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里的丹东(1)潮沟胡同

文摘   2024-09-27 05:00   辽宁  



我的童年记忆大约始于 1969 年前后,那时候,丹东市这个称谓已经存在 4 年了,以前,这座城市叫安东。


那一年,黑龙江发生了珍宝岛反击战,我在友谊电影院看过一个纪录片,说的就是中苏这场交战的事情,我有清晰的记忆。


1969年3月2日,苏联边防军侵入珍宝岛,袭击中国边防部队巡逻人员,打死打伤6人。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自卫反击,将入侵的苏军逐出珍宝岛。15日,苏联边防军3次出动向守卫珍宝岛的中国边防分队发起猛烈进攻,并用多种火炮轰击中国境内纵深地区。中国边防部队激战近9小时,顶住了苏联边防军的6次炮火急袭,挫败了进攻。17日,苏联边防军又出动步兵,在坦克支援下入侵珍宝岛。中国边防部队以炮火将其击退。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曾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的孙玉国,和我生长在同一个城市~辽宁省丹东市。1961 年,孙玉国在沈阳应征入伍, 后来,他曾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那年,我 5 岁 。


小时候,我大部分时间住在奶奶家,丹东市元宝区公安街 69 号。



看过九十年代前后的丹东市区地图,才知道我家实际上住在潮沟胡同里。不过,小时候,我只是不曾知道有过潮沟胡同这个地名。


奶奶家在一个大院里,院子的一面是房顶像锯齿状的缫丝厂工房,三面是起脊的平房。这些房子围成了一个大院,一看就是民国时期的一个缫丝厂。大院北侧有后院,与丹东丝绸试样厂相连;南侧则与废品回收公司(破烂厂)一墙之隔;还有东侧和机床(盲聋哑)厂隔墙;院子的大门面西开在潮沟胡同里,对面正对着一个胡同通向前聚宝街,斜对过是丹东袜厂。


我父母的家和奶奶家是一趟房,原本是同一个大院进出,有一天,房产部门在后院一侧给我父母家另开门,所以,我们两家就不同院了,到奶奶家需要绕行几分钟进入大院。


不知道是哪年哪月,这个工厂的大院改建成了民宅?也不知道这个缫丝厂此前叫什么名字?我所知道的是,这个大院里住了 29 户人家,大人们几乎都是辽宁省柞蚕丝绸研究所和丹东市丝绸试样厂的职工。院子里孩子很多,发生过许多故事,很热闹。


我爷爷曾经在丝绸研究所、蚕科所和试样厂做过工人。




我奶奶家好像是一个食堂改建的,一面墙上开有抽拉窗,可能是打饭的窗户。


大院里面有一个公共水井、两个下水井,另附有一个小院,里面有男女公厕。


1982 年,丹东市开通锦山大街的时候,这个大院被拆除了一部分;1990 年代初期,此地动迁,彻底消失了。它的大致位置在今天的联通公司聚宝营业厅附近,也就是朝风街和锦山大街的交汇处。



许多年以后,才知道这里曾经存在过一条河流,从八道沟流出,直奔鸭绿江,这条河叫小沙河。


从民国时期的地图上看,这小沙河应该就是潮沟,我家门前的潮沟胡同就是小沙河曾经的河道。



小沙河在潮沟里从八道沟流出,不远处又分出一条后潮沟,在我小时候是能够看出这两条沟的故道。


有后潮沟必有潮沟。看来,我们的先人不是胡乱起地名的。


虽然,在我记忆和生活的年代已经看不见小沙河了。但是,历史上确实存在过这条河流,潮沟依在。我家曾在岸边住,或者是有可能按扎在河道上。


这让我想起,儿时,我们居住的大院为什么明显低于大院门口的道路,遇到稍大一点的雨天就得排涝。


这张照片的角度,极似从小沙河(潮沟)远眺元宝山。(安东早期老照片)


在安东这个城市形成的早期,小沙河上停泊了从鸭绿江上游顺流而下的木排和船只,河边建成了这座城市的最初街道--聚宝街。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有了小沙河,才有聚宝街;有了聚宝街,才有安东城。


潮沟胡同距离前聚宝街不远,三五十米的直线距离。由此可见,起初小沙河的河沿儿还是很宽阔的,便于泄洪和堆放货物。


潮沟胡同是条土路,南通柴草市街、北侧的尽头是沈丹铁道,东临公安后街,西靠朝风街和前聚宝街。


潮沟胡同说是胡同,也能通行双排车。


现在,这条路已经不存在,并入了宝山大街和朝风街。


上世纪初,安东发展早期,小沙河西岸招牌街(前聚宝街)的繁华景象


一直到 80 年代中晚期,朝风街拓宽以前,潮沟胡同与朝风街、前聚宝街,从北到南至少有 5 条小道相通。


第一条路:从八道沟门东拐,与铁路平行约步行百十米,南拐至与朝风街、聚宝街平行方向,分别进入潮沟胡同和公安后街。


第二条路是第一条路进入潮沟胡同后,南行约 50 米处,西拐穿过一个大院进入朝风街。此处的朝风街旁有 2 路公交站。


第三条路在试样厂对面,西拐进入一条胡同可以进入朝风街。胡同靠近潮沟一侧曾经有过一个大车店,一直到 70 年代末,还有进城的马车在此歇脚。这户人家姓王,有个男孩儿和我是中富学校的同届学生,此人善跑,所以记得。


第四条路:过袜厂后门西行,穿过一条胡同在福兴堂旁进入前聚宝街。这条路对着我家居住的大院门口,去前聚宝街非常方便。


第五条路:在破烂厂路口西行,穿过一个大院,通过福兴堂药铺后院进入前聚宝街。


当然,纺织公司和袜厂有前后门也可以贯通前聚宝街和潮沟胡同。



潮沟胡同由北向南依次有 3 条路与公安后街相通。


第一条路:与铁路平行过潮沟胡同口南拐进入公安后街。


第二条路:从潮沟胡同北侧南行约百米,有一条东拐的路,直行可通沙河镇火车站,东行不到 50 米,北接第一条路,南行公安后街。这条路的一部分应该是一条旧河道,也就是传说中的后潮沟。


从现在能够看到的老安东地图和我儿时能够观察到的地貌来看,小沙河流入鸭绿江不应该只有潮沟和后潮沟两条河道。在洪水泛滥的时候,小沙河很有可能择低处横流,还有更多的入江口。而且,这期间,潮沟和后潮沟的河道在不同时期也有变化,但是,在其消失以前,变化不是很大。



第三条路:经潮沟胡同从废品回收公司(破烂厂)门前东拐,穿过一条胡同,进入公安后街,胡同街旁主要有日用五金厂、盲聋哑厂食堂,经过中富学校的侧面。


(昔日的潮沟胡同口,如今已经变成了这般模样。图为金地广场)


潮沟胡同最后在中富桥头与公安街交汇,南行进入柴草市街。


潮沟胡同里,路旁有丹东丝绸试样厂、辽宁丝绸研究所家属楼、丹东纺织公司后门、丹东袜厂后门、丹东废品回收公司(破烂厂)和房产公司的一个维修站等相对显著的标志。袜厂后门隔着潮沟胡同,有该厂的锅炉房、浴池和煤堆。


潮沟胡同东侧属于兴东公社管辖,西侧就是聚宝街,属于广济公社。兴东公社和广济公社同属于元宝区;那时候的公社,相当于今天的街道办事处。


文中提到的单位是七十年代初的名称,在以后的不同时期略有变化。


(本文的插图皆来自网络)



关注老姜开讲 

阅读往期内容

浏览最新文章


致读者:《老姜开讲》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朋友们关注。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老姜开讲》,不错过任何一次推送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视频及文字信息来自网络,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予以删除。





老姜开讲
言由心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