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景学院《地球科学与人类未来》课程中,教师以一场博物馆的奇妙之旅,重新定义了教学的模式,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一次对传统授课方式的诗意颠覆。2024年11月9日,远景学院《地球科学与人类未来》课程教师陈思含,引领教学班踏上了前往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实地学习之旅。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亲身体验,将课程知识实现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联动。
早上八点,陈思含老师首先向学生们详介绍了实践活动的目的地——重庆自然博物馆。这座西南地区知名的自然科普教育基地,凭借其丰富的藏品和多样的展示形式,成为了本次课程实践的理想选择。藏品涵盖了地质矿产、古生物化石、动植物标本及生态环境模拟等多个领域,和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将课堂从传统的教室转移到充满生机与奥秘的重庆自然博物馆时,学习不再局限于四壁之内,而是与广袤的自然世界和历史长河紧密相连。陈思含老师的讲解如同一把钥匙,轻轻开启了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学生们仿佛穿越了时空,亲眼见证了地球亿万年的沧桑巨变,从地质矿产的纹理中感受大地的脉动,从古生物化石的静默中聆听远古生命的回响,从动植物标本的栩栩如生中领悟生物多样性的奇妙,从生态环境模拟的逼真再现中体会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在“地球的过去”展区,学生们与远古生物的神秘面貌不期而遇,每一块化石都激发着他们对自然变迁的无尽好奇。汤晶同学在参观后感慨:“在这里,书中的理论概念化作了眼前的实物,自然的魅力在第一视角下展现无遗。”
“动物星球”展厅中,张森凤同学被一堵“眼睛墙”深深吸引,她体会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多样性:“这些生命体,无论是振翅飞翔还是缓缓爬行,都在自己的生命轨迹上创造着奇迹。我们,作为生态链中的一员,对自然的每一份关爱,都是对未来的承诺。”陈俊杰同学则在博物馆中找到了他的最爱——剑齿虎骨骼标本,他对这次体验赞不绝口:“这种实地参观的方式,让课程变得生动而真实,自然的神奇触手可及。”
随后,学生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走进了恐龙厅和进化厅。在这里,形态各异的恐龙骨骼和史前生物化石成为了他们关注的焦点。学生们好奇地观察、热烈地讨论,试图揭开这些古老生物背后的神秘面纱。而在贝林厅的动植物标本展区,学生们更是仿佛置身于一个活生生的自然世界,从茂密的森林到广袤的草原,从深邃的海洋到雄伟的高山,各种动植物的标本栩栩如生,从课本上走到了眼前。
活动的最后一站,学生们走进了博物馆的互动体验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他们模拟了探险体验,亲身感受到了科学探索的乐趣。此次参观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收获了丰富的课外知识,更增强了他们对自然和科学的热爱与兴趣。
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方式,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具体,每一个展品都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教学案例,激发了学生们无限的想象力和探索欲。他们不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主动的探索者,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用思维去连接过去与现在,理论与实践,科学与生活。远景学院一直秉持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此次活动正是学院实现教育目标的具体展现。未来,课程将继续组织更多类似的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让学生们在实践中领悟地球科学的真谛,共同守护我们共同的未来。
远 景 学 院
PROSPECT
&
COLLEGE
| 有趣有温度 有料有态度 |
编辑 | 刘志怡
责任编辑 | 杨中原
终审 | 李梦瑶
远景学院新闻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