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这里
关注我们
近日,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病科通过药物球囊成功救治两例冠心病患者。一例为24岁年轻冠心病患者,一例为曾放过支架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
药物球囊扩张术,是一种治疗冠心病的新介入技术,目前正日渐应用于冠状动脉领域。药物球囊通过局部向冠状动脉血管壁释放抗增殖药物,从而达到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目的。与放支架相比,该项技术无聚合物基质,又无金属网格残留,从而减少内膜炎症反应,大大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并可缩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时间,同时又避免了支架置入,为患者保留了必要时的后续治疗机会。
24岁的小张,因反复胸痛发作,实在难以忍受,到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就诊,医院立即启用了胸痛中心绿色通道。经冠脉CTA检查,发现他的心脏冠脉前降支近段狭窄90%,这意味着心脏供血主要血管随时有可能发生完全闭塞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如果不赶紧打通冠脉通道,恢复心脏供血,很有可能危及生命。
医院心血管病科介入治疗团队,经过认真分析小张的病情,认为病人还年轻,要为他保留后续必要治疗的时机,于是决定为病人实施药物球囊扩张术。
另外一例病人是76岁的李大爷,患有冠心病多年,2年前因反复心绞痛发作,在心脏前降支近中段置入2枚支架。近一周以来,李大爷再次出现了反复心绞痛,到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病科就诊,后经冠脉造影检查,发现他的心脏支架内又狭窄了70-90%。传统的治疗方式需在原支架处再次植入支架,一个套一个,如此一来,日后会提高血管再狭窄率,加重血管狭窄程度。心血管病科介入团队综合考虑病人病情,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为其实施药物球囊治疗。
两例病人年龄差距很大,但都是患有冠心病。第一例病人年轻,考虑后续还要有必要的治疗,所以选择药物球囊治疗;第二例病人是一名曾经放过支架治疗的老冠心病患者,为了打通他的支架狭窄,避免重复放置支架,也选择了药物球囊治疗。
病人手术时,心血管病科介入组团队将外有药物涂层的球囊输送至病人血管狭窄病变处,让球囊与病变血管充分接触,扩张撑起血管,改善血管狭窄情况,并通过球囊表面释放的药物有效抑制血管斑块增生,就像是植入了一个隐形的“支架”。血管扩张后,评估血管内无夹层、无血肿,手术顺利完成。目前,两例病人病情恢复良好,胸闷、胸痛等症状消失。
心血管病科主任周波介绍,药物球囊是利用“介入无植入”的理念,适用于支架内再狭窄病变、小血管病变、分叉病变、部分高出血风险及部分拒绝植入支架的患者。可避免再次植入支架的风险,降低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治疗冠心病技术。
专家简介
心血管病科简介
心血管病科是一个以心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预防、康复、教学、科研为主的心血管诊疗专业科室。科室人才梯队合理,现有医师7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4人);护理人员11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4人、护士1人)。科室配备远程中央监护仪、多参数监护仪、心肺运动功能监测系统、运动平板、除颤仪、床旁彩超、有创呼吸机、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等多台套先进的仪器设备。
目前,科室能够开展急诊、平诊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永久性及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等介入手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等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在95%以上。同时,科室还大力开展中药饮片、中医穴位贴敷、针灸、耳穴压豆、中药涂擦等中医特色诊疗,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建立了“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的全方位治疗模式,全面提升了患者疾病的治疗质量。
(供稿:心血管病科)
本公众号发布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