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认口译学:理论建构与实践增效--康志峰
作者简介:康志峰,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研究方向:口译理论与实践、翻译学、认知(体认)口译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现代技术的中国高校学生口译认知灵动性及译效研究(21BYY007)”。
摘要
口译研究经历了对“译员、质量、双语、文化”等本体论研究之后,出现了“认知”转向。随之,口译学(IS)为基础的口译认知心理学(CPI)、认知口译学(CIS)等口译认知跨学科研究亦在我国飞速发展。本文旨在与时俱进,引领口译学术前沿,走在口译研究国际舞台中央,开辟新径。以唯物主义、哲学主义和认知主义为理据,提出了“体认口译学(ECIS)”之新观。在ECIS基础、定义、研究方法、学科架构、多模态口译教学等层面进行了ECIS理论建构,使译员、尤其是学生译员互动体验与认知加工结合,实现口译增效。本研究为口译研究提供了崭新视角,拓宽了新路径。这不仅丰富了口译认知学科研究内容,充实了对硕、博研究生的ECIS教学,而且更重要的是臻完美口译之境,奏高质口译之效,达ECIS之旨。
Title: Embodied Cognitive Interpreting Studies: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ing Synergism
Abstract
After the ontological study of “interpreter, interpreting quality, bilingual skills, and culture”, there is a “cognitive” turn in the filed of interpreting research. Th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es on interpreting cognition such as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Interpreting (CPI) and Cognitive Interpreting Studies(CIS) based on Interpreting Studies(IS) are accordingly developing rapidly in China.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lead the interpreting academic frontier, walk in the center of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of interpreting research, and open up a new research path. Based upon materialism, philosophism and cognitivis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concept of “Embodied Cognitive Interpreting Studies (ECIS)”, and makes a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n the basis, definition, research methods, disciplinary framework and multimodal interpreting teaching of ECIS so as to enable interpreters, especially student interpreters, to combine interactive experience with cognitive processing to achieve interpreting synergism.This paper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and broadens a new path for interpreting research. It not only enriches the research content of cognitive interpreting discipline and ECIS teaching for postgraduates with their master’s and doctor’s degrees, but also more importantly, makes interpreting perfect, achieve high-quality interpreting effects, and attains ECIS goals.
Key words:Embodied Cognitive Interpreting Studies (ECIS); materialism;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disciplinary framework; interpreting synergism
1. 缘起
口译并非在社会真空中完成,译员在真实工作场景中的意义协调(刘泽权、丁立,2019:746)、口译质量评估、双语技能转换(康志峰,2018a:84-89)、文化口译等曾一度受到口译界的关注。然而,我国口译研究在经历了对“译员、质量、双语、文化”等本体论(Ontology)研究之后,出现了“认知(cognition)”转向。凸现了在口译实践行为的基础上,以口译学(Interpreting Studies, 简称为IS)为基础的口译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of Interpreting, 简称为CPI)、认知口译学(Cognitive Interpreting Studies, 简称为CIS)等口译认知跨学科的转向,而且口译认知跨学科研究在我国飞速发展。在口译研究转型的新形势下,如何开辟新径,与时俱进,研究创新,走在学术前沿,跨入口译研究国际舞台中央,更重要的是如何为臻完美口译之境,奏高质口译之效,进而具有我国自己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增效乃是本研究之要旨。本研究认为,随着全球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后现代哲学(Postmodern Philosophy)、翻译学(Translation Studies, 简称为TS)以及IS研究的不断深入,从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 简称为CL)到体认语言学(Embodied-Cognitive Linguistics, 简称为ECL)(王寅,2014:62)、从认知翻译学(Cognitive Translation Studies,简称为CTS)到体认翻译学(Embodied-Cogni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简称为ECTS)(ibid., 2021a:1/2021b:44)、从CPI(康志峰,2013)到CIS(康志峰,2018b:12)等迅猛发展的学术潮流下,当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口译研究理论以飨专家学者。为此,本研究提出体认口译学(Embodied-Cognitive Interpreting Studies, 简称为ECIS)(康志峰,2022:1)概念,对之进行理论建构、学科架构以及实践增效探研。
2. 嬗进与现状
2.1 嬗进
2.1.1 溯源
口译是译员将源语(source language, 简称为SL)的话语内容用目的语(target language,简称为TL)转述出来,这种口头转述的过程称之为口译(康志峰,2020:2)。口译作为一种交际活动,从远古时代部落与部落之间的联系交流随即开启。《国语·周语中》韦昭注:舌人,能达异方之志,象胥之官佐证(唐家璇,2000:297)。据此,“舌人”(ibid.)堪称中国古代最早的译员。
2.1.2 口译职业产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事务的增多,口译活动亦日益增加。一战末期,1919年的巴黎和会首次打破了法语在国际会议和外交谈判中一家独大的地位而借助英、法两种语言的口译进行谈判,从此职业口译正式登上了国际舞台(张维为,2000:3)。国际合作的不断扩大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促使当今国际社会交流日趋频繁,如今职业译员亦日趋活跃,口译作为一种职业在社会各行业蓬勃发展,前景广阔。
2.1.3 口译学科形成
口译作为学科,长期以来却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新中国成立以后,翻译学科才逐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王克非,2019:820)。口译作为翻译的分支学科,近三十年来同样亦是才从无到有,渐进发展。国际上,虽然训练口译专门技巧的课程开发可追溯到20世纪早期,但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关于课程问题的系统研究仍然十分有限(仲伟合等,2021:208),尔后随着口译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完善,逐渐走向成熟。康志峰(2020:604)在Babel发表的“The construction of a Practice-Teaching-Research (PTR) model for the accomplishments of college interpreting teachers in China based on the diachronic comparison”一文提出了中国高校口译教师队伍发展的“实践”“教学”“研究”即PTR(Practice-Teaching-Research)三位一体的模型建构使我国口译学科及教师队伍发展更加完善。
2.1.4 口译研究进展
口译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国家以赫伯特和罗赞(Herbert & Rozan)为代表的日内瓦译员以自身的口译实践为基础出版了“手册式”的著作,这标志着西方口译研究的开始(Gile, 1994:149-158)。60年代兴起的实验心理学研究推动了口译研究的进程;70年代以“释意理论”为标志的“巴黎学派”曾长期占据西方口译研究的主导地位;80年代以意大利的Trieste口译大会为转折点,口译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体现了主题研究多样化和研究方向的重新定位,同时跨学科研究开始兴起,如口译的神经语言学和神经生理学研究、口译认知心理学(康志峰,2013)研究、口译语篇学研究等;80年代至90年代,口译的学科地位基本确立,由此建构了多模态的口译研究(康志峰,2020:14-15)。
2.2 研究现状
2.2.1 口译认知研究之先河
早期的口译研究主要是职业译员的经验总结和口译技巧方面的研究,而这些研究主要以教学为目的。一些心理学家也纷纷涉足口译研究,他们大多采用实验法和观察法,研究同传中的时间间隔、注意力分配、停顿、记忆等问题,一些学者如吉尔(Gile)、拉姆波特(Lambert)、麦凯恩脱旭(Mackintosh)、莫斯-默瑟(Moser-Mercer)、斯比尔贝格(Spielberger)、凯萨迪(Cassady)和约翰逊(Johnson)等提倡更为科学的口译研究,比如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去研究,开创了口译认知研究的先河(康志峰,2013)。
2.2.2 口译认知研究的发展
纵然认知心理研究起始较早,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口译与认知心理跨学科研究却较晚。近年随着口译研究在国内外的不断发展,雅各布森(Jakobsen)等对口译认知的研究不断推进,张威(2011)出版了《同声传译与工作记忆的关系研究》,同时康志峰(2011)发表了“口译焦虑的动因、级度及其影响”(2011: 81-85)等多篇论文,出版了《认知心理视阈下的口译研究》(2012a)等专著。随着《口译认知心理学》(康志峰)专著的出版,提出了CPI(2013)概念,口译与认知心理结合的口译跨学科研究曾一度在国内口译研究领域达到高潮。
2.2.3 CIS的形成
中国认知心理研究较晚,真正意义上的口译与认知心理跨学科研究更晚,在2011-2013年口译与认知心理跨学科研究浪潮下,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倍增,如“汉英增效口译:长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的ERP实证研究”(康志峰,2016a:85)、“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康志峰,2016b:77-84+46)、“口译行为的 ERP 证据: 认知控制与冲突适应”(康志峰,2017: 92-102)、“双语代码转换与增效口译”(康志峰,2018a:100-104)、“翻译认知过程研究之沿革与方法述要”(李德凤,2017:1)等。然而,在口译与认知心理跨学科研究浪潮之巅,本研究开始反思并重新审视口译与认知之关系,认为译员的认知过程研究应该服务于口译效果,增效口译才是本研究的终极目的。藉此,本研究发表了“认知口译学:范式与路径”(康志峰,2018b:12)一文,出版了《认知口译学》(康志峰,2020)专著,对CIS做了较为完善的学科和理论建构。
2.2.4 ECIS之构念
如今,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ERP、EEG、fMRI、E-prime、SPSS、Eye-tracking、脑科学、大数据等技术的使用以及ChatGPT的出现,给现代口译研究和教学带来了契机和变革。传统的单模态口译教学日益向多模态口译教学转换。传统的口译本体论单一模态研究向口译与认知心理学、神经语言学、脑科学等多模态体认研究纵深发展。IS亦随之发展延伸出CPI、CIS等。王寅(2014:62)将CL修补为ECL,将CTS修补为ECTS(2021a:1/2021b:44),以能突显这一重大理论取向。鉴于王寅在语言学和翻译领域做了以上修补,在口译领域是否也需要做修补呢?本研究认为,认知作为一个大概念,其语义范围之大,语用范围之广毋庸置疑。体认乃体会认识,身体力行。这一体认观(Embodied-Cognition View)用于口译乃是译员本人在口译过程中身体力行,亲自体会认知源语(source language,简称为SL)信息输入、选择、接收,SL信息在译员大脑中加工处理,SL信息向TL信息转换,TL信息输出之过程。据上述理论推导,本研究本着跨学科和超学科理念将ECIS作为CIS之补充理之当然,以此弥补该领域研究之缺憾,功不可没。
3. 研究理据
3.1 唯物主义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郭沫若译,1950:30)认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人当于实践中证明真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物质是基础,意识是派生物,两者具有对立统一性,主张“客主结合论”。一方面是物质决定意识,另一方面意识也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观念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卫志强,2015:2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强调理性思维对物质进行认知加工的必要性。在社会历史进程中,人们的实践活动不断发展,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也不断深化。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转化,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反复,以至无穷,认识的内容也因此而不断的扩展和加深,这就是人类认识发展永无止境的辩证过程(夏甄陶,2011:29-30)。马克思反对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具有社会实践之内涵。ECIS颇具实践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对ECIS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3.2 哲学主义理论
除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之外,马克思主义哲学(Marxist Philosophy)、语言哲学(Linguistic Philosophy)、体验哲学(Embodied Philosophy)、普世哲学(Universal Philosophy)等作为哲学的分支对ECIS的研究同样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着当代哲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它之所以正确就在于其辩证思维方式和实践的观点。语言哲学乃西方哲学家对语言现象之研究,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最大、成果最为卓著的一个哲学流派(陈嘉映,2003)。王寅(2021b:44-46)以语言哲学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体认语言学(ECL),认为ECL是语言哲学在新时代的延续,它是以弗雷格(Frege,1892)“语义三角(Semantic Triangle)”为基础,将其中的 Sense(客观意义)改为 Cognition(客观兼主观),是对现实世界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结果。雷科夫和约翰逊(Lakoff, G. & Johnson, 1995)所大力倡导的“体验哲学”将传统的经验论和唯理论统称为客观主义理论,并对它们进行了严厉批判,从而形成了对西方传统思想的挑战,这对哲学、认知科学以及 CL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普世哲学虽然遭到了一些学者的反对,但它强调对普遍事实的发现和理解,所有和通用。这种普世观最早在宗教、神学、哲学研究中出现,尔后扩展至其他领域。从伦理学(ethics)的视角观之,普世性亦称为普适性,源于事物的共性和规律,是能够应用于所有人身上的事物以及价值观等。毋庸置疑,这些哲学理论对ECIS的研究价值不容小觑,认知主义科学理论对ECIS的研究同样不可或缺。
3.3 认知主义理论
认知主义科学理论之基础乃认知。认知是个体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个体进行信息处理的过程。它包括所有涉及到语言、意义、概念系统、知觉、推理等的心理运作和结构(Lakoff & Johnson, 1999)。传统认知主义研究核心是研究符号处理(Pylyshyn, 1980)。后认知主义(post-cognitivism)认为,人类认知从根本上建立在感觉-运动过程以及我们身体的形态和内在状态中(康志峰,2020:21)。主要特点是:①认知表征是多模态的,它存在于大脑的感知模态和我们的行为中(Barsalou, 2003);②情绪和情感过程也是认知的重要贡献者(Glenberg, 2008),我们对思维的理解必须超越符号意义上的信息处理(Ionescu & Vasc, 2014)。认知研究从传统认知主义向后认知主义的转变深刻影响到认知科学涉及到的学科领域(如哲学、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语言学等)在认识论与方法论方面的革新,也必然影响到口译研究,能够给口译过程研究和译者认知心理过程研究带来重要的启示(康志峰,2020:21)。
4. ECIS理论建构
4.1 ECIS基础
以唯物主义、哲学主义和认知主义为主体的三大主义乃是ECIS理论体系建构的指导思想,也是ECIS理论体系建构的基础。ECIS中的“体”与“认”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主义辩证法视角凸显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关系,即从口译实践中来,经过译员对SL信息的认知过程到TL信息输出的口译任务完成,尔后进行认识总结前次任务的经验和教训后又重新进入到后次口译任务的实践中去,之后再进行重新认识,总结出新的经验和理论再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从哲学主义的视角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辩证思维方式和实践的观点。ECIS中实践的重要性亦不言而喻。从语言哲学的视角观之,ECIS不仅涉及语言中之语义,而且涉足体验认知,是现代语言哲学之延续。就体验哲学而论,“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恰是ECIS中职业译员或学生译员在各类口译中之体验实践。就普世哲学而言,ECIS中凸现了“体”与“认”的普适性,尤其是适用于口译之体验与认知,显现所有人之“体”及其价值观。体验任何事物,完成任何任务均需要人之“体”,人之“认”才能实现体验之成功。由此可见,以唯物主义观、哲学主义观和认知主义观为主体的三观乃架构ECIS之理论基石,在此基础上ECIS理论体系将不断完善。
4.2 ECIS定义
根据马克思唯物主义观、哲学主义观和认知主义观为主体的三观理论,借鉴从CL到ECL、从CTS到ECL研究路径之模因,本研究在CIS的基础上衍生出ECIS,将其定义为:ECIS是在双语转换(康志峰,2018a:84)交际的情况下,译员借助于认知心理学如知觉、注意、记忆、言语、判断和决策等进行口译实践操作、口译教学、口译测试以及口译研究等过程中从事口译认知信息输入、口译认知记忆、口译认知信息加工、口译认知表达以及口译认知评估等活动,并将SL信息重新建构并转述成TL信息体认活动研究的一门科学。(康志峰,2022:3)
4.3 ECIS研究方法
一般而言,ECIS研究方法有三种:一是基于口译操作的实证研究,二是基于口译实践基础的理论研究,三是贯穿口译理论与口译实践的综合研究。具体而言,ECIS研究法:
(1)嵌入式研究法(ibid., 2021:66-71)。该方法是由本研究提出的嵌入式研究系统的崭新方法。这一研究系统将A嵌入B,形成AB融合(AB=AB)的一种研究方法(ibid.)。研究中使用的cognition → interpreting,形成C→I嵌入式,该研究凸显了认知与口译结合基于译语,又超于译语的理想认知模型(ICM),形成了CIS(ibid.)的多模态研究,实现了口译研究路径转型及其方法论革命。该方法形成了C→IO (cognition → interpreting)嵌入式、C→M→IO (cognition → meta-cognition→ interpreting operation)嵌入式以及CS→CIS (cognitive science → cognitive interpreting studies)嵌入式等之完美嵌合(ibid.),并产生了口译“体”“认”结合研究之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Lorenz, 1972)。
(2)现代技术研究法。利用现代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s)(康志峰,2017:92)检测法、SPSS和E-Prime计算解析法、眼动跟踪法(eye-tracking methods)、EEG脑电、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NIRS功能性红外光谱技术研究、血液流变检测法(blood flowing measures)等先进的技术设备对ECIS进行研究。
(3)传统研究法。该法包含反应时测量法(the method of measuring reaction times)、抽象分析法(the method of abstract analyses)、口语报告法(the method of verbal reports)、联想回忆测验法(the method of measuring recall)、电脑模拟法(the method of computer simulation)(ibid., 2021:67-68)、心理咨询法(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method)和问卷调查法(questionnaire method)等多种传统研究法。虽言此类传统口译研究法似有过时,然这些方法作为ECIS研究之补充依然适用。
4.4 ECIS学科架构
仲伟合(2016:5)从判断学科建设状态的四个指标:构成学科科学体系的分支、一定研究领域生成的专门化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人才培养的专门人才队伍、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专门设施做出判定:口译研究已经成为一门学科。因此,IS作为科学的一个分支,乃研究口译员口译操作、口译质量、认知心理、口译产出、口译过程、口译文本以及口译史等的一门科学(康志峰、徐佳朋,2019:17),其学科地位已基本确立。而ECIS将IS与体认有机结合,不仅丰富了IS的研究内容,拓宽了IS的研究思路,而且明确了IS的研究方向。ECIS不仅在“体”与“认”的理论层面,形成IS的体认观,与认知心理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构成综合的交叉学科,进行跨学科研究,而且在“体”与“认”的应用层面,对译员在口译行为中的认知心理、认知神经、认知控制、元情绪控制及其译效等进行实证研究。因此,ECIS作为IS和CIS的一门研究性分支学科,具有其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将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对之进行研究,其学科地位将不断完善。
4.5 ECIS多模态教学
正如IS、CPI和CIS可以作为课程应用于本科生、MTI、MA以及口译专业博士研究生的教学中一样,ECIS同样可以作为一门课程应用于本、硕、博的多模态口译教学。通过对学生的ECIS多模态口译教学实践活动,使ECIS理论更加完善,口译实践活动更加充实。同时,经过对硕、博研究生译员的口译行为实践体察及其口译认知过程研究,口译教师总结出提高其译效的口译增效策略,产出更多崭新口译教学研究成果。进而言之,以ECIS为理论基础,在ECIS教学中借助ERP、EEG、fMRI、Eye-tracking、E-prime、SPSS等现代设备进行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认知心理科学的口译实验教学研究,将不仅提高ECIS多模态教学质量,而且会产出更多的ECIS多模态教学研究成果。
5. 实践增效
5.1 互动体验与口译教学增效
本研究在英语口译教学实践中以ECIS理论为基础,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静态的教学内容、平面型的教学方法转化为图、音、像、影、文以及声光电结合的多媒体立体式动态型多模态教学。采用立体式网络协同教学模态、立体式虚拟仿真训练模态、立体式远程训练模态、立体式协作训练模态、师生融合性合作和生生协助式合作以及立体式多媒体个性化训练模态等多模态训练模式(康志峰,2012:34-41)。它是集“虚拟空间(VS)+虚拟实景(VR)+三维空间/立体空间(TDS)+互联网(IN)”等多维空间技术于一体的口译多模态教学模式,用公式表示为"(T+S+Te/Ta/V+C)+(VS+VR+TDS+IN)=I"(康志峰,2012:34-41)。这一互动体验型立体式的口译多模态教学模式在英语口译教学中取得了明显好的教学效果。鉴于此,以ECIS体验理论为基础理论的立体式口译互动体验教学模态是今后多模态口译教学的发展方向。
5.2 认知加工与口译实践增效
译员的口译实践活动离不开对SL信息的认知加工,因此译员认知加工努力的过程必不可少。以往的实证研究(康志峰,2016:16)表明:从SL信息输入,SL信息记忆,SL信息解码,SL信息向TL信息转换,TL信息编码,到TL信息输出正向型和有序型认知加工努力过程会使口译增效,其译效凸显;相反,逆向型和混乱型认知加工努力会产生口译负效,事倍功半,其译效不佳。因此,在口译实践中,译员尤其是尚无口译经验的学生译员掌握对SL信息正确的认知加工序列模型至关重要。
综上观之,互动体验使学生译员真正进入角色进行口译实践,并在口译实践中找差距,补短板,累经验,译增效。认知加工使学生在口译实践中掌握其最佳技能,对SL信息更好地理解、记忆、转换以便更好地使TL信息输出。藉此,互动体验与认知加工的结合,即“体”与“认”之有机结合方能促进口译教学增效和口译实践增效,方能在ChatGPT时代完成国家口译新向度(康志峰,2014:1)之口译人才培养(康志峰,2023:1)要务。
6. 结语
本文以唯物主义、哲学主义和认知主义三位一体的三观为理据,与时俱进,引领口译学术前沿,走在口译研究国际舞台中央,开辟新径,提出了“体认口译学(ECIS)”新概念;在ECIS基础、定义、研究方法、学科架构、多模态口译教学等层面进行了ECIS理论建构;在该理论的基础上译员、尤其是学生译员互动体验与认知加工结合,实现口译增效。本研究为口译研究提供了崭新视角,拓宽了新路径。这不仅丰富了口译认知学科研究内容,充实了对硕、博研究生的ECIS教学,而且更重要的是臻完美口译之境,增高质口译之效,达ECIS之旨。
参考文献
[1] Frege, Gottlob. On sense and nominatum [A]. In Greach. P. & M. Black (eds.). Translation from the Philosophical Writings of Gottlob Frege [C].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892.
[2] Gile, D. Opening up in Interpretation Studies. In Snell-Hornby, Mary, Franz Pšchhacker and Klaus Kaindl eds.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rdiscipline [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4: 149-158.
[3] Glenberg, A. M. Embodiment as a unifying perspective for psychology[J], Advanced Review, John Wiley & Sons Ltd., 2008, 1: 586-596.
[4] Ionescu, T. & D., Vasc. Embodied cognition: Challenges for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J].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4, 128: 275-280.
[5] Lakoff, G. & Johnson, M. 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15.
[6] Lorenz, E. N. The Butterfly Effect [R]. The 139th Session of American Society for Scientific Development, 1972.
[7] Kang, Z. F. & Shi, Y. The construction of a Practice-Teaching-Research (PTR) model for the accomplishments of college interpreting teachers in China based on the diachronic comparison[J], Babel, 2020(5):604-608.
[8] Pylyshyn, Z. Computation and cognition [J]. Cognition & Psychology, 1980, 38(2): 239-240.
[9] 陈嘉映. 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10] 郭沫若译,马克思,恩格斯著.德意志意识形态[M]. 群益出版社,1950:30.
[11] 康志峰. 口译焦虑的动因, 级度及其影响[J]. 外语研究, 2011(4): 81-85.
[12] 康志峰. 认知心理视阈下的口译研究[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a.
[13] 康志峰. 立体论与多模态口译教学[J]. 外语界,2012b(5):34-41.
[14] 康志峰. 口译认知心理学[M]. 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
[15] 康志峰. 汉英增效口译: 长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的 ERP 实证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 2016a (4): 85-91.
[16] 康志峰.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6b(2):77-84+46.
[17] 康志峰. 同声传译增效研究:WM维度[J]. 外语研究,2016 (6):71-74.
[18] 康志峰. 元情绪对高校学生口译的负效与增效[J].中国科技翻译,2016(3):16-20.
[19] 康志峰. 口译行为的ERP证据:认知控制与冲突适应[J]. 中国外语,2017(4):92-102.
[20] 康志峰. 双语转换代价与口译增效策略[J]. 外语教学,2018a(3):84-89.
[21] 康志峰. 认知口译学:范式与路径[J]. 翻译研究与教学,2018b(1):12-18.
[22] 康志峰. 认知口译学[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2,14-15,21.
[23] 康志峰. 认知口译学:多模态嵌入式研究法[J]. 上海翻译,2021(4):66-71.
[24] 康志峰. 体认口译学:PTR模型理论建构[J]. 翻译研究与教学,2022(1):1-6.
[25] 康志峰. 多模态国际传播与口译人才培养[J]. 翻译研究与教学,2023(2):1-6.
[26] 康志峰. ChatGPT时代国家口译教育新向度[J]. 翻译研究与教学,2024(1):1-9.
[27] 康志峰,徐佳朋. 认知口译学:理论构念与应用前瞻[J]. 翻译研究与教学,2019(1):15-22.
[28] 李德凤. 翻译认知过程研究之沿革与方法述要[J]. 中国外语,2017(4):1.
[29] 刘泽权、丁立. 多身份译员的意义协调与危机处理——系统功能视角的口译个案自我分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9:746-759.
[30] 唐家璇. 中国外交辞典[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297.
[31] 王克非. 新中国翻译学科发展历程[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9(6):820.
[32] 王寅. 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的体认语言学[J].外国语文,2014(6):61-62.
[33] 王寅. 基于体认翻译学重新解读直译与意译[J]. 翻译研究与教学,2021a(1):1-6.
[34] 王寅. 体认翻译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应用[J].中国翻译,2021b(3):43-49.
[35] 夏甄陶. 夏甄陶文集. 第二卷,认识论引论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9-30.
[36] 卫志强.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语言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37] 张威. 口译认知研究: 同声传译与工作记忆的关系[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38] 张维为. 英汉同声传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3.
[39] 仲伟合. 中国口译学科的未来发展[J]. 中国外语, 2016(5):4-5.
[40] 仲伟合等. 口译研究概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1:208-209.
转自公众号:翻译研究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