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旅游】大字岩

文摘   2024-11-22 10:27   四川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编者按

天堑穹窿,方山如炬。威远,拥有高达640余平方公里的穹窿地貌,被称为“世界第七大地质奇观”。威远先民凭借方山之险,修筑了华夏第一古砦群落(“砦”同“寨”),借以抵御外侵、躲避战乱、预防匪患和瘟疫,如今成为威远旅游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上期介绍新场镇红豆村的清风寨时,我们提到了神秘大字岩,那么到底有多神秘呢?一起来看看!

文中,陈钟梁老师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对这些进行了一些考证,也引用了一些传说和故事,仅为其个人观点,供爱好者参考。

      而在《神秘大字岩与清风寨(陈秋瑾)老师的文章中提到的传说为:大字是吴绍游的朋友陈八(半)仙所题。

      传说终归是传说,而大字的具体来源是怎样的?究竟为谁所写?这个只有留待有心之人来解了。



大字岩探秘


作者:陈钟梁

▲大字岩

新场镇,有一个大字岩,座落在红豆村第九组的大坳口与小坳口中间。那儿有一座平顶方桌山,山上树木葱茏,山脚梯田层层,山后是吴家大院,山前是罗家大房子。


向山正面仰望,绝壁上赫然写着“×羽凌霄”四个大字。


大 字 岩

大字岩默默地接受着大自然的洗礼,任凭风吹日晒。在长长岁月中虽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芒,却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神秘感,它特有的一股灵气正在翘首以盼,期待重现金身的辉煌

大字岩地名叫白岩子,当地人只知道自从在数十丈高的悬崖绝壁上刻有“×羽凌霄”四个大字以来,人们便习惯地改口称它为“大字岩”,迄今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据祖辈们相传,大字岩来历不简单。

整个大字岩壁总长约二百余米,高约二三十米不等。岩壁陡峭略往内倾,岩顶一片苍翠的青松覆盖整个岩身,使岩壁永久保持白灰色。字体高约一点三四米,宽约一米,笔划圆滑,气势雄浑。由于多年来雨水冲刷,字体色泽已和岩壁相混,只剩下镌刻的字形和骨架还能辨识。字的间距约五六尺,左右两端各有上下题款,只是字体太小形体圆浑,肉眼远观不易辨认。

首  字   之  谜    

石壁上的“×羽凌霄”第一个字究竟读什么字,令人难以琢磨。

最像“”字,认作“”意义上也说得起走,认成“”字,又觉得气势不够大。此字是何人所写至今无法确认。

×羽凌霄”四个字是何含义,也有不同的理解法。第一种“”字,含意是否似大自然的星空而作,或者说以大字岩顶上黑神庙有关。第二种“”字,根据地理龙脉含义形象而作。第三种“”字,与人和动物伸展羽毛冲向凌霄。无论哪一种理解,至今已无法考证,大字岩也因为题字悬念而多了一种神秘感。

最让人惊奇的是在这块大字岩旁边,并没有任何可攀附的东西,这四个字到底是怎么题上去的,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

根据四个大字左右两端的上下题款的五个小字,上款仅现“……凰翔致”,后三字明显,前两字模糊难辨。下款五个字较明显,笔划圆浑,字体模糊但还能辨认。大字左边下落款写的是“清风野老题”,根据“清风”二字,也许此字属于李南晖留下的笔墨,因李南晖民众称为清风祖师

威远县县志记载:清朝年间,书法大师李南晖曾在威远治县任职14年,任内修城修志、修桥筑堤、政绩卓著,创立青峰书院、办学育人,把威远治理得政通人和。辞官后便来到青峰古砦山上,苦心钻研医术,成了神医,人们尊称他为清风祖师。                   

传说一天,李南晖云游观山寻脉路过此地,停步下来观察了周围的地形地貌,认为此地是一处风水宝地,日后大有可为。于是,飞身停在悬崖绝壁上提笔挥毫写下“×羽凌霄”四个擘窝大字作为风水宝地记号。无论是谁写下的,从字体笔锋上都能称得上是书法大师,绝无多有。

关于大字岩的题款同时也使人费解:在大字的前面提款留下“清风野老题”五字。整体是行楷,但也有草书韵味在里面。所以现有“清风野老题”款,证明这是李南晖清风祖师留下的神笔迹。自从祖师写下大字后,人们个个都到大字岩上面黑神庙内去朝拜,消息一传开,几百公里以外的名人雅士也慕名而来,有钱财主也纷纷骑马座椅前来烧香拜佛。

在这些信徒中,一位有钱人士,得知李南晖的轶事,为传承他的书法艺术,彰显白岩子的大字,便出资雇请刻工师傅将岩壁上“神羽凌霄”四个大字和上下题款用金箔朱漆漆刷装饰成金光闪闪摩崖字。只要太阳一出来,照耀在大字岩上,四个字闪闪发光,金光四射。自那以后,大字岩更显得神奇有灵,清风祖师李南晖一时间成为人们敬仰崇拜的神人。

后来人们都知道这里是风水宝地,有诗人对此块风水宝地做诗赞颂:        

神羽凌霄大字岩,  风流文采胜蓬莱。

绿裁歌扇迷芳草,  红豆相思真情传。

风水神笔显盛世,  神仙有幸把名记!

名岩大字邀游赏,  相聚名流到此来。

关于白岩子大字辉煌时光,其能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前二十年从荣县回新场,出了墨林场(距荣县城30里,距大字岩30)便能看见大字岩的四个金光闪灼的字;中间二十年要到荣威交界的卡房店(距离10余里)才能看见;后二十年只有来在大岩对面曾家湾坡顶上才能看到。现在只能站在大字岩脚下才能看清楚四个大字。

红豆村峭壁上的大字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究竟此字是如何题上去的,又是谁写的,为什么要题字在此,不知何来由?原来人们都把四个大字读作“神羽凌霄”,后又有名人雅士把四个大字认定为“坤羽凌霄”,直至2011年5月16日,新场中学校退休教师王森高和曹顺富、唐尧坤三人一起去青峰砦采访拍照,关于“大字岩”的传说才有了新的发现

上午9点半钟左右,他们三人来到了大字岩山脚下的小公路上,仰视绝壁上赫然现出“伸羽凌”四个大字。唐尧坤用简易摄像机,站在公路上选了几个位置,从正面角度拍下四个大字,翻开视频一看,顿时让他们感到吃惊的是,其中首字“神“字的写法有误,不是传说中的“”字而是一个单人旁的“”字,只不过其写法是将“”字旁的笔划“丿”和“丨”连写成“亻”远看略似“礻”字旁,被误传为“神羽凌霄”的“神”字了,实际为“伸羽凌霄”。但从意义上读着“神羽凌”才合乎情义。

题  款  之  谜

如今我们无法考证书写镌刻的来龙去脉,而更让人们费解的是大字的落款

面对岩壁,能看见岩壁上几处刻写的小字,其中一处较显眼的地方用錾子竖刻的几行带有记录性质的文字,字体约碗口大小,笔划与普通楷书略有不同。现模拟如下:

​从以上文字来看有两处不好理解,

则同下文的“大字”连接不起来,若理解为“書字则易理解为”大仙降書大字”,此地更名为 “五里村”。

明显缺少笔划,意指什么,也令人费解。

距此字左边数尺壁上竖刻着“五里村”三个正楷字,字体略大端正规范。再往左行数步远的壁上“下地门”和“上天梯”两处提示语,正楷字体略小。何处是“地门”,何处是“天梯”,尚不得而知。

在大字岩沿着脚壁往左边看,上面就刻着“上天梯”三字处,但见一尊独立的石柱(实际是一片与整岩体分离的一座小山体的侧面观)顶上长满青松翠竹,活像一个丈人峯。小路就在它的背后,走近时才发现是一条狭缝,其约二三丈,约两丈,上窄下略宽,恰似一道似的,“下地门”指的正是此处,从上而下,好似下地之门。

其中第三字可能是“元”字少了一撇,隐含有谁能占据此地有可能出武状元的暗示。所以当时留下这样一句传言:

风水宝地大字岩, 一条石龙下江南;

谁人能葬出宰相,  江山要坐十五年。

后来人们在这风水宝地上,修了一座古庙叫黑神庙,若要上下都要经过“上天梯”和“下地门”。

过去黑神庙曾经热闹兴旺过,红豆村每年正月元霄节耍龙灯,都要在黑神庙出龙和收龙,大年初一也有很多乡民到庙里敬神祈福,现在已经成了废弃荒坡,仅存的也已残缺破损

以前只是道听途说有关“大字岩”的神秘传说,只知道大字岩上有“神羽凌霄”四个大字,其由来不详。好得有王森高等人亲临现场探幽访秘,对揭开大字岩神秘面纱有了新发现,为后人更进一步破解神秘大字岩传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我们的认识水平和鉴别能力有限,且又无现代的精密的探察仪器,对于四个大字的来历仍然无法了解。

神羽凌霄”、 “坤羽凌霄”、 “伸羽凌霄”为何意,它代表的是什么含义?至今仍是一个谜,不过,正是因为这个未解之谜,才给红豆村增添了几分神秘、朦胧之美。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友、合作商家、网络,不代表“最威远”观点,请自行甄别。

不要个人私存起,放到朋友圈子里,让更多人看斗!

稿

  最威远微信公众号已开通原创保护及赞赏功能,特向所有徒步、文学、摄影、美术、书法爱好者征集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可由粉丝打赏。赞赏收入的70%支付作者。

投稿邮箱:2470799330@qq.com

  随时期待你的来稿,让我们一起来为威远的发展助力!

最威远QQ交流群:128246415

报料邮箱:2470799330@qq.com

本期编辑:小远

更多精彩内容:

【威远旅游】不仅有清风寨,天然石佛,还有神秘的大字岩……

【威远文史】来看看,“现代徐霞客”眼中的南宋穹窿古寨群是怎么样的

【威远旅游】作为威远人,一定要了解的威远穹窿、威远古寨来了,全是干货!

【威远旅游】神奇的穹窿古砦

【威远游记】神秘大字岩与清风寨


加小编微信拉你进威远人自己的群 


  


最威远,威远人自己的微信公众号


  

最威远
威远人,威远事,尽在掌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