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山大街,成街较晚。但是,一经开通,立马就成为贯通丹东市城市交通的“一号干线”。
在没有锦山大街以前,从六道沟帽盔山到珍东坎子,需要先走人民街、过六道沟转盘(人民广场),从人民街北去今天的体育馆路,西行振八街,过北桥洞,再南转十纬路,东进七经街。
七经街进金汤街,到六道口,北走财神庙街,进四道口,西拐中富街、走公安街,过振安桥,才能到东坎子。
丹东市区的道路大部分都是沿江走向,并非正南正北方向,当地人也没有指南道北的习惯,别说外地人,就是本地人进入丹东市区,七扭八拐的,也迷糊。
1980 年前后,丹东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市区交通改造迫在眉睫。
在当时的条件下,丹东市首先选择拓宽九经街、打通公安街的方案,改善城市交通。
在丹东诸多的改善城市交通方案中,选择拓宽九经街,也是最经济的考量。
九经街是伪满时期修建的,这条路的快慢车道是用绿化带隔离的。
1981 年 5 月,丹东市开始拆除九经街道路上的绿化带,拓宽九经街。这段路就是最初的锦山大街。
屈指算来,锦山大街的建设转眼间也四十多年了,到了值得回忆的时候啦。
起初,锦山大街从原市政府门口修到二纬路口,在三道桥子附近止步。
隔年,又修了从三道桥子到公安后街路口段。这段路修得艰难,动迁了许多人家,有刚建成不久的楼房因占道被拦腰斩断,拆除一半。像崇建前街、广济街、五柳街、金安街、新市街等一些街道因道路贯通,路边逐渐翻建起楼房而彻底消失。
今天的锦山大街,东起沙河桥的九江街,西到帽盔山下的福春街,和黄海大街相连。
1980 年代初,刚开通的锦山大街,从西到东,起于丹东市人民政府门前。
1980 年代的丹东市政府
从 1982年3月1日开始施工,锦山大街计划在1983年7月1号完工,结果在1982年的10月20日就宣告竣工。
第二年,继续二期工程。在 1983 年秋,打通了公安街段,一条从市政府门前到振安桥的道路见亮啦!
当时,锦山大街的西头,市政府的对面是劳动公园,后来,市政府在此地附近靠锦山大街的路边建了一座家属住宅,此楼在站前广场改造时拆除。
锦山大街过十纬路口、与九纬路之间,北侧与市政府一道之隔,当时是一片平房,后来改建成府东广场,现在建成杜鹃广场。
80 年代的九街副食品商店
南侧,在锦山大街开通后,把原来的低矮的房子动迁,改建成今天这般模样。起初,是九街副食品商店和交通大厦。交通大厦现在是汉庭酒店,九街副食品商店则连影儿都没有了,当年可是一个很大的副食店啊!
原交通大厦
锦山大街开通以后,路旁的建筑陆续开始拆迁,翻建以后,极少有老建筑得到保留。彼时,过九纬路口,北侧是鸭绿江大厦,临锦山大街处是大厦所属的康乐园娱乐总汇,其实就是一个舞厅,也能做会议用。有段时间,市政府的一些会议愿意在这儿开,有些单位也租用这儿搞些活动。2000 年前后,招商银行进入丹东,在娱乐总汇一侧的东边租用几层设立过机构和网点。
康乐园的对面,是市政府工作人员的家属住宅,我家在 1990 年代曾经在此居住。
过八纬路口,北侧是第六中学,南侧是玻璃制品商店。
丹东市第六中学的旧址可以追溯到1923年,当时,这里是安东国民高等女子学校,是一所日本人开办的学校。
1958年,安东市第六初级中学在此成立,并于1965年更名为丹东市第六中学。1980 年代,丹东六中是一所初、高中完备的学校。
过七纬路口,南侧是丹东市中医院和二轻浴池。1990 年前后,二轻浴池那座楼的一层,被建行租用了很长时间,信托公司在此办公,也做过建行的网点。
过五纬路口,北侧东头有站前卫生院;南侧有化工研究所和锦山旅社。1980 年代,我曾经做过化工研究所的信贷员。当年,丹东化工研究所生产的染料,获得过全国银奖。
过四纬路口,北侧是工商银行的储蓄所和锦山金融服务社,锦山金融服务社是丹东市第一家的城市信用社。如果,丹东银行溯源的话,这是他们起步的地方,当时的负责人叫王登元,他爱人就是四道桥粮站主任、全国劳模石玉英,丹东银行应该记住他!
锦山金融服务社搬离此地后,这儿一度做过恒丰金店。它的旁边是金山大厦,这儿附近就是原来三道桥子,街的对面是财政局的教育中心。
过三纬路口南侧是蓝天宾馆,是丹东有了民航以后,为方便旅客购票和乘去机场大巴而建的配套建筑,后来改做过舞厅,现在好像叫蓝海洗浴公馆,成为一个洗澡的地方。
过二纬路口,北侧,人民银行在 2000 年前后建了家属住宅,一层底商是招商银行。现在,浦发银行、招商银行还有网点在此。
这段路的西头临街,靠近坝岗路旁,时间与此差不多少,丹东农业银行从原来的地方搬到此处,现在仍在此处办公。此前,这段路的对面在 1990 年代,临锦山大街建了一排连体楼,中国银行、丹东银行和交通银行在此办公。现在,丹东银行的总行已经搬到新区,丹东银保监局在此办公,底层仍然是丹东银行的网点。
过坝岗街北侧,1990 年代是丹东人民银行和农业银行,以后,两个单位又分别迁址。此地,后来做过丹东城区农村信用联社,与其相邻的是丹东税务局 、新安百货大楼。对面是丹东人民银行、丹东证券。
丹东证券后来扩建为辽宁证券,后改组为信达证券。现在,此楼大部分为大连银行使用。
这段路的南侧,锦山大街开通不久,就在原第九门市部的原址翻建了长征百货大楼,先盖了一栋四层楼,后又加盖了更高的主楼。主楼部分的底层以后还做过水陆全商城和一个想不起名字的朝鲜饭店(好像叫妙香山)。
水陆全商城卖生活海鲜,记忆里是食品冷冻公司开的,负责人叫于学谦,现在,这地方被锦州银行丹东分行租用。
过新安街口,北侧是新安商场,后来又改名新友谊商场,据说是任运良投资的,任曾经进入过福布斯排行榜。
新友谊商场隔壁是开始是个宾馆,后来改做嘉豪酒店,现在是辽阳银行。旁边是广济花园,锦山大街开通不久,在广济花园临锦山大街处建了一座小楼,做过饭店、商场,卖过手机。
街的南侧是巨星大厦,是个烂尾楼。不过裙楼始终在使用,做过宏军化妆品行、迅达电器、宏军大卖场等。巨星大厦相邻的是华美大厦雄业大厦,是个写字楼,裙楼是个电子材料商场,现在仍在运行。
过新柳街口,北侧是美术大楼。美术大楼,当年是丹东第一家不设柜台开架销售的商店,当时觉得很新奇。
过官电街口,南侧拆除京剧院,附近建成居民小区,临街底层是门市,有过北方图书城,昙花一现。街的东头是老天祥大药房和医药公司。
过财神庙街口,北面是工商银行、建于 1993 年左右,使用至今。对面是商业大厦,旁边是建设银行丹东分行。现在,商业大厦部分被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租用,丹东建行早已搬到三马路,此处留作下属的元宝支行。
过后聚宝街口,北侧, 1980 年代中期是工商银行,后转让给丹东市财政局。对面是袜厂,袜厂不景气以后,租用给安克隆超市,现在,是如家酒店。
过前聚宝街口,北侧是人民保险公司元宝支公司、信用社,对面是金地广场。
过朝风街、金海路,原来是废品回收公司,后翻建邮局,对面是一个三角地广场。
过公安后街口、北侧化学厂,现在是郭氏眼科;对面是水果公司,后来建成金海女人街。
过现在的宏安路口,北侧附近是公安街(三八)百货商店,现在是宝山批发市场,对面现在是华臣影院,以前是宝山市场,据说解放前,也是一处热闹的地方,有商店、卖旧货的、说书卖艺的,我记事儿以后,这儿有个副食品商店。
过兴东街至九江街到沙河桥(振安桥)与珍珠街相通。2000 年以后,建成家世界,一层卖建材,二层以上是超市,后来,几经折腾,现在是华润万家。这地方就是以前的沙河镇,这附近,火车站已经拆除,也没有了铁路货场,变成一片居民区,楼房盖得密密麻麻。
今天的锦山大街已经成为丹东市最重要的交通主干线,经常堵车,水泄不通。现在看来,当初的眼界和财力似乎限制了如今的发展格局,锦山大街明显窄了。如果锦山大街再次拓宽,成本太大,几无可能。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告删。
关注老姜开讲
阅读往期内容
浏览最新文章
致读者:《老姜开讲》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朋友们关注。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老姜开讲》,不错过任何一次推送。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视频及文字信息来自网络,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