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丨任文:跨学科翻译教育的模式创新:背景、理念与实施

学术   2025-01-07 00:01   江西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跨学科翻译教育的模式创新:背景、理念与实施

任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摘要:随着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和现实问题的复杂化,单一学科教育的局限性日渐凸显,跨学科教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跨学科翻译教育也逐渐得到学界的重视,但尚缺乏实证研究的结果呈现。本文通过探讨我国跨学科翻译教育的产生背景和设计理念,描述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和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开展的“翻译与国际传播”跨学科方向“四合”模式的内涵,举隅融合式教学方法,并进行部分实证数据分析,论证跨学科翻译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期为未来更多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跨学科翻译教育;背景;理念;实施;“翻译与国际传播”;“四合”模式

引用本文:任文.跨学科翻译教育的模式创新:背景、理念与实施[J].中国外语,2024,21(05):75-83.

本文编辑:王峰 山东大学 语言学通讯

1 引言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一直以学科专业为基础进行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然而,过去几十年,随着知识生产方式的变革、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以及人类面临问题的日趋复杂化,学科被过度分化拆解的局限性日渐显现,于是高等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学科发展从“高度分化”走向“交叉融合”,知识生产从“学科中心”转向“问题导向”(刘海涛,2018:6),跨学科研究自然成为研究议程的重要部分,各类创新中心和跨学科团队合作不断发展(Klaassen,2018:842),学术论文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参考文献来自其他学科(Ledford,2015:309),跨学科研究可谓如火如荼。

跨学科研究与跨学科教育是跨学科发展的两大支柱(刘海涛,2018:8),但两者的发展并不同步。过去二十年,尽管不少学校开始尝试通过学科整合的方式培养各类复合型人才,以期解决因学科过度分化所造成的人才知识结构与技能单一的问题(孙科技、郭歌,2023:118),但与蓬勃发展的跨学科研究相比,跨学科教育的开展却十分迟缓(Klaassen,2018:842),被局限于以学科为基础的学术组织框架内,面临着“活跃的跨学科科研与滞后的跨学科教学的分离、跨学科人才旺盛的产业需求侧与迟滞的高校供给侧的脱节”等问题(王嵩迪、卢晓中,2024:19)。这在我国高校外语类专业中也莫不如是。

外语专业的内在知识体系是以语言、文学、文化等专业交叉建构起来的,因而具有内在跨学科性(王卓,2018:66)。在国外,跨学科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思辨性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其在国内外外语教学中的实质性开展则主要始于新千年以后(朱月娥,2009:56)。作为外语类专业的翻译专业,情况也大抵如此,甚至更为缓慢。

翻译作为一项跨语际活动、认知活动和社会活动,必然与语言学、符号学、跨文化研究、认知科学、社会学等学科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翻译活动在建构国家或民族对外话语体系、传播文化价值观、塑造国际形象等方面的重要功能被(重新)认知,其与形象学、国际传播等学科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在跨学科翻译研究中得以显化。

然而,相较于跨学科翻译研究和跨学科外语教育,我国跨学科翻译教育更显迟滞。既有研究显示,目前大部分冠以“XX专业/行业翻译人才培养”(如化工专业翻译人才、建筑类翻译人才、饲料行业翻译人才等),虽有其积极意义,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教育,至多是增开了几门领域知识课程的翻译专业,或是带有ESP性质的翻译方向。

值得高兴的是,除了一些跨学科翻译教育的有益思考(如祝朝伟、任淑平,2024),还有少数高校已在开展“翻译+”等跨学科教育的尝试,如“法律翻译”(张法连,2023)、“翻译工程”(韩子满、徐珊珊,2023)等,但鲜见对相关教育过程和结果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的实证研究。本文通过对跨学科翻译教育产生背景和设计理念的理论探讨,并基于对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和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开展的“翻译与国际传播”跨学科方向“四合”模式的内涵描述、融合式教学方法举隅,以及部分实证数据的分析,论证了跨学科翻译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以期为未来更多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2 跨学科翻译教育产生背景

2.1 国家战略对跨学科高端翻译人才的需求

2021年,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并强调要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国际传播能力的增强离不开国家翻译能力的提升。国家翻译实践能力直接产出翻译产品,而翻译产品的影响力则要由传播能力来实现(任文、李娟娟,2021:10),但传播能力的“变现”离不开翻译产品自身的质量与潜在价值。可以说,国家翻译能力既是国际传播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之一,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正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世界’与‘翻译中国’并重且更多‘翻译中国’的转变”的过程中,“时代已经赋予翻译工作更重大、更艰巨的使命”(陈雪亮,2022:4)。为此,构建与中国不断提升的大国地位和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相适应的国家翻译能力,已成为一项日益紧迫的战略任务(杜占元,2022:6)。而要确保这一战略任务成功落地,高校翻译学科亟须培养会翻译(特别是中译外)、懂传播、通中国、晓世界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2.2 单一翻译学科教育的固有局限

在社会需求侧,培养具有国际传播意识与能力的高端翻译人才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人才供给侧,长期以来,翻译与传播处于割裂状态。在学科建制层面,翻译学与传播学分属不同学科,在大学的学科体制下,在各自学科疆域里生产的知识大多仅供学科内部消费。在人才培养层面,翻译专业与传播专业相互独立,各自传授与消化自产知识,同时也在无形中强化着学科规训中的“利己性和排他性”(高利,2024:56)。

在本硕翻译专业教学过程中,这种局限性常常表现为教师的“五较少”和学生的“六不足”:教师较少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待译文本,较少要求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转换之外的符际转换,较少组织学生对翻译任务全流程开展团队合作,较少督促学生根据受众因素和传播媒介处理译文,较少鼓励学生进行译文效果调查;学生则表现出全译意识有余而变译和译写意识不足,双语意识有余但符号/多模态意识不足,对等意识有余而等效意识不足,独立翻译意识足够但团队合作意识不足,翻译意识足够但传播意识不足,本学科意识足够但跨学科意识不足。最终,在就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中常常表现为:从事翻译工作的不太懂传播,而从事传播工作的并不太关心翻译(任文、赵田园,2023a:1)。毕业生往往需要在用人单位接受新知识与新技能的再培训之后,方能胜任工作。

这是因为,在现实应用场景中,翻译与传播通常无法分离。专业人员不仅需要自主研判形势,自主筛选或生产适合对外传播的文本,还须根据对目标受众的分析确定最佳传播媒介,依据媒介性质和特点译写文本,判断恰当的推送时机,及时收集受众反馈并做出反应。这是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导向性逻辑,需要具备解决现实复杂问题的多元知识和多重能力,并不完全遵从单一翻译或传播学科的线性知识传授与技能培训逻辑。这种兼具翻译与国际传播能力的专业人才就很难在纯粹的翻译学科或传播学科内培养。因此,打破固化的学科导向型人才培养方式,开展跨学科翻译教育势在必行。而新文科建设的启动为这一创新教育模式的开展提供了政策契机。

2.3“新文科”建设带来的发展契机

“新文科”建设始于2018年,中共中央在所发文件里提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四新”,正式提出“新文科”这一概念。次年,教育部联合科技部等13个部门共同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作为“四新”建设之一的“新文科”,随之引发广泛关注。樊丽明(2020:7)认为,中国建设“新文科”的核心要义在于“引领学科方向,回应社会关切,坚持问题导向,打破学科壁垒,以解决新时代提出的新问题为指归,重点工作则在于新专业或新方向、新模式、新课程、新理论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这不仅包括文理交叉,也涵盖“文文”融合。

新文科的深层本质在于跨学科知识协同与整合,目的在于回应传统文科教育的时代局限,推动文科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田贤鹏、姜淑杰,2022:35)。而跨学科的本质也在于协同与整合,整合的实质“在于促成不同学科之间在知识、方法、思维与资源上的‘最佳配比’,从而提供应对多领域、复杂性问题解决的认知与实践框架”(张文超、陈名瑞,2023:3)。从这个意义上讲,跨学科发展既可为新文科建设提供理念支持与方法支撑,又能成为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抓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包括翻译学科在内的外语学科也逐渐呈现出跨界融合的发展态势。

3 跨学科翻译教育的设计理念

3.1 跨学科教育的定义

一般而言,跨学科教育是指通过整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模式,使学习者具备认知进步的能力,如解释一种现象、解决一个问题或创造一种产品,而这种能力通过单一学科的方法难以实现(Mansilla,2005:16)。在人文社科领域,跨学科学习之所以成为可能,还得益于在不同学科、文化和社会群体的边界形成了一个“第三空间”(third space),不同观点可以在这里交汇,有助于引导学生对不同观点持开放态度,激发批判性思维,产生学习的共同建构,发展新知(Akkerman&Bakker,2011;Almasi,2016)。由此可见,跨学科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其核心目的在于通过不同学科知识的整合,针对现实世界的真问题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应对未知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满足社会需求,实现更广泛的教育目标。

3.2 跨学科教育的层次

跨学科人才培养形式并不单一,存在多种层次。Lattuca et al.(2004)根据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程度,将跨学科教育的层次分为以下四类。

特定学科主导(Informed disciplinarity):重点放在某个单一学科上,但其他学科的知识可被用来阐明该学科的具体问题。例如,在外国文学专业课程中,教师在分析《战争与和平》这部文学作品时可引用19世纪俄罗斯的历史知识来理解作品背景,但课程重点仍是外国文学。又如,有外语界学者(如王立非、宋海玲,2021)强调,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应是“主从复合”或“主次复合”,外语为“主”,其他相关专业知识是“次”,即属此类。

综合跨学科(Sythetic interdisciplinarity):将不同学科的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整合,但这些概念、理论和方法仍归属于特定学科。例如,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课程中,心理学的行为理论与社会学的社会结构理论可被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学习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理解个体行为如何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借助社会结构理论框架来理解群体行为的形成和演变,而这些理论并不会因整合而改变其原有的学科属性。

超学科(Transdisciplinarity):将不同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整合到无法归属于某个特定学科的程度。超学科不仅仅是跨学科的整合,而且可能创造出一种新的、超越原有学科界限的知识体系。例如,在研究气候变化时,超学科方法可能会整合气象学、生态学、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知识,形成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来理解气候变化的综合影响。这种整合超出了任何一个单一学科,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无明确学科归属的知识体系。

观念跨学科(Conceptual interdisciplinarity):主要用于人文学科不同观念之间的交叉,各学科的观点交汇在一起,没有强制性的学科基础,更多的是通过不同学科的视角来讨论问题,而且可以对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进行批评以揭示其局限性,从而保持对研讨对象复杂性的认知。例如,在文化研究课程中,可能会从文学、历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个角度探讨流行文化的形成和影响。这种整合是基于各学科的不同观点和方法,通过对这些观点的学习、批评、拓展来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文化现象。

上述四种层次的跨学科教育存在学科整合程度之分,但并无高低优劣之别,可服务于不同阶段、类型、需求和目的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总体而言,跨学科教育模式不仅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传授和不同技能的融合,更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互动,鼓励学生在不同领域之间建立联系,整合知识与技能,强调沟通与协作,注重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多变环境的能力。其实施方式可以是建立一个跨学科或交叉学科专业,也可以是在某个学科专业下设立跨学科方向。

3.3 跨学科教育的设计

Klaassen(2018)提出,在设计跨学科教育时须对三个关键变量进行考量:问题选择(choice of problem)、不同学科的互动程度(level of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disciplines)以及建设性对齐(constructive alignment)。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跨学科教育设计的核心,也为本文“翻译与国际传播”跨学科方向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问题的识别和选择是跨学科教育设计的基础。跨学科教育通常以解决现实世界的复杂问题为目标,这类问题具有“高难度”,且无法通过单一学科的方法解决。但在单一学科的环境下出现的问题往往不止一个,需要决策者根据本专业和拟合作专业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为迫切又具备解决条件的问题。

学科间的互动程度决定了知识整合的深度。不同学科间的整合程度可以是上述四个层次中的任何一种,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跨学科教育不是多个学科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在每个步骤都需要学科间的深度互动。互动水平越高,知识整合的效果就越好,甚至可能创造出新领域的知识。

建设性对齐是指教育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之间的协调一致。跨学科教育的设计须有逻辑性和系统性,项目设计要确保课程设置、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能够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的整合,以保障学生在跨学科环境中获得预期学习效果。

在跨学科教育设计中有效应用这三种变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第三空间”的环境中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也有助于教育机构实现更高质量的教育目标。

3.4“翻译与国际传播”跨学科方向设计实例

2019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北外”)高级翻译学院(以下简称“高翻学院”)迎应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国家战略之需以及“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针对翻译专业毕业生缺乏国际传播意识和能力这一由来已久的现实问题,主动发起与本校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以下简称“国新学院”)联合培养“翻译与国际传播”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动议。这是一种“文文”融合模式,是外语学科与非外语人文学科的交叉,分别隶属于高翻学院翻译专业硕士和国新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下的跨学科方向,属于樊丽明(2020)所言之“新方向”“新模式”。我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从问题选择、学科互动程度、建设性对齐三个方面对这一新方向进行论证和设计。

一、问题选择。传统翻译学科可以为学生提供较为扎实的翻译学相关知识和技能,也确实为社会培养了大量语言服务人才,自改革开放以来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对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新形势下,翻译专业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学生知识结构单一,技能单薄,难以应对社会对多元知识构成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需求;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中低端人工翻译被淘汰已成定势。哪些是我们应该优先解决的问题?哪些是单靠学科既有课程和师资无法解决的问题?北外高翻学院长期以来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翻译人才(特别是中译外人才)和服务国家战略的重任,因此,开设“翻译与国际传播”跨学科方向,培养具有国际传播能力的高端复合型翻译人才,既符合解决传统翻译专业教学模式下教师“五较少”和学生“六不足”等问题的小逻辑,又服务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大逻辑。这是我们在项目设计之初确定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学科互动程度。我们将“翻译与国际传播”确定为高翻学院和国新学院合作开展的跨学科培养项目,秉持平等互利的原则推进各项工作,双方各自招生,合班授课,联合培养。将学科互动程度确定为“综合跨学科”,即将两个学科的理论知识与能力要求进行深度整合,但当下既不试图创造出超学科的新知识体系,也本着互利双赢、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刻意追求学科上的主次之分。翻译和传播都是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与接受的活动,均为知识传播与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路径。翻译为异语传播,跨越语符障碍,恰当的传播媒介与方式可提升翻译产品的传播效能,而传播环节的接受与反馈又可为未来译本选择和翻译策略调整提供方向,因而两者具有天然的亲缘性和同构性,具备深度融合的学理基础。基于此,我们决定整合两个学院与翻译和国际传播相关的优质课程、实习基地和师资等资源,以文化和合、知识统合、技能融合、资源整合的“四合”模式(详见4.1)开展跨学科培养。

三、建设性对齐。我们将跨学科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既具有扎实的翻译功底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能胜任高水平口笔译任务,又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国际视野和中国国情洞察力,能根据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特点,直接从事对外宣传和国际传播工作,有效讲述中国故事,能写会译的高层次复合型翻译与国际传播人才。围绕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打破了长期以来翻译与传播的学科壁垒,依据翻译与国际传播能力构念,设计专门的跨学科培养方案,双方学生共享一套学科融合式课程体系,确保相关知识和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基于这一培养方案,我们确定了包括融合式教学(详见4.3)、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作业评价(个人评估、组内评估、跨组互评、两院教师点评、母语者点评)、整体能力评价(实习作品评价、参赛成绩评价、实习单位评价)、就业单位去向(详见4.4)等在内的多元教学评估方式,以及实习实践模式。


4 翻译与国际传播”跨学科教育模式的实施与成效

4.1 跨学科翻译教育的“四合”模式

在根据三变量进行宏观设计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文化和合、知识统合、技能融合、资源整合的跨学科翻译教育“四合”模式(见图1和表1)。

图1“翻译与国际传播”跨学科教育“四合”模式

表1“四合”模式实现路径

文化和合观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两个并重”。我们以课程思政为主要路径,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重要党政文献中英文版本纳入翻译课堂教学,对比学习中外文化,探讨英文版传播效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文化自信与融通中外并重,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并重,提升服务中外文化文明交流互鉴的势能。

知识统合观强调不同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注重“三个统合”。我们以交叉融合为主要路径,改革课程体系,将下列课程设为“翻译与国际传播”方向的必修课:英汉笔译基础、汉英笔译基础、英汉交传基础、汉英交传基础、演讲与跨学科交际、“理解当代中国:高级汉英笔译”、新媒体研究、国际新闻编译、全媒体国际新闻与传播实务、国际新闻采编与写作、英文创意写作、全球传播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方向选修课包括:翻译技术、语料库与翻译、影视翻译、翻译伦理、翻译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媒介经营与管理、新闻传播政策、法规与伦理、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等。此外,通过开设法律、外交、经济、科技等领域知识系列讲座,实现翻译与传播知识、通识与专业知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统合,夯实学生未来应对不同国际传播语境的动能。

技能融合观强调复合技能同时精进,注重“三个融合”。具备国际传播能力的翻译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要素包括:符号能力、策略能力、跨文化能力、国际传播能力、翻译技术能力和言外知识(任文、赵田园,2023b)。我们以教学创新为主要路径,改革教学方法。通过翻译和国际传播教师共同授课、国际传播界一线专家到校讲座等方式,将翻译技能与国际传播能力(含媒介能力、多媒体信息处理及传播能力、产品推介能力、传播效果调研能力等子能力)融合培养;打破口译笔译单独开课的传统,开展口笔译融合式教学,实现口笔译技能的融合;引入翻译技术、多语语料库和智慧学习平台,将人工译员的创意与机器翻译的效率相融合;精进多种技能,凸显未来解决翻译与国际传播过程中复杂问题的效能。

资源整合观强调校内外力量协同,注重“两个整合”。我们不仅协调两个学院的校内师资资源,也充分利用两院已有的校外实习基地和一线专家资源,加强产教融合。此外,我们还为汉英笔译课程配备外籍教师,为翻译作品的传播效果考察提供母语者视角。通过共同努力,力求校内外、国内外资源利用最大化,增强学生未来应对现实世界复杂问题的潜能。

4.2 跨学科翻译教育“四合”模式的实施

经过为期一年多的前期论证、设计与教育模式构建,“翻译与国际传播”首批17名学生于2021年9月正式入学,其中,高翻学院招生1 3名、国新学院4名,本科就读专业包括英语、翻译、外语+新闻、翻译+新闻等。该方向学制3年,在读期间须修读不少于46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6学分、专业必修课10学分、方向必修课16学分、方向选修课14学分。我们为该方向制定了特殊政策:实行双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高翻学院和国新学院导师各一名),毕业论文和实习实践由两位导师共同指导;通过两院定期会商、培养方案共同商定、日常活动相互开放、选修课学分互认等,增强学科互动程度。

为了客观考察这一模式的实施效果,优化后续培养方式,并为将来其他跨学科教育模式提供参考借鉴,我们决定全程跟踪记录首批学生的成长变化。以这17名同学构成实验组,在同年级的其他翻译硕士方向招募了18名自愿报名的学生组成对照组,采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方式和历时研究思路开展教学探究。

我们在2021年9月对实验组17名新生开展了首次质性前测访谈,同年10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一次教学前测。前测访谈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每个学生持续约半小时,访谈问题包括:报考“翻译与国际传播”方向的动机;自我认知的“翻译”和“翻译与国际传播”方向的差别;认为自己可能存在的学习困难;未来的职业规划。教学前测主要考察学生的多维度能力自评以及翻译与国际传播相关的实战能力。自评量表包含了13个能力要素的自评题项。实战能力前测包括一道编译题、一道海外社交媒体新闻评论题。命题及打分工作由高翻学院和国新学院授课教师及业界导师共同完成(2)。

2022年8月,我们对实验组开展了后测问卷访谈,主要考察学生经过一年学习后的学习动机变化、学习实习收获、学习困难,以及对“翻译与国际传播”方向课程及教学安排的改进建议。后测问卷通过问卷星发放,实验组17名同学全部填写了后测问卷。之后进行了两个组别的教学后测。后测试题与前测试题形式基本一致,主要包括新闻编译题和视频评论题,但增加了一道简答题。参与前测和后测命题及打分的专家保持一致,以保证试题的专业性、实战性、难度一致性和评分稳定性,提升研究结果的信效度。

2024年5月,在首批“翻译与国际传播”方向学生毕业前夕,我们再度对实验组17名学生进行一对一访谈与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3年来的学习收获、就业去向、求职优势与不足、对未来培养方案的改进建议等。

我们已对所有收集到的质性数据进行了转写和编码,对量化数据开展了描述性及统计性分析。由于本文篇幅所限且数据量较为庞杂,我们将对相关数据分析及结果另外撰文报告,下面仅以高级汉英笔译课程为例,举隅融合式教学方法,并以首批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展示这一项目的成效。

4.3 融合式教学方法举隅

虽然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及方向必修和选修课程分别由两个学院的教师承担,但我们仍鼓励教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从跨学科角度出发,整合翻译学科与传播学科的知识与能力要求。

例如,在“理解当代中国:高级汉英笔译”课程的某次课后,高翻学院的任课教师布置了如下课后作业:

各位同学,我们下周上课前需要完成一项课前练习。请将下面这篇选自央视新闻的800字新闻报道(此处略)编译为英文。大家将分为三组,以组为单位,每组完成一种媒介的新闻编译。在编译过程中可视情况插入图片或短视频等,整体语域和风格须符合所选媒介的特点。请大家点击以下链接(此处略)进行分组,选择自己倾向的媒介。后选的同学请保持每组的人数相当。

媒介一:CGTN Radio的广播节目The Beijing Hour(https://radio.cgtn.com/)。请将新闻编译成CGTN Radio18点到19点时段的节目The Beijing Hour的广播稿。

媒介二:中国日报网(http://www.chinadaily.com.cn/)。请对新闻进行编译,译文拟刊登于中国日报网。

媒介三:CGTN(https://www.cgtn.com/)&Twitter(https://twitter.com/)。请对新闻进行编译,译文将用于CGTN的对应视频以及视频字幕,并将CGTN的此条新闻编辑转发至Twitter。

在这项任务中,学生可自行选择是将中文稿件译写作为CGTN的广播节目The Beijing H o u r的口播稿,还是编译给中国日报网用作文字新闻稿,或是用于CGTN的视频节目的字幕翻译,并编写一段简短的文字配合视频在海外社交媒体发布。这样的任务已非传统翻译课堂上的翻译练习,而是对学生融通中外的叙事能力、编译能力、媒介能力、受众意识、资料查找能力、多媒体技术使用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的综合训练。这样的设计不仅能锻炼学生的翻译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融合式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跨学科教育的优势,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前适应未来多变的职业环境。

4.4 跨学科翻译教育“四合”模式的成效

考察这一跨学科教育方向成效的参数和方式可以很多,但毕业生的求职优势和就业去向可作为重要参考。2024年5月,在对这批学生的毕业访谈及问卷调查中,统计发现有16人对就业满意度打分较高(6人非常满意、8人满意、2人较满意)。毕业生自述的求职优势经二级编码后主要包括:双方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可选职业路径多元;跨学科技能加持;综合素质具有竞争力;对口实践经历及高质量作品获得青睐等。

8位同学在谈及就业去向及选择原因时,都明确认可复合背景带来的加持以及专业背景与岗位(或未来深造方向)的匹配度:

学生1:某部委(翻译岗)。我选择从事此领域工作的具体原因是该岗位和我本人的专业匹配程度高,且在面试阶段面试官对我的复合背景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让我感受到自己所学将来能够所用。

学生2:某通讯社。我选择在媒体行业工作是出于对新闻的热爱以及想要学有所用的心愿。通过制作新闻我可以了解国内外每天发生的重大事件,可以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接触不同的领域,提升翻译和写作能力,极大地提升对中国、对世界的了解。

学生3:某报社(评论员)。我选择继续从事评论员工作是因为它与我的专业关联度非常高,新闻收集和监测都需要翻译专业(知识),而且可以提升自己在海外传播方面的能力。

学生4:某重点高校(翻译与传播方向博士)。我选择了继续求学,且是翻译学的研究,因为我对翻译与传播的结合研究有较大热情……我申请博士的时候,导师非常看重我在翻译和传播领域都有知识积累,且掌握了相应的技术软件操作方法、研究方法和理论,还有实践经历,导师认为具有复合知识的我非常适合深耕新时代多模态翻译产品传播研究。

学生5:某大型国企(企业文化部宣传管理岗)。我的岗位为集团企业文化部宣传管理,需要负责集团内文化建设、集团外形象建设,以及国际传播形象建设。该具体岗位与我就读专业方向较为契合

学生6:某学校(英语教师)。我希望这份工作能够让我持续地学习英语。同时,也能够剪剪自己拍摄的视频等。综合考量之下,在这个新媒体时代,感觉可以将我的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知识融入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拓宽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新媒体技能。

学生7:某知名网络游戏公司。我选择从事游戏领域工作的原因主要是基于对游戏文化的热爱和对国际传播的兴趣。游戏作为一种跨文化的娱乐形式,为国际传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平台。我希望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游戏领域实现文化和信息的有效传播。

学生8:某知名跨国公司(管培生)。首先是个人兴趣,我对泛商业领域比较感兴趣。比起案头文字工作,我更倾向于面对面的沟通表达。其次是匹配度,我的简历背景让我和就业岗位双向匹配,让我从比较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最后是现实因素,比较满意的薪资和工作环境让我没有考虑其他行业。

总体而言,首届翻译与传播方向人才培养不仅证明了跨学科翻译教育的可行性,而且成效较为显著。与同级普通口笔译专业硕士相比,该方向学生的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国际传播素养、外译产品推介和调研能力、时政敏感性、文化自信、国际视野等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无论是在求职的强项方面,还是最终的职业去向,跨学科教育确实给学生带来了正向影响,学生习得的多元知识框架和复合能力都能成为就业乃至未来职业生涯的加分项。

5 结语

新形势下,翻译早已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行为,而是承担着知识生产与传播、文化传通、国家形象塑造、国际话语权建构等重要使命。跨学科翻译教育作为应对当下社会复杂需求的创新教育模式,展现了其人才培养的显著成效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毋庸讳言,“翻译与国际传播”方向及“四合”模式只是跨学科翻译教育的一种方式和一次尝试,还有不少尚待完善之处。例如,融合翻译与传播两个学科理论与技巧教与学的材料都比较缺乏,个别课程理论偏多,技能性讲解与演练偏少,行业导师数量、参与度以及两个学院教师授课融合度有待提升,国际化程度有所欠缺,跨学科思维仍须加强等。的确,跨学科教育不是两个学科或学科方向课程的简单叠加与并置,而应是深度有机融合。

此外,我们也十分清楚,跨学科的目的并非要取代或消除传统学科,而是基于知识创新与社会需求营造学科之间动态交互与整合的环境(刘海涛,2018)。未来,我们须进一步加强学科间的交流合作,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与教育目标建设性对齐;将跨学科翻译教育与跨学科翻译教育研究相结合,加强跨学科人才培养全流程追踪,不断提升培养成效,打造更多能服务国家战略、满足社会需求、解决现实世界复杂问题的复合型人才。

转自公众号:语言学通讯


翻译研究动态
3万用户关注!发布外语和翻译类期刊目录、学术论文、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著作、英语竞赛等资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