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舅舅 1946 年 10 月以前生活在安东城里,我姥爷家伪满时期一直居住在三马路(三经街)古物市场一带。舅舅告诉我,日本人过去把五经街叫做“市场通”,是日本人仿造横滨修建的。
即便是我舅舅不说这条街像横滨,我也经常路过这条街,因为,1970 年代,这条街通公交。
五经街通 2 路公交,是当时丹东城里仅有的三条公交线路之一。
2 路公交从绸二厂到电灯房,首末班车是 6.30~8.30。
五经街还曾经叫过“斯大林街”。那是 1985 年,我在银行人事科工作,科里的老同志告诉我,五经街上曾经有过斯大林办事处。究其渊源,才知道解放初期,原来五经街还有一个苏联领袖的名字!
据说,五经街是小日本开拓海外殖民地建的第一条街。
1904年,日俄战争结束之后,日军侵占了安东城,就在五经街设立“军政署”,许多日本侨民汇集于此,日本人借势修建了市场通。
五经街,东起头道桥坝岗路,过头道桥,与一纬路成一个丁字路口,在一纬路上有儿童电影院。
很小的时候,我就想到儿童电影院看场电影,等到快上学的时候,儿童电影院给拆了。
二纬路路口处,东南角是二纬路小学。那时候,这所小学有许多学生在大马道上做广播体操,每次走到此处,都好奇地看许久。
三纬路口附近,丹东电业局在此办公、是一栋日伪时期遗留的建筑,门前有 2 路车站牌。丹东电业局是个有故事的地方,第一是因为,丹东是居民较早用电的城市;二是日本侵占安东期间,丹东电业工人没少折腾小鬼子。尤其是 1932 年,李振远还领导过安东电业工人罢工。新中国成立后,李振远长期在情报部门工作,1982年离休前是中央调查部副部级干部。
过三纬路口,与丹东电业局隔道相望,1980 年代,建了一个振兴区文化馆,像模像样,能放电影、演戏剧。不知道为啥给拆了?
丹东这个城市挺有意思,不知道为啥和影剧院过不去,像振兴区文化馆、丹东剧院和侨光电影院以及各工厂的俱乐部,有效使用年限并不是很长,要说建筑年限,还能比劳动宫、文化宫长吗,咋说拆就拆了呢?啊,丹东剧院没拆,不过也停用多年了。
五纬路口东北角有个寄卖商店。寄卖商店寄卖的东西多是旧物,也有新的物件。
1984 年,我在银行柜面做记账员,寄卖商店在当时的人民银行振兴区办事处开户。寄卖商店的出纳员给我们带来从朝鲜进口的飞机玩具和胶皮鞋,在市面上很难见到,非常讨大家的喜欢,我还买了玩具飞机。
寄卖商店这一侧,一直在到1980 年代,还有丹东建行曾经在此办公。建行办公楼、独栋,面积不大,一个日式风格的建筑。此时,建行还叫“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规模很小,后来,搬到了锦山大街,工商银行斜对面。此后,改名为“中国建设银行”,没有了“人民”的建行,越做越大,跻身五大国有银行行列。
原来老建行和寄卖商店的位置,现在改建成一个综合市场,据说是丹东市内物价最高的市场。
在这些破烂不堪的建筑里,有个伪满时期的金子商店,其建筑至今保留着,店主人安大珍是个传奇人物。
安大珍人称安瘸子。与日本女人金子雷伊结婚,在此处开设商店,得到时任日宪兵队长金子的表哥庇护,出任商会会长,安瘸子在金山湾、帽盔山有大片良田,富甲一方。光复后金子带女儿回国,安瘸子的次子加入中共民主联军,在本溪附近作战牺牲。解放后,安大珍虽然也被揪斗,但因平日里乐善好施,更重要的是因其烈士家属身份被宽大处理。
五纬路口东南角,有个近些年一直闲置的建筑,伪满时期是一家银行,这就是同事告诉我的银行斯大林办事处。1970 年代曾经是丹东市化工局。1980 年代,成为国投的营业处。几经折腾,据说现在归丹东银行所有。国投使用以后,给门面好一顿装修,包上了当时时兴的铝塑板,画蛇添足,有点磕碜。
据记载,当时市场通在头道桥以西至六纬路一段,日本的商店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主要有兴和号商店、丸善商店、小西时计店(钟表店)、一柳商店,此外还有理发馆、运动场、安东金融会社、服装店、家具店……同时,这里也是早期日本各大银行聚集地,有满洲商业银行、株式会社安东银行等。
我的记忆年代,也许这些建筑还在,但是,我已经没有能力辨识啦。
过六纬路口,在七纬路口东南角有站前小学。
过八纬路口两侧,分别是公安局和刑警队,附近还有拘留所和法院、检察院。这些全部都是日式建筑风格。
公安局是伪满时期的安东警察署,整个建筑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原为二层建筑,1982年在原建筑上增加了一层。
现在,老公安局的建筑还在,成为公安医院,内部结构虽然破坏,但也能看出过去的基本模样。
九纬路,在红旗剧场的东面,有司法局。
十纬路口,北侧临街是红旗剧场侧面。红旗剧场的大门开在六经街口。红旗剧场是建委的职工俱乐部,也对外开放。那时候,企事业单位职工文化生活丰富,搞群众性文体活动是党委宣传部和工会的常态化工作。记得建委有文艺队,在红旗剧场演出过话剧《磐石湾》。改开以后,红旗剧场改名为基建文化宫。再以后,改革步子迈得更大,改成舞厅叫娱乐宫。
五经街过十纬路,直奔沈阳铁路局丹东分局门前。铁路分局的对面是丹东人大的后面。
丹东铁路分局旧址
丹东铁路分局现已不在了,但办公旧址基本上保留完好。丹东市人大几经搬迁,现在到了原市政府旧址办公。
今天的五经街,日本风格的建筑几乎是看不见了,道路两侧起了高楼,愈发显得道路狭窄,索性变成了单行路。人行路上和许多路段的道边停满了车,行人只好走在马路上,楼房和车辆把道路挤得透不过气来。
人多了、房多了、车多了,城市建筑之美差点儿。
部分图片下载于网络,侵权告删。
关注老姜开讲
阅读往期内容
浏览最新文章
致读者:《老姜开讲》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朋友们关注。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老姜开讲》,不错过任何一次推送。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视频及文字信息来自网络,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