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悄然来临,世界各大经济体都在加速推进信息技术的研发,积极抢占互联网发展的制高点。根据数据统计显示,自2018年以来,全球活跃互联网用户超过53亿,占全球人口的65.4%。截至2023年8月,我国互联网用户突破10.79亿人,网民总数超过总人口的四分之三,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动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互联网发展,围绕为什么建设网络强国,建设什么样的网络强国,怎样建设网络强国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判断和思想观点。“党的十八大以来网信事业取得重大成就,最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作为“十四五”规划的重点推进工作,网络强国建设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2023年7月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五大任务”和“十个坚持”的表述,指出了当前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又将网络信息工作推到新的高度,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引领网络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明确了我国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定位及任务目标,构建了中国网络强国建设的“四梁八柱”,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管理和应用提供了科学的方向,并为全球互联网治理贡献了中国的智慧和解决方案。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现实依据
伟大实践产生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植于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领导人对于科技及互联网的发展理念,其中包括毛泽东关于科技革命的思考、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阐释、江泽民对于网络发展的重视及胡锦涛网络文化建设的思想等。同时,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从黄土高原到冀中平原,从八闽大地到东海之滨,从地方到中央的领导工作中孕育萌发的,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和部署中形成发展的。网络强国建设在理论及信息化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就,这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网络科技探索、坚持生产力发展思想提供了战略指引。
在网络强国建设的理论方面,习近平充分吸收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内涵。习近平在正定县工作期间,正是世界互联网起步的阶段,他指出:“信息是商品生产的耳目和神经系统,有人把当今世界称为‘信息世界’,把捕捉信息看成搞活经济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可见信息之重要”。因此,正定县建立起了信息化发展的专门机构及人才队伍,并积极拓展与全国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等单位的互联互通,以信息化发展为突破点指导农业发展与商品生产。1984年,正定县正式成立信息中心,并在同年举办了“技术信息交易大会”,在会上推出1500项科技项目。如今,正定数字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一大批数字经济产业项目落地推进,跻身河北省数字生态“十强县”。之后,习近平着眼抢占信息化发展制高点,在福建和浙江工作时期分别提出了“数字福建”和“数字浙江”的战略部署。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强调“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制定并实施“八八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打造“百亿信息化建设”工程。如今,在“八八战略”“数字浙江”等指引下,一大批数字企业迅速崛起。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浙江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3.9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50.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9.1个百分点,位居全国前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达到8977亿元,浙江逐渐成为数字经济大省、网络强省。2007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指出,要确保网络的安全运营;继续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使新兴媒体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在网络和信息化建设方面,习近平通过总结地方实践经验,指出在互联网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并亲自决策部署解决互联网发展问题。当前,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数据这一生产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引擎作用,因此全面推进数字化建设是面向未来塑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举。习近平明确提出:“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此后,习近平多次从保障网络安全、掌握核心技术、汇聚网络人才、清朗网络空间、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部署网络强国建设。加快网络和信息化建设需要久久为功,需要各个领域协同推进,进一步深化我国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动核心技术成果转化,将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持续增加,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2.1%,网民规模为5.64亿人。到了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上升到76.4%,相比于11年前呈现出明显飞跃。
当前,我国虽然在网络强国建设的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仍面临许多问题。例如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稍有滞后,核心技术还存在“卡脖子”的情况,产品竞争力不足等。同时,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早在21世纪初便开始重视互联网建设。美国在2003年便推出了美国互联网战略,将网络安全提升至国家安全的高度并公布《国家安全战略》,之后更是相继出台网络建设的各种战略方针。相比之下,我国在互联网发展方面属于后起之秀,在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试图对我国进行渗透,借助其话语霸权和技术优势输出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因此,想要顺利实现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转变,仍需加强网络和信息化建设,提高我国在网络空间上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进一步强调了网络强国与现代化建设的密切联系,将网信事业视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引擎。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高度重视互联网、大力发展互联网、积极运用互联网、有效治理互联网,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后改为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统筹协调各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
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日新月异,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各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提升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与我国的互联网治理实践相融合,围绕网络强国的主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思想、观点和论断,为新时代的网络信息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那么,究竟如何从理论上来理解这一战略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以“五个明确”高度概括了网络强国的基本内涵,回答了网络强国的根本性及方向性问题,成为网络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
(一)明确网信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格局“东升西降”的趋向已越发明显,其中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国际格局,如果能够掌握信息技术发展主动权,则将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因此,一些西方国家不惜重金,动用经济、政治等一系列手段,在关键领域压制竞争对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国际格局演变、信息技术革命、我国发展和民族复兴大局的深刻洞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针对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更加强调了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目标和步伐。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网信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并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一是经济建设方面,数字产业正高速与传统产业相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数字产业成为重要引擎。因此,必须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融合的发展方式,防止脱实向虚,加强数字经济在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是政治建设方面,“互联网是一张网,网信工作应该是一盘棋”。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产物,关系着国家主权安全、执政安全、制度安全及长治久安,在政治建设方面始终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文化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互联网作为文化宣传的主要平台,搞不好就会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因此,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胜利与否将会关系到我国的政权安全及意识形态安全。四是社会建设方面,人民是推动社会变革、进行社会建设的主体。因此,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在社会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激发社会主体的积极性。
(二)明确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
“当今世界,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谁轻视互联网,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得网络者得天下。”当前,世界经济体量较大的国家都已经将互联网发展看作经济发展及技术创新的重中之重,把网络建设看作竞争的比较优势。2022年3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了《“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围绕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新阶段等目标,部署了10条重大任务;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框架,按照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的“2522”整体框架进行布局。在战略目标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完善对网信事业的顶层设计,以全局视野构建起网信事业发展的主框架。结合我国的发展实际建设网络强国,一是要突破信息技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在核心技术领域实现关键突破,能够在基础知识理论建设、实验室研究设计、市场竞争和工业生产中抢占关键位置,具备网络强国所需的核心技术特征。二是在我国构建完善的治理体系,进而构建多边、民主、透明并且能够适应时代需求的网络治理体系。当前,网络强国建设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步进行,中国正处于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的新征程上,网络发展为新阶段提供了可靠动力,有可能成为引领下一个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世界正处于网络化加剧变革的时期,明确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擘画网络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明确网络强国建设的原则要求
如何使互联网这个最高的“变量”变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大“增量”,需要网络强国建设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网络强国建设要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的网络强国建设要以自主创新为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我们要着眼于科技自立自强,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在互联网核心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把“卡脖子”的手甩掉。二是网络强国建设要坚持依法治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必须立足法律、尊重法律,推进社会治理模式“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创新网络空间治理的方式,加强共建共治共享和联合治理,加强信息网络安全防护机制的建设,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大数据的安全防护,维护好中国的“网络空间主权”。三是网络强国建设要坚持保障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互联网不仅是人们生活的新空间,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新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是相互伴随的,二者缺一不可。在国际形势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必须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的防护,依法严厉打击涉网违法犯罪行为,提高人民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相关防护技能,积极推进构建国家网络安全综合防控体系。要统筹好安全、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到既要安全又要发展的一体化推进,实现网络强国建设稳步向前。四是网络强国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网络发展思想,首先,我们要加快对网络建设进行升级,提高网络服务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网络基础建设,从而更好地“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网信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要求,是落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重要基石。其次,利用互联网优势,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方面的优势,解决百姓办事难、办事慢等问题,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走路。
(四)明确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国际主张
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了对世界互联网发展的“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这“四项原则”分别针对网络主权、和平安全、开放合作和良好秩序,展现了中国对全球网络趋势的期待:互联网把各国紧密地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相互交融的全球村,各国的网络发展都应聚焦于为人民谋福祉,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造一个和平、安全、开放的网络空间。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点主张”已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日益认同和接纳,这些主张反映了互联网巨大的发展空间、人民的创造力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互联网的进步得益于全球各国人民的智慧和努力,数字工具的应用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作为数字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要求各国更为注重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同时努力完善营商环境并确保网络安全。当前,网络空间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法以“单兵作战”的方式应对其中的困难,唯有通过合作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网络空间才是必然选择。一是要将尊重各国的网络主权作为国际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前提。2014年11月习近平在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词中首次提出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原则,深化合作,尊重网络主权,并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开幕式上对网络主权进行解释:网络主权是“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和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一方面,一些国家假借“自由”之名作恶不断,甚至通过牺牲他国在信息领域的利益而确保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从本质上就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准则。我国在互联网建设发展中始终恪守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不参与、不支持、不纵容一些网络霸权及侵权的活动,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相互尊重的前提,各国在网络发展的交流合作中就没有办法互惠互利,国际网络空间也就会变得杂乱无章。二是要将多边合作作为国际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实践路径。自以太网诞生以来,互联网发展绝对离不开国际上的交流与合作,习近平总书记主张促进全球互联互通,缩小世界各国的信息鸿沟,并且针对人工智能、5G、互联网+等新兴数字产业,我国愿意与世界各国进行交流,共享信息化成果。三是要将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作为国际互联网发展治理的预期目标。“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互联网的兴起加速了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网络问题所涉及的领域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应对,任何一处出现短板都将会直接影响到国际互联网发展的进程与成果,唯有求同存异、扩大共识,才能实现共同繁荣,开创人类生活新篇章。
(五)明确做好网信工作的基本方法
网信工作涉及众多领域,在金融行业、意识形态领域、科学技术领域、文化领域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交织重叠。当前,正处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阶段,网信工作的复杂性及形势随着国际格局的演化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网信工作,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统筹、实施综合管理,“落实主体责任,形成合力推动网信工作”。一是要把握好安全和发展。在安全和发展方面,坚持安全和发展协同推进就是要处理好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当前,我国网络安全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一些境外势力对我国的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等方面造成威胁,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得当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体发展进程。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既要保证互联网安全,又要保证信息化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二是要把握好自由和秩序。在网络强国建设过程中,“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做好自由与秩序相统一,一方面是要在法律法规的“硬规定”下,通过道德、舆论等方式加以“软约束”,另一方面是要在网络思想文化内容上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发展内容丰富、风格各异的多元文化。三是要把握好开放和自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4月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们不拒绝任何新技术”,“问题是要搞清楚哪些是可以引进但必须安全可控的,哪些是可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哪些是可以同别人合作开发的,哪些是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自主创新的”。只要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我们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都秉持开放的态度,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做到开放和自主相统一,首要任务是坚持独立自主。坚持独立自主并不等于故步自封,主张开放也不代表肆意妄为。只有做到自主才能在互联网发展中占据主动位置,只有做到开放才能吸收世界各国先进成果及治网经验。四是要把握好管理和服务。传统社会中形成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用于信息时代,因此要及时作出调整,“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一方面要转变传统观念,善用互联网与群众沟通。各级政府要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大势,树立互联网思维,通过互联网了解群众生活状态、收集群众建议。还要加快推进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另一方面要加强互联网有效管理模式。对于教唆挑衅、煽动民愤、制造阴谋等行为严惩不贷,对于从事非法交易、散播不良信息的行为也要坚决管理,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
三、加快建设网络强国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其中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深刻揭示了互联网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总结发展网络治理及发展成效,深入把握网络发展规律,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7月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防风险保安全、强治理惠民生、增动能促发展、谋合作图共赢的使命任务,坚持党管互联网,坚持网信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治网之道,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坚持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坚持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坚持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坚持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坚持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网信工作队伍。”具体来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两个维护”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突破核心技术难关;三是建设中国特色的先进网络文化;四是筑牢网络信息空间的安全防线;五是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一)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两个维护”的能力和水平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学技术是推进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互联网技术又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网,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网信工作涉及范围广、内容多,加之全球安全形势复杂,因此只有坚持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统一领导,才能保证网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坚持党对网络信息工作的统一领导,本身就是我们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领导能够助力党长期执政能力的提升。要始终把讲政治作为第一位的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为确保党在网络信息工作上的统一领导,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党管媒体,不能说只管党直接掌握的媒体。党管媒体是把各级各类媒体都置于党的领导之下,这个领导不是‘隔靴搔痒式’领导,方式可以有区别,但不能让党管媒体的原则被架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政策、财政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加大支持,同时鼓励宣传管理部门进行机制创新,确保媒体融合向着正当的方向前进。二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网络信息工作的健康发展依赖于一支强大的干部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管理具有很高的政治属性,政治意识是对网络信息部门的首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此外,还要加强党员干部“四个意识”,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并在各方面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选任网络信息领导干部时,“要选好配好各级网信领导干部,把讲政治、懂网络、敢担当、善创新作为重要标准,把好干部真正选出来、用起来,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队伍保障。”三是加强党对人才的管理与培养。网络领域的竞争实质上是对人才的竞争,鉴于互联网技术密集特点和快速的技术更新速度,我们必须激发企业家、学者和科技人员的激情和创造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脑子要转过弯来,既要重视资本,更要重视人才,引进人才力度要进一步加大,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步子要进一步迈开。”要制定一系列针对人才的策略,如制定合适的人事、薪酬和评价制度,并建立有弹性的激励机制,确保人才能在适当的环境中流动和发展。
(二)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突破核心技术难关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正在成为传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也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推动。”要推动数字产业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一是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相融合。从发展趋势来看,传统产业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相互融合是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要正确认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二者既不是对立的个体,也不是独立的个体,数字经济要发挥更大作用,必须立足于实体经济的基础之上,实体经济要实现更好的发展,也离不开数字经济的支持。其次,要更好地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行业的跨界融合。在信息时代,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都对互联网产生了较大依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数字经济与各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必须推进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农业、金融行业及物流行业等产业的融合,形成联动发展的新态势。二是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方面,加快数字产业化就要不断深化数字产业化的关键技术领域布局。因此,应继续加强我国在数字产业领域上的研究,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光电芯片等前沿领域上取得重大突破,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支持。同时,应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支持关键前沿技术的知识产权创造。另一方面,产业数字化主要指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融合,推动产业数字化应采取分类管理、精准实施的原则,结合本地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详细且可实行的政策方案。对于产业链完善的地区,可以加大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等高端制造业的部署,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对于产业链基础较为薄弱的地区,应当以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为基础,促进各企业数字化转型。
(三)建设中国特色的先进网络文化
在迈向文化强国和网络强国的道路上,高质量的网络文化建设显得尤为关键。我国从网络大国逐渐发展为网络强国,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建设,民族的振兴必会有其特色文化。网络文化的发展必须沿着科学与正确的价值方向前进,让网络成为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卓越文化的主阵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我们需要更加坚定地信仰和宣传自己的文化,将充满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推向全球。加大对外文化传播力度,打造文化杰作,以增加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影响力。通过网络的广泛传播和文化的连接,展现中国的积极形象,确保中国的声音在世界上得到广泛回响。为了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卓越网络文化建设,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关键领域深入工作:一是重视网络文化的内容建设。在网络文化日益复杂的时代,充分发挥好价值引领作用是当前网络文化内容建设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对优秀网络文化内容创作的力度,丰富网络文化品牌,打造高质量的网络文化。二是要完善管理体系并提升管理质量。鉴于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和现有法规的滞后,我们需要制定与地方网络发展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这包括定期对关键网站进行评估,确保舆论导向正确;推进论坛实名制,并建立完整的网络舆情管理体系,确保及时、高效地处理有害信息,以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三是倡导行业内的自律和文明上网。互联网企业应认识到其社会责任,积极自律。建议由互联网协会起草网络行为守则,教育公众形成健康的网络伦理观念,同时开展各种网络文明活动,确保网络成为传播正面价值和社会正义的关键平台。四是建立网络舆论应急机制,推动分级管理。要与主要网络平台保持密切沟通,成立应急处理小组,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突发舆情下,能够及时、恰当地发布信息,积极引导网络舆论,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负面影响,营造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五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此,我们要抓住信息时代的发展机遇,创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让传统文化在网络平台中流行起来,为网络文化增添历史底蕴。
(四)筑牢网络信息空间的安全防线
互联网的普及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在提高了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同时人们也变得对网络更为依赖。但是,网络的软硬件漏洞也成了攻击的目标,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网络空间军事化的趋势与网络犯罪活动都在不断增加。网络安全是我国打造网络强国战略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对于国家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因此,要在网络强国战略的推动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网络安全就成为非常重要的因素。为了更好地保护网络信息空间,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严格遵循“四个坚持”原则,深入理解“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核心理念。二是着重强化网络安全的关键领域,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数据及个人信息得到有效保护。三是优化我国的网络安全制度架构,加强对网络问题和风险的识别,强化网络安全的实际操作和培训。四是扎实推进网络安全的基础建设,普及网络法律与安全知识,确保大众能够合法、安全地使用网络。全面提升社会的网络安全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围绕广大网民,我们需要创新宣传方法,确保网络安全信息能够广泛传播。对于网络服务提供者,我们必须加强其法律和技术培训,确保他们明白自己的法律责任,并能够有效执行。五是需要创新网络安全管理的方式,确保所有的行动都是围绕公众的利益和需求,同时对网络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结合宣传、教育与打击,确保网络安全观念深入人心。如此,我们才能够确保网络空间的稳定与安全,同时也为社会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五)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成为当今网络化、全球化、信息化发展的不可回避的方向,这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项原则”“五点主张”与“十六字方针”对此进行了具体化和深化的阐述,强调了尊重网络主权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其中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基石,而后者为前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一理念不仅为全球互联网的进步提供了方向,也为世界和平与繁荣制定了行动准则。为了推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治理体系。重点是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强化治理结构的现代化,确保各监管部门、机构之间有清晰的职责划分与协同合作。此外,提高监管技术和手段是至关重要的,要确保全流程都受到恰当的监管。同时,明确各平台和企业的责任,鼓励行业自律,并联合社会、媒体和公众共同进行监督。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参与数字经济的多边合作,确保我们在相关议题上有所发声,并提出中国的解决方案。二是推动融合发展。基于基础设施的全球拓展,我们要努力增强数字网络的互联互通,同时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更多的国家和人民受益。此外,要鼓励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使之在网络化与智能化方面达到新的高度,同时促进经济的转型和公共服务的提升。借助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加快创新步伐,确保全球信息通信产业链保持开放、稳定和安全。三是促进网络空间的开放共享。这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开放共享,还涉及全球互联网用户的思维方式,我们需要跳出传统的“零和博弈”思维,追求更广泛的共享和开放。四是实现网络空间的包容性发展。考虑到全球各国在网络空间中的多样性和利益诉求,我们应该寻求一个基于共识的治理模式。无论是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社会组织还是公民,都应达成共识、互惠互利。朝着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开放和包容的网络空间前进,为全球和平和繁荣做出贡献。
(作者:李玉梅,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副编审;高鹤鹏,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博士研究生;陶晓波,博士,北方工业大学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文章来源于《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