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这里
关注我们
健康饮食“三减”的定义
减盐、减油、减糖
高盐饮食的危害:
会增加高血压、胃癌、骨质疏松、肥胖等疾病的发病风险。
盐的摄入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高盐饮食会增加高血压、胃癌、骨质疏松、肥胖等疾病的发病风险。
高盐(钠)摄入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而降低盐(钠)的摄入能够降低血压。《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指出“2012年全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高盐摄入是高血压发生的重要营养因素。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13)总结认为,膳食钠摄入量平均每天增加2克,则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升高2.0mmHg及1.2mmHg。血压升高易导致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每天少吃3克盐能使得脑卒中风险下降15%,坚持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此外,血压升高还易导致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每天少吃3克盐能使得冠心病风险下降9%。
高盐可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长期高盐摄入会造成胃黏膜细胞与外界较高的渗透压,可导致胃黏膜直接损伤,发生广泛性的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病理改变,使胃黏膜细胞有发生癌变的风险。摄入过量盐分还会使胃酸分泌减少,降低胃黏膜的防御能力,增加胃部病变及发生胃癌的风险。我国8省574个县的调查显示,吃盐越多,胃癌死亡率越高。
(1)加强对食盐的了解
掌握减盐技巧
儿童青少年在家庭中,向所有家庭成员宣传食盐与健康相关知识,鼓励督促家庭成员掌握切实可行的减盐措施和技巧,如选用新鲜食材,合理应用烹调方法等。
(2)发起一个家庭减盐行动
并监督落实
发起一个家庭减盐行动,通过膳食记录等方法调查家庭成员的每日食盐摄入量,在当前摄入量的基础上,设定阶段性的减盐目标,最终达到每人每天5克的食盐用量目标。
(3)主动改变自己的口味
坚信低盐饮食更健康
人的味觉是逐渐养成的,减盐需要循序渐进,要坚信少放5%-10%的盐并不会影响菜肴的口味,并对健康产生有益影响。
了解日常生活中高盐食物有哪些,一些加工食品虽然吃起来没有咸味,但在加工过程中都添加了食盐,如面条、面包、饼干等;鸡精、味精含钠量较高,应特别注意。
(4)关注学校食堂食物的咸淡口味
在校就餐时,关注学生餐的咸淡口味,如发现口味偏咸时,应主动向管理老师反映。
(5)减少外出就餐
首先要做到尽可能减少外出就餐,如去餐馆就餐或定外卖时,主动要求餐馆少放盐,尽量选择低盐菜品。
【小贴士】
外出就餐时,注意多喝开水少喝汤。一般餐厅的汤里,含盐量在1.2%~2%,也就是100克汤里含有1.2~2克盐。两碗汤下肚,就可能吃下了5克盐,再加上菜中的盐,一天的食盐量就大大超标了!
(6)关注食品营养成分表
注意关注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尽可能选择钠盐含量较低的包装食品,以及具有“低盐”、“少盐”或“无盐”标识的食品。一般而言,超过钠30%NRV(营养素参考数值)的食品需要注意少购少吃。
(7)少吃零食
青少年比较爱吃零食。大多数零食的盐含量比较高,零食吃多了,往往在不经意中增加了盐的摄入量。
(供稿:营养科)
本公众号发布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