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教授來港求職碰壁,有人拋出橄欖枝!

文摘   2024-12-14 12:31   广东  
香港文匯報訊

香港特區政府積極引入人才,但部分優才來港後欠缺支援。香港文匯報本周三(12日)的專才透視系列專題報道(指路▶《香港搵工太難!內地教授無奈應聘補習老師......》,專訪了固體廢物內地處理專家李教授,他去年初循優才計劃下人才清單中的「環境技術服務類人才」成功申請來港,惟一直沒能找到合適工作。報道引起極大回響,接連有機構聯絡想為其提供職位,香港清華校友會亦想聯絡他給予幫助。李先生感激文匯報的報道引起如此大回響,「最重要是引起社會對此計劃盲點的關注。」



「最重要是引起社會關注計劃盲點」

今年46歲的李教授正值年富力強,是清華大學博士學位畢業,在固體廢物處理方面成績卓越,是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員,內地環境技術領域的學術帶頭人,任職內地某大學教授。他去年初申請優才計劃時毫無阻滯,迅速獲准落戶香港。


來港後,李教授求職處處碰壁。他最初瞄準八所資助大學的副教授或助理教授職位,相信以其專業資格可謂綽綽有餘,然而應徵信卻石沉大海。


李教授現在租住西環一座單棟大廈約500平方呎的單位,兒子亦隨他來港,入讀附近一所直資中學中三,「房租每個月要1.8萬元,加上水電煤氣,差不多兩萬塊,孩子讀書學費每年5萬多,還有在這邊生活的費用,往返香港和內地的交通,一年差不多要近40萬元的花銷,兩年下來就是80萬元,全部靠我們自己的儲蓄。」


李教授慨嘆在港生活的高昂成本,已一再降低求職要求,講師、行政職位、地產公司職員甚至連補習班老師也去應聘。未知是否其學歷過高,應聘這些職位也未能成功,「無論我怎麼努力,就是找不到工作。」


他認為香港列出的輸入人才清單可能存在與人才市場需求脫鈎的盲點,「或許清單內專才確是香港未來需要的,但當下未必有其用武之地。」


者:王僖

報紙編輯:鄧逸明

網絡編輯:沈雁玲

香港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是一份面向香港社會各界的綜合性主流大報,自一九四八年創刊以來,以愛國愛港為宗旨,堅持「文以載道、匯則興邦」的理念和「包容、合作、創新、拓展」的準則,其權威性得到香港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認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