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围绕生成式AI数据抓取引发的版权诉讼引发广泛关注,因为该案直接关系到生成式AI进行模型训练时数据来源的合法性问题,尤其是在现有数据资源面临逐渐枯竭的背景下,生成式AI未来的发展问题。
索幸,案件结果呈现了对生成式AI有利的局面,纽约南区法院驳回了左翼新闻网站Raw Story Media和AlterNet Media对OpenAI的版权侵权诉讼,称OpenAI在其训练数据中使用抓取的新闻内容并未造成原告实际损害。此案围绕《千禧年数字版权法》(DMCA)第1202(b)条展开,该条款旨在保护版权管理信息(CMI),如作者名和标题,禁止未经授权删除或修改这些信息。
法官Colleen McMahon裁定,原告未能证明具体的损害,无法满足诉讼所需的实际损害要求。她指出,生成式AI设计为信息综合而非逐字复制,因此原告无法证明其作品被直接侵犯。这与微软Copilot和Sarah Silverman诉讼中类似,法院认为原告难以证明生成式AI删除了版权管理信息。
该判决可能成为未来AI版权诉讼的参考标准,表明法院在缺乏明确损害或完全复制的情况下,可能不支持类似的版权主张。对内容创作者而言,授权协议可能成为一种保护手段,以确保其作品在训练数据中得到合法使用并获得补偿。
AI“深度造假”在金融诈骗领域让人深恶痛绝,但如果用在突破语言障碍上,又会带来怎样的感受呢?
最新消息显示,初创公司Panjaya正在将生成式AI应用到超现实领域,基于生成式AI的视频配音工具,生成模仿原始说话者声音的全新语言,并对视频中的人物唇形和动作进行同步调整。这款AI视频配音工具名为BodyTalk。它通过AI将视频翻译成29种语言。未来,公司计划提供API并提供近实时处理的服务。目前,BodyTalk的主要客户包括JFrog和TED等B2B客户。
Panjaya由深度学习专家Hilik Shani和Ariel Shalom创立。他们曾长期在以色列政府从事AI技术研发,现分别担任公司总经理和CTO。公司CEO是Guy Piekarz,他曾创立视频推荐初创公司Matcha并出售给苹果。Piekarz在离开苹果后被引荐到Panjaya。
AI机器人市场正吸引头部公司的极大重视,这意味着一场新的产业机会正在加速到来。
继OpenAI重启机器人团队之后,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Nvidia在德国慕尼黑机器人学习大会(CoRL)上发布了一系列新工具,以加速AI驱动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的开发。这些工具包括Nvidia Isaac Lab机器人学习框架和六种用于Project GR00T的新人形机器人学习流程。此外,Nvidia还推出了Cosmos分词器和NeMo Curator视频处理工具,以提高视频数据的处理效率。
Isaac Lab是一个开源的机器人学习框架,基于Nvidia Omniverse平台,支持大规模机器人策略训练,适用于人形、四足等多种机器人。Project GR00T则提供六项新的流程,为人形机器人开发提供加速支持。Cosmos分词器可以将视频高效压缩,提高视觉重建速度达12倍,而NeMo Curator优化了视频数据处理,具备线性扩展能力,可处理超过100PB的数据,提升模型精度。
目前,Isaac Lab 1.2版和Cosmos分词器已在GitHub和Hugging Face上线,NeMo Curator的新版将在月底发布。
“机器人到底要变得多聪明才算可以?”在全球头部公司的重金研发支持之外,领先的研究机构也在寻求更多的技术突破。
MIT最近展示了一种新的机器人训练模型,模仿大语言模型的海量数据方法。团队开发的“异构预训练变换器”(HPT)利用多种环境和传感器信息,通过更大的数据量提高机器人的适应能力。该研究由丰田研究所资助,旨在开发一种“通用机器人大脑”,无需额外训练即可应用。研究处于早期阶段,但目标是让机器人像大语言模型一样实现能力突破。
苹果宣布收购来自立陶宛的图片编辑软件开发商Pixelmator,后者的iOS、macOS和iPadOS版本将继续运营。Pixelmator成立于2007年,其提供的Clean Up功能类似于谷歌的魔术橡皮擦。这次收购表明苹果正加大在图像处理方面的AI集成力度,未来Pixelmator的功能可能直接内置到苹果的成像应用中。
从苹果目前的动作来看,其商业变革与创新尚未打破其原有的生态逻辑,只是不断强化了AI在苹果生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