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旅游]快看,”白塔抹烟“的美景来了!

文摘   2024-09-01 15:29   四川  


摄影:缪体波



编者按


威远“古八景”分别为:镜塘夜月、沙岸晨钟、白塔抹烟紫金叠翠、横山落照、高洞飞流、古佛洪崖、老君丹灶”。

近日,威远摄影师缪体波拍到了白塔与晚霞同辉的”白塔抹烟”美景,上期,我们推送了”老君丹灶“的美景,这次是”白塔抹烟“,你还想看哪个景?欢迎留言评论。




白塔抹烟  在城东半里。塔迹半存,晨昏之间,烟云铺抹,如巨笔欲挥霄汉,而善自藏锋者然。
县志里提到晨昏之间均可现白塔抹烟的美景,而这次摄影师缪体波拍到的是太阳初升之时的“白塔抹烟”

清乾隆《威远县志》

威远白塔,始建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为七级塔,倒塌于清初。今人所见的威远白塔,又名敷文塔,是由知县董淳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主持原塔基上重建的五级塔,塔高16米,底座围长22米,密檐式呈六方形,石塔基,塔体由特制砖砌成,塔室内有螺旋式梯级,可登顶层俯瞰县城全貌,第一级塔门匾额“云路初骞”由知县董公题写。威远白塔现为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塔位于威远县城东郊的文笔山上,登上塔顶可俯瞰全城。(温馨提示:出于安全考虑,塔已关闭,现已不能登顶。)

阳光下白塔如玉树临风,光彩四溢,每当薄暮冥冥,远观白塔,为烟云所绕,若隐若现,

景象甚是壮观,古人称为“白塔抹烟”,是威远一大绝妙景观。

威远白塔不仅是威远古八景之一,更是威远的地标建筑。

关于白塔,还有一个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威远有一户姓余的人家,他们十分富裕,并且余家公子在朝廷当官,有钱有权有势,他们总是欺压百姓,百姓们敢怒不敢言。有一天,一位老者经过这里,听了当地百姓的遭遇,下决心帮助这些可怜的百姓。于是四处筹钱,建起了白塔和下桥。并告诉人们:桥是弯弓塔是箭,箭箭射中余家院。老者走后不久,余家公子被罢官,余家也逐渐衰败下去。

这只是个传说,真假无法查证,就当听个故事吧!

白塔抹烟,是清中期威远八景之一。乾隆《威远县志--地理志八景》记载:“白塔抹烟,在城东半里,塔迹半存,晨昏之间,烟云铺抹如巨笔欲挥霄汉,而善自藏锋者然。”

清朝乾隆时的威远古塔,旭日临塔,残阳晚照,高耸的残塔,烟云缭绕,残塔时隐时现,美轮美奂,宛如人间仙境。

李南晖知县美其名曰白塔抹烟,并将其列为威远八景之一。至今,文人墨客流连吟诵白塔抹烟之景,已二百四十余年矣。

附:李南晖知县所作《白塔抹烟》诗作一首               

  白塔抹烟(李南晖)

山上有白塔,谁识其颠末。危然俯群峰,颓然学囊括。

锋颖久不施,圭角久以脱。晨昏自今昔,烟光淡如抹。

浮云终日驰,微曖有时豁。皑若匹练横,色岂易裘葛。

东余沧海日,西余陇头月。晴岚布太虚,瑞气满林樾。

我们大威远的美景,你还想看哪个?欢迎留言评论。

摄影:缪体波

部分文字来源于:陈廷德《白塔抹烟》人文之美景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友、合作商家、网络,不代表“最威远”观点,请自行甄别。

不要个人私存起,放到朋友圈子里,让更多人看斗!

稿

  最威远微信公众号已开通原创保护及赞赏功能,特向所有徒步、文学、摄影、美术、书法爱好者征集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可由粉丝打赏。赞赏收入的70%支付作者。

投稿邮箱:2470799330@qq.com

  随时期待你的来稿,让我们一起来为威远的发展助力!

最威远QQ交流群:128246415

报料邮箱:2470799330@qq.com

本期编辑:小远

更多精彩内容:

【威远摄影】威远这么美,你知道吗?

【威远旅游】近日,威远再现“老君丹灶”奇景

【威远文史】回眸周家坝

【威远文史】白龙池与山王殿

威远文史】山王镇:宋兴禅刹真觉寺

【威远记忆】葫芦口名字的由来,你晓得吗?

【婆城故事】严陵镇的由来……

【威远文史】简谈唐代威远县治的迁徙

【威远旅游】有古墓有故事有塔洞的鸡冠岩,你去过没?
【威远发现】白塔山惊现双头狮?


加小编微信拉你进威远人自己的群 


  


最威远,威远人自己的微信公众号

最威远
威远人,威远事,尽在掌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