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搵工太難!內地教授無奈應聘補習老師......

文摘   2024-12-11 11:41   广东  
香港文匯報訊

香港特區政府近年推出多項人才輸入計劃,根據入境處數據,各計劃共收到超過38萬宗申請,近24萬宗獲批,首批高才通計劃申請人近月陸續進行續簽延長逗留時間。這些數字背後,是一個個心懷香港夢的申請人到這座城市打拚的經歷,有人闖出自己一片天,有人英雄無用武之地,主人翁的得與失,都折射出對人才計劃的啟示。香港文匯報今日起一連三集推出專題報道,透視香港人才計劃。


李先生去年初來港以後,求職過程處處碰壁,但無阻他對香港的熱愛。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來港前在內地一所大學任職教授的李先生屬優才計劃下人才清單環境技術服務類人才,在固體廢物處理方面成績卓越,是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員。作為教授級人才,他去年初來港以後,求職過程卻處處碰壁,最初瞄準八所資助大學的副教授或助理教授職位,投放的應徵信卻石沉大海,為生活他一再降低要求,講師、行政職位、地產公司職員,甚至連補習班老師也願應聘,但全都無功而返。「無論我怎麼努力,就是找不到工作。」求職不順沒有令他質疑當初申請來港的決定,卻令人深思——人才清單與人才市場需求脫鈎,或許這類專才確是香港未來需要的,但當下未必有其用武之地。


李先生表示,會積極跑各種現場招聘會求職,更前往不同機構親自遞交簡歷,卻連面試邀請都鮮少收到。圖為上月舉辦的香港高才就業招聘展覽。資料圖片


46歲的李先生於清華大學博士學位畢業,是環境技術領域的學術帶頭人,正值年富力強,2023年初申請優才計劃時毫無阻滯,迅速獲准落戶香港。


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到李先生位於西環一座單棟大廈的住所家訪,寓所是常見的兩室一廳布局,面積不大,收拾得井井有條,其兒子一年半前入讀附近一所直資中學唸中三。


房租學費開銷大 兩年已耗80萬積蓄

在港兩年期間,李先生坦言飽受搵工難困擾,「我本來是一個特別樂天的人,無論在哪裏,賺錢多少,都覺得生活很有意義。」但在港的生活總充滿挫敗感,睜開眼睛柴米油鹽的壓力撲面而來,「房租每個月1.8萬,加上水電煤氣,差不多兩萬塊,孩子讀書學費每年5萬多,還有在這邊生活的費用,往返香港和內地的交通,一年差不多要近40萬元的花銷,兩年下來就是80萬元,全部靠我們自己的儲蓄。」


由於在港至今仍未找到合適職位,他一直保留內地一所院校正教授職位,會定期進行遙距教學及回校主理研究,但收入未能抵消香港生活費,「我之前在同事中算是長得年輕的,現在每次回學校,學生們見到我都說,老師你怎麼長了這麼多白頭髮。」


李先生來港初期對找工作信心十足,然而一年多都沒有回音,令他逐漸慌了神。今年開始,他不僅更努力地網上「海投」,跑各種現場招聘會,更會前往不同機構親自遞交簡歷,卻連面試邀請都鮮少收到。


「我現在已經不去想offer(聘書)之類,我只想要有人給我解釋,為什麼不行?是我年齡太大了,研究方向不對,廣東話不好,哪怕是我在學校待久了,書呆子氣太重也行,只希望有人能如實告訴我。有一些職位,明明我各方面都很符合,但是投過去一點回應都沒有。」他慨嘆道。


符人才清單條件卻無用武地

最令李先生費解的,還是人才清單與香港真實人才市場之間的落差,「我之所以下定決心過來,是因為人才清單說香港需要環境技術類人才,近年立法會也經常談到垃圾徵費,加強香港固體廢物處理方面的發展等等。政府說需要,實際情況恐怕是不太需要,最少此刻不需要。」


不斷遇挫折令李先生一再自降身價,從最開始瞄準八所公立大學的副教授或助理教授職位,後來發展到講師和行政職位不拘,到最後連補習班老師也願意嘗試,「上周有一家補習社讓我去面試,談了之後到現在也沒消息,應該還是不行。」除教職外,他也投遞過商業機構,例如有建築廢料處理需求的工程公司、地產公司,同樣杳無音信。


以徐霞客經歷自勉 無悔來港

儘管未覓英雄用武之地,但他從不後悔來港,「我的偶像是徐霞客,他一生到過很多地方,看過很多人和事,我希望自己也是這樣。經歷肯定是有美好的部分,但不可能只有美好,負面的我也接受。」


憂續簽有變數 礙兒學業發展


除了個人的事業發展外,在內地任職大學教授的李先生申請來港的另一主要原因是為孩子尋求優質的教育,但根據現行的優才計劃,若主申人的簽證/註無法續簽,其在港子女也無法逗留,學業也受影響。「我的小孩本來考上了內地本省一家特別有名的中學,但讀了一段時間之後,很不適應學校嚴格的教育模式。我也希望他能有一個相對快樂寬鬆的環境,香港正好可以提供,就安排他過來讀書,沒想到反而因為我的續簽問題,可能耽誤了他。」


李先生教導兒子垃圾分類,父子倆已融入香港生活。受訪者供圖


由於辦理轉學手續及等候香港入學排期需時,李先生16歲的兒子今年只能在港就讀中三,比同級生年紀稍長,不諳廣東話,又是插班生,經過一番努力才融入現在的班級。「我經常鼓勵他說,成績不是最重要的。要多和香港本地的小朋友交流,了解他們的想法。現在他適應得還算可以。」李先生說。


倘重回內地升學 學習效果難銜接

然而,好不容易熟悉環境後,由於父親沒有如期找到工作,能否續簽亦存在變數,連帶兒子的學業也受影響,隨時要隨父返回內地學校升學。在內地和香港兩套不同的考試系統之間反覆跳躍,不僅學習效果難以銜接,對學生心理難免也會產生影響。


「我兒子最近和我說,他感覺壓力很大,因為爸爸找不到工作。我告訴他,這是我們大人的事情,他不用想那麼多,哪怕真的回去了,也是一段成長經歷。」李先生說,早年在北美做訪問學者時,兒子曾在當地上學,回國後也經過了適應期,這次恐怕要再來一次。


圖為李先生與兒子一起製作的物理模型,桌面上則是元素周期表,顯示他對兒子教育的重視。香港文匯報記者唐文 攝


對香港的教學質素,本身是大學教授的李先生還是給出了客觀的讚許。他平時會輔導兒子功課,父子倆還會一起製作物理模型,兩人均認為香港中學教材講解詳細,注重啟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穿插很多生活應用場景,而不僅是以「做題」為主。他相信兒子這一年多的學習是有所收穫,更希望兒子在港開闊視野,心理上更強韌、堅實。



盼增支援助融港 添求職指引


李先生來港前曾在加拿大生活過,發現當地政府會為新來家庭提供各類支援,以加速融入社會,認為這方面值得香港借鑑。他透露,曾到特區政府資助的機構報名學粵語,機構卻要求集齊上堂人數才開班,「去年報名說等人凑滿才能開,到現在也沒有消息。」李先生建議特區政府為新來港人才提供配套的適應措施,讓他們融進香港社會中,建立強大的人脈網絡,才有利事業發展。


求職除了講求實力,掌握最新職場資訊也十分重要。李先生初來香港時人生路不熟,完全不知到哪兒找工作,「申請成功後我又問了入境處有沒有就業相關的指引,入境處說需要自行找就業中心,他們僅負責簽證(註)事務。」


之後,他在網上搜索找到勞工處就業中心,職員着他自行在壁報上的招聘廣告找合適工作,「那些牆上貼着的都以藍領工作為主,跟我的背景還是有些差距的。」


他坦言,參與不少招聘會,當中部分更是為高才通人士而設的招聘會,但大部分職位都是金融相關,跟他環境技術服務類專業領域相關的職位少之又少,原因是香港的環保行業仍處於起步階段,較少需要高端環保技術人才。


關注人才計劃的立法會議員尚海龍認為,政府需要定期檢視計劃續簽條件、人才清單等計劃細節,不斷優化,「人才清單一定是動態審視的,因應行業需求、規劃等發生變化。」


議員倡定期優化人才清單

在續簽的問題上,特區政府近期公布了高才通計劃續簽的幾個條件,有好有不好,例如跨國公司的高管人才若在港繳稅,就有機會續簽,這是放寬的地方,但也有以合約制受僱的申請人,可能續簽一次只獲得幾個月的延長,就要再次申請。「重複申請不僅會造成行政資源的浪費,申請人也不易作出生活安排。」尚海龍希望明年3月後,首批高才通續簽大致完成,政府可根據續簽比例、申請人集中反饋的問題等,作出綜合檢討。


者:唐文、洪澤楷

報紙編輯:鄧逸明

網絡編輯:沈雁玲


香港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是一份面向香港社會各界的綜合性主流大報,自一九四八年創刊以來,以愛國愛港為宗旨,堅持「文以載道、匯則興邦」的理念和「包容、合作、創新、拓展」的準則,其權威性得到香港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認同。
 最新文章