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組織協會接獲一對內地夫婦的求助,指有兩名產科醫生涉嫌專業失當,但事隔14年醫委會仍未召開研訊。香港文匯報記者洪澤楷 攝
黎先生夫婦昨日在社協陪同下召開記者會,他與妻子彭女士均為內地居民,即俗稱的「雙非」父母。當年受香港私家醫院宣傳婦產科服務吸引,於2009年來港產子。在浸會醫院分娩前,曾接受一名黃姓的香港產科醫生進行產前檢查,但該名醫生未有為彭女士篩查體內的乙型鏈球菌,令兒子在出生時受感染。
根據夫婦二人的投訴信紀錄,彭女士分娩後感到全身發冷,但負責的薛姓產科醫生只讓彭女士做鼻咽抽取液檢測,而沒有對她做其他任何檢查和治療,也沒有通知嬰兒室護士對其兒子進行預防治療。
黎先生憶述,兒子出生3天後的午夜12時許,開始出現抽搐症狀,其後病情迅速惡化。護士曾於凌晨4時30分與醫生通話,但該名產科醫生並未即時返回,相隔4小時才返回醫院搶救。不過,院方沒有即時通知黎先生夫婦,延至當日上午9時他們才獲知兒子病情。他說:「當時只能待在原地焦急又無奈地等待。」
受到感染的嬰兒未獲即時治療,導致乙型鏈球菌迅速蔓延,出現嚴重腦膜炎,最終癱瘓及四肢殘障。
黎先生補充,當年的產房中,有十多位新生兒,但院方卻沒有安排駐院醫生過夜留守。
投訴兩醫生 一駁回一押後
事發翌年,黎先生夫婦向醫務委員會發投訴信,控告該兩名醫生專業行為失當,其中對黃姓醫生的投訴,翌年被醫委會駁回,對於薛姓醫生的投訴卻遲遲未召開研訊。
2016年,醫委會一度計劃召開研訊,但最終被一位臨時主席押後,之後研訊遙遙無期。
這一等就是8年,黎先生代表律師雖然在2018年時向醫委會提交對浸會醫院在當天的事故報告,以及當天護士與醫生的電話通話內容紀錄兩份文件,並請求重新安排研訊,但醫委會並無任何回覆。
指醫委會僅稱適當時回覆
因疫情阻礙,黎氏夫婦難以往返香港處理投訴,黎先生沮喪地說:「一路都只能等待。」今年10月,黎氏夫婦的新任代表律師重新檢視文件,並向醫委會發信要求告知多年來都未有重新安排對薛姓醫生研訊的原因,但醫委會僅在公文紙上寫下冰冷的數隻字:「將在適當時候回覆。」
社協幹事彭鴻昌表示,醫委會在2018年改革中新增初步偵訊委員會,以改善醫療投訴機制,目標於兩年內處理投訴個案,不過,至今仍有部分舊有投訴一再積壓,「雖然不知道醫委會是以什麼原因批准押後,但理應與投訴人交代,希望醫委會盡快重新安排紀律研訊,還當事人公道。」
獲教育局安排 兒入讀港特殊校
黎氏夫婦昨日在記者會上神情沮喪,被問到十多年來打官司及治療兒子的花費時,黎先生形容:「難以計算。」黎先生聲音微顫說:「每次提起這件事,我和妻子心情都肯定十分痛苦。可能很多人未能理解,尤其看到兒子遠建,他是一個好開朗的小朋友,笑容燦爛,看到其他小朋友那麼活潑,同齡的其他兒童都懂行走、說話,一看到遠建這樣情況,其實我們心裏都很痛苦。」
黎先生的兒子遠建今年獲安排入讀香港的特殊學校,他的家人亦不時來港探望。受訪者供圖
批院方冷漠如傷口撒鹽
事發後,院方的冷漠亦如同利劍般刺入黎氏夫婦的心坎。黎先生憶述,在醫療事故發生之後,夫婦倆曾到浸會醫院了解情況,但院方卻不讓涉事醫生和護士見他們,亦拒絕提供病歷紀錄,他形容,「我們受傷的心再一次受到刺激,院方這樣的處理方式無疑是在我們受傷的傷口上再撒一把鹽。」
由於黎先生夫婦皆為內地人士,並無居港權。面對沒有自理能力的兒子,夫婦倆從沒言棄,早年帶着兒子回內地照顧,走遍多處求醫,並為兒子安排更專業的訓練。
疫情過後,經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安排,兒子已於本年入讀香港的特殊學校,夫妻倆之後亦不時來港探望。
記者:洪澤楷
報紙編輯:勞詠華、陳啟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