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
2024年10月26日,IDF“影视人类学”论坛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1号楼201教室举行。
此次论坛负责人为张献民,召集人为朱靖江,论坛分为两场主场讨论,分别围绕“地方性知识、文化主体与人类学影像表达”及“民艺的文化语境与民族志影像创作”两个主题展开演讲与讨论。“主场讨论一”的发言嘉宾包括: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王海飞、纪录片导演顾桃、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电影学院助理教授杨宇菲及云南大学影视人类学实验室主任张海,学术主持人为朱靖江;“主场讨论二”的发言嘉宾包括:纪录电影作者和渊、独立纪录电影导演季丹、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熊迅及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一级导演周洪波,学术主持人为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教授雷建军。各位嘉宾通过分享自己的创作与学术成果,阐述了各自对影视人类学的思考,并与现场观众进行了深刻的交流互动,呈现了一场富有思想活力的学术论坛。
论坛开始前,学术主持人朱靖江在开场白中向观众介绍了影视人类学作为交叉学科的独特性,指出影视人类学实践过程中包含了大量来自于人类学学术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同时又与纪录片这一影像表现形式存在非常重要的关联性,影视人类学对于人类学研究和纪录片创作都提供了更丰富的参考性角度与视野。朱靖江说明,论坛“主场讨论一”的主题展现了一种多元文明和开放文明的价值观,参与讨论的嘉宾带有自己强烈的地方性特质,基于各自的观念与在地实践,能够为观众提供一个更加丰富和全面的中国文化图景;“主场讨论二”围绕“民艺”展开,与中国美术学院的学术脉络相呼应,通过影像表现了民间艺术的社会语境、历史情景以及民间文化的时空关系。朱靖江教授希望通过嘉宾与观众的交流,为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贡献集体的学术思考力量。
第七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论坛
“影视人类学”
时间|2024年10月26日下午14:00-18:00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论坛召集人|朱靖江
# Step One: 主场讨论一 #
# 时间 Time #
14:00 - 15:45
地方性知识、文化主体性与人类学影像表达
人类学强调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主张在长期田野调查的基础之上,通过参与地方社会生活,观察其生计模式、社群关系、节日活动与信仰仪式等,以具身体验和客位反思之进路,渐次深入地理解当地的文化脉络,寻求一种交汇共融的相处之道。民族志纪录片则是通过影像媒介,深描生活世界的某些文化要素或族群特征,旨在以具象的人类学影像叙事,倡导文化多元主义和地方主体表达,建构可供学术研究与公众分享的影像民族志文本。本研讨单元通过影视人类学者——同时也是民族志纪录片作者——的长期实践,与其他领域的学者、作者和参与者共同探讨“地方性知识、文化主体性与人类学影像表达”这一学术创作观念。
学术主持
朱靖江,北京大学人类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发言嘉宾
王海飞,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族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主要从事民族学、影视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民族文化遗产相关研究。
王海飞教授在论坛现场放映了影片《春去春来》的片花,影片聚焦于河西走廊地区的一个汉族聚居村落,通过对当地一场传统庙会仪式的记录,呈现了该地区民族杂居与多神信仰的多元文化语境。王海飞认为,仪式不仅是该地区传统文化的集中载体,更作为框架建构出了当地的道德规范以及社会交往方式,仪式已经成为了地方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形态。
他认为,影视人类学在应用中存在两个分支:一是应用于学术研究,一是应用于社会传播,王海飞希望推动两种不同应用的影像形式间不断对话交流,并鼓励更多的分支出现分支出现,使影像人类学呈现出更加作品化的表达。
顾桃,满族,纪录片导演。内蒙古青年电影周创始人,世界游牧影展发起人,现工作生活在北京。从2005年开始纪录片创作,以“关注北方少数民族在当下社会的生存状况、精神状态”为主题,拍摄了《敖鲁古雅·敖鲁古雅……》《神·翳》《犴达罕》等民族题材的纪录片。
顾桃导演强调了人类学视野下“当代”的维度,强调要按照自我的感觉与情绪进行创作,要在具身的生活经验中完成一种对自我的启发式学习。顾桃希望自己围绕“萨满”主题的纪录片创作可以形成一项“萨满地图”的档案库,一种有别于传统影展创作逻辑的真实影像逻辑。现场播放的《清晰的草原》的片花中,导演记录了草原上一对牧民夫妻在传统游牧生活方式现代化转向背景下所遭遇的冲突与困境。顾桃希望自己的纪录片创作可以作为未来喜欢民族题材的年轻创作者的框架,以集体的力量共同建立专题影像档案,并提醒年轻创作者要重视文字书写在纪录片拍摄中的重要性。
杨宇菲,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电影学院助理教授,清华大学人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人类学、历史人类学、纪录片创作与研究。作品包括“中国节日影像志”的纪录片《卯节》《端节》《广东梅县客家中元节VR》;纪录电影《大河唱》(执行导演)《姑婆》。
杨宇菲首先提出了“影像人类学在今天的意义何在”的问题,强调只有对一个地区进行沉浸式的观察与体验,才能使自我作为创作者与这一地区真正地发生关联。以自己拍摄的关于澳门春节影片为窗口,杨宇菲通过将澳门当地中葡混血,本土广东人,鱼贩三个群体作为拍摄对象,展现了公共空间作为澳门城市生活的载体,多元文化的交融打破了国族的界限。杨宇菲认为影像人类学要将影像本身作为方法,探索叙事与文化的结合,发掘生活的多样性,要避免影片叙事对真实的文化多样性空间的破坏,而是努力做到感性与叙事逻辑间的平衡。
张海,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影视人类学实验室/中心主任,民族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助理研究员。曾兼任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人类学、西南民族影像志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记录与传播研究。
张海认为影视人类学的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文化自省性。通过展示他的“共赴山海:布朗族节日合作民族志”项目,张海讲述了10年对布朗族村子的持续记录经验。通过对村民进行影像拍摄培训,将文化多样性的表达权授予村民主体,实现学术机构对“地方知识记录”的赋能。在《村民日志》中,张海探讨了民族志书写的另一种可能性,借鉴让·鲁什与拍摄对象“合作与分享的纪录影像”方法,通过学者与村民共同对创作进行探讨,形成了多主体,多视角,多声道的影像表达。最后张海展望了影像人类学未来的挑战和机遇:主张以共生模式,完成对在地视角和记录主体性的再次探索。
Q
观众:怎样用自己所学更好地传播家乡文化?
A
杨宇菲:从社会共通的困惑入手,探讨地方关于问题意识的独特性与普遍性,从当下普遍的困境与问题意识入手,回头看自己的文化。会发现文化背后形成的机制才是文化的肌理。
Q
观众:对纪录片新手在后期剪辑上的建议?
A
顾桃:剪辑没有特定的标准。但前期代入的情感会影响后期的呈现,要把握情感。
# Step Two: 主场讨论二 #
# 时间 Time #
16:00 – 17:45
民艺的文化语境与民族志影像创作
民艺(或民间手工艺)是历史悠久的人类文明遗产,并在当下的日常生活中传承不绝。以影像媒介记录民艺,表现民艺的审美价值与民俗意义,是纪录片工作者重要的创作领域之一。基于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民艺影像志更注目于民艺的“生命史”,尤其强调民艺的传承脉络与文化语境,即将民艺作为一种融汇了集体记忆与社会变迁的活态文化予以记叙和表达。本研讨单元通过展映交流代表性的民艺影像志,与民艺学者、从业者和爱好者以及纪录片工作者探讨民艺影像志的文化“深描”。
学术主持
雷建军,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教授,从事纪录片研究。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纪录片专委会副主任、曼彻斯特大学视觉人类学中心访问学者。著有《纪录片:影像意义系统》,主编《清影纪录中国》丛书。导演作品:《广东梅县畲江镇客家中元节》(VR)《一张宣纸》《2008纪》。
雷建军表示,IDF强调先锋性,与人类学电影的保守性形成对撞与张力,参展纪录片富有极强的表现性,而传统人类学影片一般都只针对拍摄对象的再现性进行探讨,纪录片是矛,人类学是盾,影像人类学论坛为矛与盾的碰撞提供了机会。雷建军同时认为,人类学电影遵循确定性的拍摄逻辑,学者长期的田野工作和学术训练已经形成了一种格式化的影像生产方式,而如顾桃导演的创作模式更像一种本能的创作,来自于个体刹那间的感受与激情。雷建军教授认为,创作方法与观念间的对撞所引起的新思考正是本次影视人类学论坛的意义所在。
发言嘉宾
季丹,独立纪录电影导演。导演作品《老人们》《贡布的幸福生活》《哈尔滨的旋转楼梯》等参展包括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釜山国际影展、鹿特丹国际电影节等在内的多个国际电影节,并获得包括小川绅介奖、亚洲新浪潮特别奖等在内的多项奖项。
季丹表示,作为独立导演,纪录片创作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一种社会教育,通过对非遗传承人的记录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的社会状况。在创作过程中,季丹感到有时非遗传承人本身的故事不足以支撑影片的完整呈现,传承人的身份在今日已经成为了“影子的影子”。季丹认为将个别的传承人孤立地呈现,忽略了民间文化的集体性与地域性,分裂了传承人的群体与社会关系,使作为文化载体的农村不再成为积极的差异化想象对象,乡土与文化真实连接的生活关系被割裂,导致了一种现代物质生活丰盈下的“无聊”。季丹导演希望年轻人进入到真实的民间文化环境中,构建一个科学,理性,综合的文化空间。
和渊,纪录电影作者。1975年出生在云南丽江,2001年从云南大学人类学系东亚影视人类学研究所毕业,之后一直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从事纪录电影拍摄与研究。
和渊就人类学电影中的抒情维度展开演讲。人类学的基础是科学主义的,有严谨的方法论规范,抒情在人类学中往往是被禁忌与回避的事物。而民族志电影产生于人类用影像再现现实的冲动,后现代理论下,主观性不再是“原罪”,抒情性应该成为人类学影像的要素。和渊援引沈从文的抒情考古学,表示抒情不止限于诗人,作家,艺术家,还包括民间手工艺人,以及日常生活,并结合日本学者伊藤悟对云南织布活动的考察,织布活动成为青年男女恋爱的媒介,少女的情绪会反应在织布的劳动中。和渊以《未天将至》为例,阐述该片不但还原了物质的真实性,同时捕捉了拍摄对象的情感维度,拍摄者与拍摄对象间产生共情,或许是民族志电影迈向未来的路径。
周洪波,一级导演,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上海电视台纪录片导演。199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获硕士学位。工作至今拍摄数十部纪录长片、以及多部故事片,在国内外电影节获得多个荣誉。
周洪波以纪录片《神和灵》举例,讲述了纪录片拍摄者在遭遇现实生活困境之下,以避世态度来到徽州山村,与作为拍摄对象的花灯手艺工匠共居共处的经历。周洪波认为双方彼此不同的生活境遇为纪录片提供了一种内部张力的同时,更使其具有了一种灵魂共生的独特气息,该片叙事以手工艺人日常的生产活动和拍摄者每天的日记记录两条主线构成,使纪录片不只作为对民间文化的展示,同时是对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生命过程的记录。在周洪波看来,影像导演进入人类学领域,可能会面临知识准备不够充分的困难,但却可以从对具体人物的叙事营造中找到可以突破的角度。
熊迅,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创意媒体设计系系主任,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教学研究领域为视觉传播、纪录片制作、视觉人类学、民族志方法。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纪录片专委会理事、广东高校摄影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等。
熊迅结合自己对台湾阿美族原住民的田野考察经历,说明了不同文化主体间往往共享同一种叙事情感。熊迅认为,各民族都生活在共同的系统之下,而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则作为符号在系统之上被表现出来,人类学影像的志业应该是呈现作为符号存在的被强化的形象。熊迅更指出,人类学影像似乎在今天的场域中不是自然的存在。影像除了是艺术之外更应该是连接人的媒介,影像不应该是一件作品,而应该是一个过程。过程背后隐藏的是“问题”,需要去寻找生活中有质感的因素,提供一种情感的动力。
Q
观众:怎样在一部影片中平衡文化与人性?
A
和渊:先拍“传”,从人开始,先把握人物,比较抽象的东西要通过人物的活动中体现。从人开始,以人为本。
Q
观众:人类学纪录片里,使用音乐的界限和伦理是什么,毕竟音乐是主观的表现形式?
A
周洪波:在我喜欢的纪录片里,不仅仅是音乐,声音非常重要,这构成了整个片子的情感性。节制地运用音乐是人类学纪录片非常重要的事,要重视声音而不是音乐。
总结
Conclusion
张献民表示,影视人类学的生命力在于内在的无限好奇心,以及对现实无限关心的可能性。希望本次论坛能向观众传达出影视人类学所内含的现实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