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数字时代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共话绿色未来
2024年11月20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办,在当晚的“乌镇咖荟”上,《中国经营报》、中经传媒智库与乌镇数字文明研究院重磅发布了《2024互联网行业ESG与可持续发展报告》(框架)(以下简称“本报告”)。
“本报告”也是《中国经营报》、中经传媒智库连续第二年发布互联网行业ESG与可持续发展报告,以智库型媒体视角对互联网行业发展深度聚焦,在数字化、绿色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发现变化,探寻趋势,同时借助媒体的“发现能力”和“传播能力”,推动更多互联网行业的优秀企业在ESG领域进行深度实践,并以案例报道的方式实现在行业内外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本报告”以2023年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布的百强互联网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定向问卷调研、查阅企业披露的ESG报告或财报中有关ESG或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相关章节、访谈等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撰写完成。透过调研报告,我们认为:2024 年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在ESG实践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数据安全和AI伦理问题的讨论日益激烈,全球对于ESG披露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逐步提升了ESG报告的披露率,并探索了适合行业特性的ESG实践路径。通过清晰的低碳目标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中国百强互联网企业不仅在行业中引领可持续发展,还展示了其在全球ESG实践中的独特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总编辑季为民指出:2024年,中国互联网企业正以负责任、透明、创新的态度,推动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企业自身的“碳账本”到广袤乡村的数字赋能,从节能减排的实际成效到数据安全的严密守护,从科技伦理、数据治理到组织建设、党建引领,我们正在ESG 与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砥砺前行,相信中国互联网行业必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为全球绿色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不竭动力。
乌镇数字文明研究院副院长司新颖表示,当下ESG 理念被赋予了全新使命——AI开启了互联网的新竞争时代,AI治理成为焦点,从ESG高度审视,AI治理实质是人的治理,是对技术与社会的规范、对秩序与命运的把控。唯有秉持ESG理念,强化行业自律与协作,才能有效管控AI风险,构建健康可持续的互联网生态,实现自身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平衡,在数字浪潮中稳健前行,并引领行业迈向更高的ESG标准,这需要全体互联网企业共同努力。
01
“碳账本”、乡村振兴与个人数据安全是各大互联网企业ESG报告亮点
对比2023年度的互联网行业ESG与可持续发展报告,2024年百强互联网企业ESG报告的披露率达到49%,比去年增长了16.67%。同时,披露总定量数据呈倍数增加,披露细节日益多维,低碳或零碳目标下路径图日益清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正逐步占据头部互联网企业心智。
AI技术突飞猛进,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日益突出。在这份报告中,我们看到,互联网企业的绿色行动尤为亮眼,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不断通过技术改造,努力降低数据中心能耗。
根据《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到2025年底,全国数据中心的平均电能利用效率PUE)要降至1.5以下,而我们的统计发现:当前百强互联网企业PUE平均值为1.274(统计限已披露企业),大家正不断为PUE值接近1而付出更多努力。同时绿色电力采购正成为新趋势,优秀的互联网企业正付诸努力与实践,推动整个行业价值链迈向更加绿色低碳的未来。
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一大批互联网、物联网从业者积极投身农业农村领域,利用数字技术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通过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让乡村好物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精准种植与养殖;开展乡村人才培养计划,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助力乡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
数字时代,个人数据安全成为焦点,而百强互联网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和努力从未间断,他们纷纷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体系,从组织架构、制度流程到技术应用等多方面发力,以确保用户个人数据的安全存储、传输与使用,积极应对数据安全挑战,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同时,在2024年数据资产入表的背景之下,数据治理正成为影响互联网企业决策的一项重要工作。
伴随AI等前沿科技的应用逐渐推开,有关科技伦理的问题也提上议程。一些互联网公司开始成立科技伦理专项组,发布越来越具体的审查规范和治理准则。与ESG相关的组织建设也得到重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SO成为企业董事会和高管层的重要设置,其工作内容与企业商业战略的关系日益紧密。
更重要的是,企业党建正成为互联网企业ESG治理的中国特色,企业党建有助于形成自上而下有效的责任治理机制,提升风险防范和管控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锚点,保驾护航。
02
数据治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发布会现场,多位互联网行业的专家、学者、投资人对“本报告”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站在行业的高度谈ESG于互联网企业的重要性。
中科院计算所上海分所原所长、交个朋友董事孔华威指出,在AI时代,数据治理逐渐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中国,数据被视为一种资产,许多公司通过制定标准,使数据资产符合入表条件,甚至未来有望成为银行抵押物。这一数据资产化趋势显示出企业对数据治理的重视。与国际标准相比,中国在数据治理方面的关注点更多集中在资产化方面,而国际上则更加注重隐私和安全等社会因素。孔华威强调,数据治理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治理的内涵正不断扩展。在AI大模型的支持下,企业可以通过数据集成来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增强搜索生成”(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即Rag)功能,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率。而这些Rag,往往是企业以通用大模型为基础进行微调形成的微调模型,这些Rag对数据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数据治理不仅仅是数据的简单管理,而是需要更高标准的数据清洗和结构化处理,以满足AI模型训练的需求。
随着AI和大模型的引入,数据安全和隐私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国际视角下,企业不仅要确保数据的内部安全,还需考虑社会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这种对数据治理的社会责任考量在国际企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尽管国内的ESG标准在逐步提升,但在全球标准的引导下,中国企业还需更多关注数据治理中的隐私和社会责任,以此提升企业的整体认知水平。
事实上,AI的到来不仅带来技术层面的突破,也将对互联网产业产生深远影响,它可能会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影响贸易结构和生产模式的转变。AI的自动化特点使得它能够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不再仅限于特定岗位。这意味着企业在引入AI技术时,需要对其整体流程进行调整,以适应AI带来的全方位变革。
这就需要企业在确保利益增长的同时,也需关注如何平衡社会责任和商业利益。企业不仅要考虑AI技术本身的应用价值,更要关注其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以实现可持续的增长。
“本报告”展示了百强互联网企业使用绿电的情况,而孔华威认为,未来,数据中心的能源管理将会更注重绿色能源的利用,尤其是如何实现稳定的电力供应以满足数据中心的需求。
目前,企业的绿电、绿证交易,以购买为主,孔华威提出,假如将绿电以“Token”的方式计量,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有助于能源的合理分配,也为未来的数据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03
重视ESG以应对AI对人类的威胁
“本报告”调研发现,伴随着 AI 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它在对社会各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伦理问题,如算法偏见、因决策不透明带来的信任、人机关系等问题。一些互联网公司开始成立科技伦理专项组,发布越来越具体的审查规范和治理准则,旨在构建安全的、令人信赖的大模型,打造平等及共享的人工智能。
而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关于AI治理的话题,讨论甚热。行行AI董事长、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AI应用工作组执行组长、顺福资本管理合伙人李明顺点评指出:“随着AI的快速发展,ESG的概念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AI不仅是一项突破性技术,赋予人类巨大力量,它带来的破坏性也不容忽视,甚至可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AI的强大力量已经具备‘核武器’般的潜在风险,而在此背景下,企业和社会必须更加重视ESG,以确保科技的良性发展和人类的长期利益。”
李明顺指出,ESG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冲突是一个核心问题。不同国家和企业往往从自身的短期利益出发,对可持续发展问题产生分歧。短期利益的不平衡,导致人类的盲目性、劣根性,过去几十年,人类重复走了很多倒退之路,如发动战争等。这种短视行为会导致更多的冲突和倒退,阻碍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追求。他认为,全球对ESG长远利益是一致的,只有在保持和平的前提下,各国才能实现真正的ESG目标。而当前ESG与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层面仍然缺乏共识。由于现有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等的影响力减弱,各国缺乏有效的全球规则。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需要更加一致的准则,类似于当年加入WTO时设立的全球贸易规则。这些规则可以为企业提供指引,让各国在ESG领域形成统一的行为规范。
未来的社会治理中,算法和智能可能成为一种制度。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很多领域将由算法管理。这不仅包括日常生活,还涉及到治理的方方面面。算法治理将覆盖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难以触及的日常领域,深刻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科技力量的极化意味着少数强者将拥有超乎寻常的权力,而这可能带来社会不平衡。因此,企业在科技极化的时代更需承担责任。ESG的含义已经不再局限于环境保护或社会责任,而是扩展至如何与智能技术和算法构建协调发展的生态关系,确保社会的平衡与可持续。
李明顺认为,马斯克不仅仅是位网红企业家,他更是一位“ESG全球主义者”。马斯克在中国和美国两个大国之间用产业建立链接关系 ,让中国政府相信他是愿意跟中国交朋友的,或者说是有共同利益的。他也希望美国变得更好,而不要陷入到人类冲突中来。
另外,他要去火星建立第二个家园,他就是怕人类的仇恨可能引发大规模杀伤性战争,或者地球毁灭,希望有个备份,“从这个角度看,伟大的企业家已经在ESG领域里做出了伟大的表率。”李明顺如是说。
04
ESG是长在互联网企业身上的“羽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意识到,只有实现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和共同发展,才能真正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企业不仅面临着外部生态环境的考验,更需要协调自身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中国互联网即将迎来30年,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参与并观察了中国互联网30年来的发展历程,他将这30年划分为6个阶段,并指出了不同阶段,互联网企业对于ESG的思考与行动。
第一阶段(1995年——1999年),互联网处于萌芽期,企业关注点主要在技术探索上。由于社会环境尚未成熟,互联网企业得到了社会一定的包容度,得以自由发展。
第二阶段(1999年——2002年)是互联网泡沫破裂阶段,市场对互联网企业的态度转为审慎。
第三阶段(2003年到2008年),互联网行业复苏,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新兴业务迅速崛起,这一阶段互联网企业迎来了增长高潮。
第四阶段(2008年——2013年),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用户规模剧增,企业从小规模增长到上市并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
第五阶段(2013年——2019年)则是资本的狂飙阶段,企业大量并购,扩展到多个领域,形成了平台型巨头。目前,互联网行业已进入第六阶段,面临着反垄断的压力和多方的监管,企业逐步回归自身定位,重新定义商业行为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
现阶段,ESG得到了互联网企业的高度重视,既反映了企业内外部是环境的相互作用,也折射出企业意识的觉醒。企业逐渐认识到,环境不仅是生态环境,更是包括自身在内的商业生态。因此,企业行为的转变不仅仅是一个管理上的选择,而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结果。
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社会成本应被纳入整体成本中。这种“成本效率”意味着企业在环境和社会责任上的投入,可以带来长期的效率收益。这种理念不仅适用于企业,还对国家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只有通过平衡外部生态系统与自身发展,企业才能在低摩擦成本下实现长远发展。
事实上,早期互联网企业对于ESG的认知相对狭隘,就是做公益,或者捐款、捐电脑等,ESG理念也未能深入到企业内部。
胡延平认为,“商业才是最大的慈善”,这意味着企业的社会责任和ESG理念应当融入到日常经营中,成为企业的内在要求,而非外在装饰。打个比喻,ESG绝对不是企业的“装饰品”,ESG领域的每一个细分点,都是长在互联网企业身上的“羽毛”,无论拔掉哪一根都会痛,都会出血。“一家真正将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融入业务的企业,便是在日常实践中实现了ESG。”
当前,我们进入了互联网产业的第六阶段下半场,也是AI的上半场,科技极化给互联网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责任,AI和算法的力量不断扩张,使得企业拥有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甚至影响到社会结构。未来的社会治理将包含“算法治理”,即算法将不仅应用于企业,还会逐渐承担公共治理的角色,甚至成为一种制度。这一趋势使ESG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再仅仅是绿色环境的治理,而是关于人类与智能技术关系的整体社会环境治理。
胡延平反复强调,ESG不再是“被动”和“装饰”,而是一种与企业业务深度融合的模式,不仅意味着生态责任,更是在科技力量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构建社会责任的生态体系。这种广义的ESG并不是简单的环保,而是整个社会的结构性调整,企业必须在此背景下重新认识自己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通过选择和行动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
胡延平认为,科技带来的变革是巨大的,中国互联网企业需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智慧,通过ESG框架把握住窗口期,利用科技带来的力量进行积极的治理创新。
未来,《中国经营报》、中经传媒智库将持续关注互联网企业以及全行业在ESG领域的发展行动,挖掘优秀案例,通过论坛活动、智库闭门会等方式进行深度研讨与传播,共创、共建互联网企业的ESG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