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旅游】有古墓有故事有塔洞的鸡冠岩,你去过没?

文摘   2024-08-20 11:52   四川  

佛藏岩中


穹窿奇峰鸡冠岩位于威远县镇西镇(原庆卫镇庆团村七组),由于峰体峭壁悬崖、瘦薄裂缺,状入鸡冠而得名。


秀美鸡冠岩

     

      鸡冠岩奇峰由威远穹窿地质构造运动和远古山体崩塌叠加形成,其地貌形态在威远穹窿奇峰中别具一格。仰望鸡冠岩,正面峰体因远古崩塌和风化而显现出一尊巨大的佛像,佛头佛脸佛身轮廓朦胧可见,让人感叹大自然雕琢的鬼斧神工。


仰望鸡冠岩


明代古墓


鸡冠岩下因山体崩塌滚动形成巨石阵。乱石丛中,有仿木结构的石质古墓多座。


明代古墓的石门


主墓形制较大,墓门斗拱翘檐、条石捲拱墓道、墓内石柱及雕刻依稀可见,具有明代墓葬特点,墓顶盗洞多个,提示该古墓早已被盗。


明代古墓墓室


罕见的巨石塔洞


最奇特的是明末石工在一块方形大岩石上开凿的塔洞。


塔  洞

      

      塔洞坐北向南,岩石露出地面高约3米,长宽约6米。洞门高1.5米,宽1米。塔洞内高2米,长宽各3米,除洞门所在的南面外,其余三面均开凿有双层佛龛,北面的主佛龛较大,东西面的较小,两排约20个。


塔洞内景


      佛龛深0.5米,长宽在0.3米至0.6米之间。佛龛中的佛像已毁,只残留少数石雕佛像的残肢断臂堂。


塔洞内的佛龛


洞门外右侧石壁上凿刻记事碑一通,碑文内容为:“大明崇祯(1628-1644),岁在庚午(崇祯三年)秋,林钟月吉旦,修镌塔洞。僧福宽,号瀛洲和尚,续徒慧坚,续知敖,以为永代昭远记耳。石匠:刘可清、何文元。”。在碑刻右侧石壁上还有一官帽人物头像石刻纹,其官帽具有明代特征,下刻“三两三钱”数字纹,其人物数字刻迹与碑文刻迹年代一致。


此处摩崖石刻记载塔洞开凿于明崇祯时期,主持号“赢州和尚”


火烧红灯寺的传说


据当地群众介绍,鸡冠岩下曾建红灯寺。红灯寺规模宏大,曾有五大殿,来往商旅到此焚香还愿,曾经香火鼎盛一时。明代时,寺庙里的和尚六根不净,设计了机关暗室,诱骗掳掠到寺庙里烧香还愿的村姑,藏于暗室里供他们享用。附近的村姑不断失踪,人们发现寺庙里的和尚不断地购置针头麻线,和尚们还偷偷地购买酒肉,引起了群众的怀疑。群众将这事报到官府,官府却置之不理,由此激起民愤,一怒之下,群众一把火烧毁了红灯寺,结果,在寺庙的暗室里救出了许多失踪的漂亮村姑。于是,“火烧红灯寺,现出美人来”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明代官人像及”三两三钱“石刻


威远特聘史志研究员陈廷德考察后认为:

鸡冠岩奇峰是威远穹窿中的一处小型自然文化风景,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巨石洞窟和明代石刻具有较高的文史价值:一是巨石洞窟建筑形式奇特,在威远穹窿地区稀见。二是石洞窟开凿于明末崇祯三年(1630),是威远残留不多见的明末古建筑。三是巨石洞窟开凿施费官银“三两三钱”。四是明末在此古寺修行的高僧释福宽,法号“瀛洲和尚”,他是一个日本僧人,这是明代中日民间交流的重要佐证,在威远的佛教活动史上是一件不能忘却的记忆。



资料来源:陈廷德《重访穹窿奇峰鸡冠岩》,杨俊德《红灯寺塔洞探秘》

图片摄影:冷国文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友、合作商家、网络,不代表“最威远”观点,请自行甄别。

不要个人私存起,放到朋友圈子里,让更多人看斗!

稿

  最威远微信公众号已开通原创保护及赞赏功能,特向所有徒步、文学、摄影、美术、书法爱好者征集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可由粉丝打赏。赞赏收入的70%支付作者。

投稿邮箱:2470799330@qq.com

  随时期待你的来稿,让我们一起来为威远的发展助力!

最威远QQ交流群:128246415

报料邮箱:2470799330@qq.com

本期编辑:小远


更多精彩内容:

【威远摄影】威远这么美,你知道吗?

【威远游记】快来看,游客眼中的威远是啷子的……

【威远文史】回眸周家坝

【威远文史】白龙池与山王殿

威远文史】山王镇:宋兴禅刹真觉寺

【威远记忆】葫芦口名字的由来,你晓得吗?

【婆城故事】严陵镇的由来……

【威远发现】白塔山惊现双头狮?

【婆城记忆】南街子油坊

【婆城故事】鱼尾坝不是余家坝,你晓得吗?

【婆城故事】威远老城墙的故事你晓得吗?

【威远关注】威远为啥子又叫婆城呢?


加小编微信拉你进威远人自己的群 


  


最威远,威远人自己的微信公众号




最威远
威远人,威远事,尽在掌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