你有无限的想像。



不远处是南河头历史文化街区,这里的老宅深院经过修缮,古色古香的老字号店铺,总会遇见你心动的物件,或者美食。香泽园的紫薯核桃糕,买来吃过,觉得好吃,就隔三差五地去买,在书桌前,吃一口清香可口的紫薯糕,喝一杯安吉白茶,觉得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南河头历史文化街区夜景


南河头诸多老宅,许多世家大族,莫氏庄园就是江南水乡建筑的特色,老宅院落呈现着前世光阴里的故事,那些雕梁画栋,廊檐翘角,砖雕门楼,步步是景,处处都是惊喜的遇见,那前尘旧梦里,有着莫放梅祖孙三代的人生痕迹……

△莫氏庄园仪门


与莫氏庄园相邻的葛氏,居鸣珂里鸣喜桥畔。清同治四年,葛肇基、葛丕基兄弟建宅南北,隔河相望。时隔百年,踏进南葛旧宅,堂楼依旧,如今正在修缮维护,未来可期,重现往日风韵。北葛老宅只剩一点遗址,葛宅连同“守先阁”藏书楼在1937年11月被侵华日军炸毁,可惜葛氏父子倾尽心血收藏的四十万卷藏书毁于一旦。葛家的稚川学堂旧址,就是当年的私塾,后来成了私立学校,曾经培养出许多杰出的人物。说起现在的稚川中学,就是葛氏文脉创始的延续,莘莘学子已是桃李芳菲誉满天下。


△南河头,稚川学堂旧址


走过千山万水,发现最美的风景就在身边。家乡的每一寸泥土,都深藏历史;每一寸土地,都可以生长出鲜甜的果实。充满智慧又勤劳的人,在属于自己的角落里辛勤耕耘,就可以收获满满的幸福。


·END·

文 | 紫藤

(文章标题和内容有删改)



——往期精彩推荐——





平湖文旅集团
平湖市文旅集团以“近悦远来、美美与共”为核心理念,围绕景区景点、文化场馆运营的品牌建设,旅游商品的开发经营以及文旅活动的组织策划等,致力打造文旅运营新样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